SOGO論壇

標題: 朝鮮戰爭(韓戰) [列印本頁]

作者: 烈火熾炎    時間: 2007-5-1 16:11:43     標題: 朝鮮戰爭(韓戰)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7-6-24 22:41 編輯

韓戰 / 朝鮮戰爭〈Korean War or War of Chosun〉
是一場北韓與南韓之間的意識形態之戰、國家統一之戰,而分別支持南北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北韓軍隊突襲南韓開始,1953年7月27日簽署《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由於沒有簽訂和平協議,「技術上講」這場戰爭仍然沒有結束,北韓和聯合國軍依然處於戰爭狀態。主要的參戰者除了南北韓外,還包括了中共和美國,以及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衣索比亞、南非、盧森堡共15個國家根據聯合國的決議派小規模部隊參戰;蘇聯空軍的航空兵部隊與高砲部隊參加了韓戰防空作戰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本是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半島被以北緯38度線(三八線)為界劃分為兩個部分,由蘇聯、美國分別駐軍,以解除朝鮮半島上的日本軍隊武裝與日本的政治經濟殖民統治。美蘇雙方首先是將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聯合國決定在美蘇管轄區同時舉行選舉,然後美蘇軍隊撤出朝鮮半島,由當地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國家。1947年10月,美國在聯合國提出預案,建議於次年3月31日以前,在朝鮮半島南北同時進行選舉,由聯合國監督,進行民主的選舉,這個議案被通過。

1948年5月,美軍以聯合國的名義坐鎮朝鮮南部,開始進行選舉,而南方的左翼組織抵制這次選舉。8月15日,親西方的李承晚(이승만)當選總統,接替了自1945年以來在朝鮮南部執政的左派政府。1948年8月南韓宣佈建國。聯合國隨即接納他為聯合國成員國。

9月9日,北方選舉了金日成為國家主席,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蘇聯及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立即予以承認。

朝鮮半島形成了兩個意識形態上敵對的政權。但根據歷次南韓憲法以及歷次北韓憲法,南北韓雙方都認為朝鮮半島上只存在一個國家,國家處於分裂狀態之中,國家統一是雙方努力追求的目標。


戰前南北雙方軍事力量的組建
當時的南韓軍隊武器匱乏,沒有重砲、坦克以及空軍,軍官多為二戰時期日本或滿洲國軍事學校出身,如後任總統的朴正熙,歷任師長、軍長、參謀總長的白善樺等。美國國務卿艾奇遜(Dean Gooderham Acheson)在1950年1月所發表的講話中,將朝鮮半島排除在美國的防禦範圍之外。美國遠東軍隊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在接受訪問時,也將朝鮮半島和中華民國的臺灣地區劃在美國在東亞的防禦範圍之外。而副國務卿迪安·魯斯克(Dean Rusk)在6月20日接受國會質詢時也表示戰爭不太可能爆發。

北韓1948年2月精心準備建立起了一個規模龐大的軍隊。在蘇聯的幫助下,北韓很快就建立起了有效的步兵、摩托化旅和邊防警察,而蘇聯還向北韓軍提供了大量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從1946年起蘇聯就培訓了幾千名北韓軍官,每個師還配約有十五名蘇聯軍顧問,再加上大批曾在大陸地區東北與大陸地區關內參加過中國(中華民國)抗日戰爭與內戰、有豐富實戰經驗的高麗人官兵,北韓軍隊的實力確實是南韓所無法匹敵的。與一般的看法不同,雖然北方在人力方面的得到的援助較南方為多,但擴軍時仍然需要大量動員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參軍的人員入伍。


戰爭爆發

1950年5月,南韓進行了新的一輪大選。李承晚總統的政黨只保住了210個席位中的22席。

1950年6月7日,北韓領導人向南北韓人民發出呼籲,要求在8月5日至8日在全朝鮮舉行大選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並且號召為此目的於6月15日至17日在海州召開協商會議。6月11日,北韓三名代表越過三八線,打算向南韓各政黨領導人遞交和平統一國家的呼籲書,被南韓政府逮捕。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北韓聲稱,李承晚在美國操縱下突然向三八線以北地區進行了全面的武裝侵犯[2]。蘇聯解體後,隨著前蘇聯檔案的公開,目前廣泛流行的觀點認為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得到史達林的同意之後,北韓國家主席兼北韓人民軍司令官金日成下令軍隊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南韓的突然進攻。當時南韓國防軍三分之二的軍隊尚未進入戰備狀態,根本沒有招架之力,三天之後南韓首都漢城就失守了。值得指出的是,金日成並未事先知會大陸地區中共當局,因此中共與美國一樣,也是直到戰爭開始才得悉的。

6月2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駐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南韓作戰,27日再度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基隆、高雄兩個港口,在臺灣海峽巡邏,阻止大陸地區共軍渡海併吞臺灣。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還向安理會提交了動議案,在蘇聯代表因自1950年1月起抗議中國代表席位仍歸中華民國政府所有而缺席的情況下,以13對1(南斯拉夫投了反對票)的情況下動議得到通過,聯合國軍隊組成。聯合國軍以美軍為主導,其他15個國家也派小部分軍隊參戰。英國、土耳其、加拿大、泰國、紐西蘭、澳大利亞、荷蘭、法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衣索比亞、盧森堡、南非與南韓國防軍均歸駐日的美軍遠東軍指揮,麥克阿瑟上將為美軍遠東軍司令。7月5日美軍參加了第一場對北韓的戰役。


仁川登陸
主條目:仁川登陸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陸成功在戰爭初期,北韓軍節節勝利;6月28日,奪取漢城、7月20日,佔領大田、7月24日,佔領木浦、7月31日,則佔領了晉州,聯合國軍被一直逼退到釜山附近的洛東江一帶。此時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將軍下達了死守釜山環形防禦圈的命令,不得再後退。8月6日,麥克阿瑟將軍在東京與其他高級軍官會面,並說服他人實施風險很大的仁川登陸計劃。

9月15日,麥克阿瑟登上旗艦「麥金利山」號親自督戰,在美英兩國三百多艘軍艦和五百多架飛機掩護下,美軍第十軍團成功登陸仁川,從北韓軍隊後方突襲,切斷朝鮮半島的蜂腰部一線,迅速奪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島嶼。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環形防禦圈的聯合國軍乘勢反擊;9月27日,仁川登陸部隊與釜山部隊水原附近會合,一日之後重奪漢城。


美軍越過三八線

北緯38°線,這是一條政治上的劃線,而非地理劃線因戰事進展極其順利,將北韓軍隊趕回三八線以北的計劃產生大幅改變。麥克阿瑟將軍要求乘勝追擊,將共產主義勢力逐出整個朝鮮半島。9月27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與總統杜魯門都同意了麥克阿瑟的建議,但是總統要求麥克阿瑟:只有在中共和蘇聯都不會參戰的情況下才可攻擊北韓,這僅是一場「有限度的戰爭」,美國單方絕不願再掀起世界大戰。麥克阿瑟信誓旦旦的表示,大陸地區在百業待舉之際,絕不可能介入韓戰。次日,美軍部隊進逼三八線;10月1日,南韓第一批部隊終於進入北韓作戰。

在韓戰爆發之前,中共將共軍第四野戰軍和第一野戰軍中的朝鮮族部隊以師為單位按金日成的要求轉交給北韓,構成北韓人民軍步兵主力。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親自到北平見毛澤東,取得毛澤東的贊同發動統一戰爭,唯確切日期可能沒有告知。戰爭爆發後,中共在7月13日即成立東北邊防軍,抽調4個軍及砲兵部隊,積極備戰。8月5日,毛澤東電告共軍東北邊防軍領導,要求在8月底完成作戰準備,在9月上旬能夠出動至朝鮮半島參戰。此時,北韓軍還在朝鮮半島南部洛東江一帶作戰,聯軍僅守住釜山防衛圈一小塊地區。

仁川登陸後,朝鮮半島局勢逆轉,大陸地區中共當局幾乎每天都通過廣播警告美國,如果跨過三八線,中共就會出兵。9月30日,中共總理周恩來在中共政協區慶大會上發表措辭強硬講話;10月3日凌晨,美國部隊大規模進入北韓前,周恩來召見印度駐陸大使潘尼迦,要他轉告美國政府:「若美軍跨過三八線,侵略北韓,我們不會坐視不顧。」

大陸地區中共當局雖然做出強硬聲明,中共高層領導人內部意見卻不一致,大部分傾向於不參戰,因為大陸地區歷經多年戰亂,百廢待興,捲入這場戰爭對地區發展不利。前蘇聯解密檔案表明,史達林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首腦指示中共派兵介入,但是直到10月初,中共當局仍未對參戰與否做出最後決定。周恩來赴莫斯科跟蘇方討論參戰問題。10月4日,中共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彭德懷奉命抵北平商討朝鮮半島問題;10月8日,大陸共產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最終決定介入韓戰。中共當局作出這個決定直接原因是美國飛機轟炸大陸地區丹東的文物市場,大陸地區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北韓如被佔領,將會更直接威脅到中共的利益。大陸地區當局十分顧慮麥克阿瑟是否有可能在取得朝鮮半島後繼續向北進軍,威脅到大陸共產黨在大陸地區的偽政權。即使美軍不襲擊大陸地區,一個與大陸地區有長達1000多公里邊界線的國家落入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共也是很大的威脅。而如果北韓亡國,中共勢必要讓金日成在大陸地區的東北設立流亡政府,但這對中共十分不利,因為將為美軍進軍大陸東北提供強有力的藉口。同時,由於美軍進入臺灣海峽,迫使中共中止了侵略臺灣的渡海戰役,讓大陸地區當局直接感受到美國的威脅 。基於這些理由,中共當局最終決定出兵朝鮮半島,抵禦美軍。

10月7日,美軍大舉越過三八線,向平壤推進。與此同時,大陸地區共軍所部東北邊防軍改編為中共人民志願軍,為進入北韓境內作戰積極準備,彭德懷被任命為大陸地區中共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10月19日,大陸地區中共人民志願軍第42軍率先從輯安(今集安縣)渡鴨綠江入北韓作戰。

美國總統杜魯門在美軍大舉進攻前,與麥克阿瑟在威克島會面。麥克阿瑟保證不會進攻大陸地區,並且自信地表示中共「無意參加這場戰爭。當今是我們強大而大陸地區軟弱的時代。」同時還認為戰事將在感恩節前結束,稱要讓美國士兵回家過這個傳統節日。

10月11日,南韓國防軍佔領元山;10月19日,美軍佔領了平壤,北韓政府遷往江界市。同一天中共人民志願軍秘密跨過鴨綠江,不過當時美軍還不知道具體情況。南韓國防軍陸軍第六師的部隊已進抵鴨綠江畔楚山郡,美國空軍飛機多次進入大陸地區轟炸丹東市附近的機場與交通線,勝利似乎就在眼前。

但是,中共人民軍志願軍入北韓後的第一次戰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響。當天中共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在北鎮突然對聯合國軍發起防衛戰,用了一個多小時便替北韓奪回了溫井,殲滅所有聯合國軍。此次戰役標誌大陸地區的「抗美援朝戰爭」正式開始。中共當局將這場戰爭定義為「為援助危難的友好鄰邦和保家衛國而戰」。


中共的參戰

1950年第一批中共志願軍趁冰封時刻渡過鴨綠江中共高層在10月初對是否要派兵入北韓參戰長久不能決定,派兵計劃一直沒有執行。10月8日,周恩來和俄語翻譯師哲自北平前往莫斯科;10月11日,在黑海的阿布哈茲區的阿德列爾休養所同林彪與史達林討論兩韓問題。雙方就該問題達成協議,兩國同意不出兵,準備讓金日成到東北組建流亡政府。不過經毛澤東與其他大陸共產黨政治局高層討論決定最終還是出兵參戰,但要求蘇聯方面最遲在兩個半月內提供空軍掩護,還要負責大陸地區各主要城市的領空安全。史達林最後也在17日同意了請求。

決策形成後,毛澤東和周恩來曾研究過以什麼名義出兵的問題,並初步擬定了「支援軍」的名義,同時徵求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意見。黃炎培認為支援軍,就是派出去的,容易讓國際認為中共對美國宣戰。因此改為志願軍,並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號。表示中共不是跟美國宣戰,是人民志願支援北韓。雖然名稱為志願軍,但實際是現役部隊整建制地參戰。總司令彭德懷更打趣說:「什麼志願軍,我就不是志願的!」當時的口號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3]

第一次戰役
主條目:兩韓戰爭第一次戰役
1950年10月19日晚,以彭德懷為司令,中共人民志願軍從安東(今稱丹東)、河口(即寬甸縣長甸鎮河口)、輯安(今稱集安)等多處地點秘密渡過陸韓邊界鴨綠江,10月25日發動突襲。

聯軍並未料到中共會這樣子的實話實幹,在聯軍越過三八線入侵北韓的情況下真出兵,而且此前聯軍也沒有收到任何大陸地區共軍已經跨過鴨綠江的情報。聯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第一次戰役以大陸地區共軍的全面告捷結束,中共宣稱殲滅了3萬5千名聯合國軍士兵。

第二次戰役
主條目:兩韓戰爭第二次戰役
雖然第一次戰役慘敗,麥克阿瑟依然堅持中共出兵只是象徵性的,但同時他也承認「聯合國軍全部被殲的危險」,因此建議應該大規模轟炸大陸東北地區,但是美國杜魯門政府顯然意識到在二戰剛剛結束後就立即與中共作戰將有可能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因此認為應該將戰爭限制在朝鮮半島。而中共的參戰,令杜魯門政府再度改變政策,稱朝鮮半島的統一可以「日後再談判」,顯然拋棄了之前要一鼓作氣統一朝鮮半島的策略。

11月24日,麥克阿瑟發動了對清川江以北中共北韓軍隊的進攻,並宣稱要讓美軍士兵「回家過聖誕節」。中共人民志願軍先示形於敵,誘敵軍進入戰役發起線後於11月25日發動第二次戰役,在西線戰場使用志願軍第38軍、42軍從左翼突擊美軍第8集團軍縱深。美韓軍被迫全線突圍南撤至三八線,12月5日棄守平壤。此時彭德懷向毛澤東要求停下來:「目前部隊糧、彈、鞋、油、鹽均不能按時接濟,主要原因是無飛機掩護,隨修隨炸。」12月13日,毛覆電:「我軍必須越過三十八度線。」

第三次戰役
主條目:兩韓戰爭第三次戰役
1950年12月31日,中共北韓軍隊發起第三次戰役,推進至三八線以南50英里處,漢城被中共人民志願軍第50軍與北韓人民軍第一軍團佔領。

杜魯門政府的另一個心患竟是自己的前方指揮官。麥克阿瑟將軍在朝鮮半島的行動很多都未得到華府的首肯,有些甚至違背了華盛頓的決策。麥克阿瑟不顧政治目標,而僅僅追求軍事上的利益,這種行為其實會使任何一場衝突升級為世界大戰,而這在核武時代是非常危險的行為。麥克阿瑟提出過多次針對中共的攻擊,如大規模轟炸大陸地區東北、動用原子彈轟炸大陸地區東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請中華民國在臺灣的軍隊參戰等,都一一被杜魯門駁回。4月11日,杜魯門最終決定免除麥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職務,由李奇微將軍接任。這項命令是麥克阿瑟在無線電廣播中與全世界民眾一起知悉的,麥克阿瑟認為這是杜魯門對他的羞辱。

此時的美國已經發現自己陷入朝鮮半島的泥潭而無法自拔,自己被迫在一個陌生的戰場打一場前途未卜的戰爭。因此美國在1951年1月13日提出停戰建議,但在順利的戰爭形勢面前毛澤東認為中共有能力將美國軍隊逐出朝鮮半島,他在給彭德懷的指示中稱現在停火「將給政治面上以很大的不利」,要求趁熱打鐵,統一朝鮮半島。事實上,中共志願軍在第三次戰役結束時,由於缺乏軍需用品,已經形成強弩之末。

第四次戰役
主條目:兩韓戰爭第四次戰役
很快地,毛澤東就不得不對其決定付出代價。1月的第四次戰役中共人民志願軍開始敗退,第四次戰役的發動過於倉促,使中共志願軍遭到入朝鮮半島作戰以來的第一次挫折。志願軍不得不放棄仁川和漢城,全線被迫後退了100多公里,撤回到了三八線以北。第四次戰役以失敗告終。此時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已掌握志願軍的「禮拜攻勢」與「月光攻勢」,由於大陸地區共軍後勤的落後,志願軍的士兵只能揹負五天的糧食,到了第七天糧盡彈絕,不退都不行,聯軍則趁這時發動「屠夫作戰」與「撕裂作戰」,中共志願軍在聯合國軍的立體作戰的砲火下挨打,損失異常慘重,共軍經常是整營的死亡[4]。

更由於缺空現代化空軍編制,使得共軍在朝鮮半島戰場上沒有所謂前線與後勤的區別,整個戰線幾乎曝露於美軍的狂轟濫炸,空襲猛烈之下,連最基本的炒麵都吃不到,只能利用夜戰突擊、並利用夜間以大量民工搶修道路與橋樑,隨炸隨修,隨修又隨炸。戰場上缺乏新鮮果物,共軍普遍患有夜盲症,更不利於作戰。嚴苛的環境逼得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搭機返北平,排闥直入,掀毛澤東的被褥,直言前線之困難。毛澤東思考後向彭德懷提出:「朝鮮戰爭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不要急於求成。」1951年3月14日,共軍放棄漢城。

第五次戰役
主條目:兩韓戰爭第五次戰役、鐵原阻擊戰
4月,朝鮮半島戰場優勢倒向聯合國軍,1951年4月22日誌願軍發動第五次戰役,至29日「禮拜攻勢」結束,聯合國軍開始發動「第二次春季攻勢」,逼進鐵原、漣川,共軍63軍開始逐山逐水的死守,聯合國軍第二次跨進三八線,共軍全線被迫後撤退約40公里勉強阻止住聯軍的進攻,美軍的彈藥量是平常五倍,被稱為「范弗里特的彈藥量」,共軍損失慘重,其中第三兵團六十軍一八零師尤甚,負傷、陣亡和情況不明的總數為7644人,一八零師人員損失大部分為被俘,被俘人數約為5000余人。7月10日雙方終於同意停火,坐到了談判桌前。

由於雙方的條件過於懸殊,停戰談判整整進行了兩年。王樹增提到:「在這兩年中,在雙方的防禦線上,密集地部署著200多萬人的大軍,構築了世界戰爭史上最漫長的、最複雜的、最堅固的防禦工事。聯合國軍的防線由部署嚴密的火砲陣地、戰車群以及步兵組成,數層陣地使其縱深達300公里,每一層防線都構築了永久性的工事和塹壕,每一層防線都制定了周密的空軍支援預案,形成了一個火力強大的立體防禦網路,這條防線被稱做『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淵』。共軍的防線上,數十萬官兵開始建設世界上最浩大的地下防禦工程,其土石方總量能開鑿數條蘇伊士運河、沿著對峙線自西向東,數百公里的防線上,深理在地下的永久式坑道和交通壕蛛網般四通八達,前沿的數十萬共軍設施齊全地生活在地下,他們所佈置的火力陷阱能令任何進攻的敵人立即遭到毀滅性打擊,這些在地下的共軍被稱之為『閉居洞中的龍』。」(《遠東朝鮮戰爭·後記彩蝶紛飛的幻覺》)

上甘嶺戰役
主條目:上甘嶺戰役
1952年10月14日凌晨,聯合國軍第8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發動金化以北的上甘嶺之戰,雙方在表面陣地上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多次反復爭奪的結果,兩方面皆死傷慘重。前後歷時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區,共發射砲彈超過230萬發(八二三砲戰的四倍),嶺上泥土平均被炸翻出至少3公尺。共軍在傷亡情況遽增仍堅守不退,十數次殺退攻嶺美軍,更使美軍傷亡情況劇增,環嶺遭擊斃美軍遺屍超過千具以上。在范弗里特不能奪得上甘嶺後,美軍再沒有膽量發動過營以上規模的的進攻,因美軍已意識到最後仍要靠談判才能結束戰爭。守住上甘嶺上的共軍,全體嘉獎為上甘嶺英雄團,每位共軍士兵皆升級為共軍尉官,當時共軍上尉官階以上者日後皆升格為將軍。

停戰

聯合國由馬克·克拉克(Mark Wayne Clark)代表停戰協定的簽署
板門店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雙方簽署停火協議,簽署的檔是《朝鮮停戰協定》和《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5]談判的最終結果是在三八線附近以1953年7月27日22點整雙方實際控制線南北各2公里寬設立非軍事區。1954年,蘇聯官員和在朝鮮半島參戰的各國代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談。但談判未達成一個永久和平計劃,未能解決兩韓統一問題,直到五十多年後的今天,朝鮮半島依然是分裂的兩個國家:北韓和南韓。1991年北韓和南韓簽署了一項進行永久和平條約談判的協議,1992年得到批准。但1991年北韓方面開始抵制軍事停火委員會,中共於1994年退出該委員會。

米格走廊
1950年6月25日,兩韓戰爭爆發,不久中共志願軍介入朝鮮戰場,1951年中期以後,中共與蘇聯空軍MiG-15多次與聯軍戰機交戰,在鴨綠江南岸平原一帶上空形成了著名的「米格走廊」,是整個韓戰期間絕大多數空戰的區域。最初以為「米格走廊」上的架駛員是大陸地區共軍,為此,當時美國國防部長范登堡驚呼:「中共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空軍強“國”。」[6]

米格走廊中最神秘而精銳的力量是蘇聯與東歐地區的飛行員,史達林命令國防部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負責向大陸地區派遣航空兵師,蘇聯軍參戰人員一律身著中共人民志願軍軍服,並嚴格限制其飛行員作戰區域,南不超過平壤至元山一線,西不越過海岸線。其指揮官為空戰英雄闊日杜布,許多飛行員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作戰經驗極爲豐富。實際上,他們的指揮系統獨立於中共軍隊,但是主要機場仍在大陸地區境內位於安東附近。那裡距離鴨綠江很近,在航程上比起從日本起飛的美軍戰機佔上許多便宜。此外,美軍明文禁止空軍單位進入大陸地區境內轟炸或者是掃蕩,雖然追擊,在機場上挑戰或者是小規模轟炸的事件經常發生,甚至有聯軍飛行員(包括其他國家與美國之間的交換飛行員)專門越界到機場上空,然而絕大多數的時間這些機場的飛機可以自由起降與集結。美軍飛行員曾經在訪談中提到他們在鴨綠江附近空域巡邏時能夠遠遠看到機場的飛機循序起飛,集節編隊完畢之後以高度優勢進行空戰。

儘管史達林要求嚴格保密,蘇聯飛行員也接獲萬一有被俘虜的可能必須要自殺的命令,聯軍其實自蘇聯加入空戰的行列之後,很快自監聽無線電通訊當中知道蘇聯的介入,不過整個韓戰期間聯軍方面也選擇緘默的態度。毫無疑問一部分擊落美軍的紀錄是由蘇聯與東歐國家的飛行員所取得,但是大陸地共軍同樣取得獵殺「空中英雄」喬治·阿·戴維斯,擊落美空軍第51聯隊隊長的費席爾等重要戰績。並且出現了韓德彩,王海等一批大陸地區空戰王牌。

米格走廊的有限區域以及大多數空戰都集中在這個範圍之內,顯示以美軍為首的聯軍並沒有失去對制空權的掌握,蘇聯與中共對於南下建立前進機場的意願也不高,也造成雙方都會到這個區域進行空戰。以雙方需要飛行的距離來看,美軍的F-86平均停留時間在20分鐘左右,從戰果上來看,美軍的確壓制住共軍在朝鮮半島使用空權的能力。然而經過長時間交鋒,美軍試圖以轟炸切斷中共軍隊運輸線的戰略企圖,卻最終未能實現。

韓戰期間蘇聯予以中共大量軍事援助,但是並非免費,中共共欠蘇聯債務數十億美金。戰後蘇聯不斷追討,中共以物資和金錢分批償還,一直到1965年才還清債務。


戰爭傷亡統計

北韓人民軍撤離南韓大田時殺害的南韓平民
1953年3月23日,第一批遣返美國的陣亡軍人據大陸地區方面的統計,兩韓戰爭期間中共志願軍傷亡50萬餘人次,陣亡、病故171687人,負傷22萬人(扣除多次負傷人次),合計傷亡39萬人,但有其它方面的消息稱中共志願軍陣亡人數遠遠超過17萬,甚至可能達到數十萬,乃至於百萬。中共與北韓軍隊傷亡總人數約63萬人。

聯合國軍方面,美軍傷亡約14萬人次。其中陣亡美軍36529人,負傷10萬餘人次,扣除多次負傷後的負傷人數不詳。南韓方面數字並未有結論,許多早前公開數字包括平民傷亡,但無論如何,以南韓人力,不可能有多達百萬軍隊傷亡。近年根據當年人口普查資料推斷,所謂傷亡失蹤百萬應該是軍民合計數字。南韓軍的傷亡約在30萬-40萬之間。

對平民的屠殺
兩韓戰爭中,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方面存在確鑿的屠殺平民的行為;美軍也指責北韓有屠殺平民的行為,不過缺乏確鑿證據。

美軍方面,由於擔心北韓情報人員及破壞分子混入南逃難民,因此在混亂狀態下對成群的難民進行掃射。目前已經公開的美軍屠殺平民行為有老根里事件,以及北韓宣稱的信川郡大屠殺。此外美國飛機還對城市及平民目標進行了轟炸。南韓軍隊方面,在南韓軍隊收復的南韓領土以及隨後佔領的北韓城市及鄉村中組織「治安隊」、「滅共團」等組織,對北韓勞動黨黨員和被懷疑為親共人士的平民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查和處決。

北韓人民軍方面,在戰爭初期佔領南韓大部分領土後、以及美軍仁川登陸後被迫撤離南韓時,在南韓各地區進行甄別,對南韓政府官員、軍官、警察、憲兵、資本家、商人及相關人士依法進行偵察和審判。

參見北韓軍撤離大田時對平民的屠殺。


戰俘

中共
中共志願軍有兩萬兩千多人被俘,被俘人員中連排級軍官有600人左右、營級30餘人、團級5人、師級1人,主要被關押在巨濟島等地。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國共戰爭中被俘加入共軍的前國軍人員。志願軍戰俘中的一部分戰俘不願意在停戰後回大陸地區,而選擇去臺灣。依照停戰協定,由中立國印度主持對戰俘進行了甄別,以確定其本人的意願。

事後有兩種大相逕庭的說法:根據戰俘張澤石著《戰俘手記》,美國慫恿反共戰俘和臺灣特務毆打不願去臺灣的戰俘,強行在其身體上刺反共口號,甚至打死戰俘;據後來選擇前往臺灣生活的戰俘的說法和中國(中華民國)駐南韓大使王東原著《爭取反共義士歸國記》,則是美國默許曾為中國(中華民國)軍隊後被共產黨俘虜旋即送往朝鮮半島作戰的反共戰俘與堅信共黨領導的戰俘進行對抗,在爭奪領導權的對抗中,中共幹部威脅毒打甚至殺害要去臺灣的戰俘,那些戰俘自發或被迫在身體上刺「殺朱拔毛」、「反共抗俄」等口號或紋上象徵中華民國青天白日國旗的圖騰,以示絕對不返鐵幕之決心,對抗中甚至有戰俘死亡。至於生擒美軍杜德准將、震驚世界的巨濟島事件,王東原以此來證明中共幹部在戰俘營內無法無天,張澤石的說法則是由於志願軍戰俘受到迫害忍無可忍之舉,以表示回大陸地區的渴望。

戰後有14,715位戰俘被遣送去臺灣。他們於1954年1月23日到達臺灣,受到中國(中華民國)政府的歡迎,稱其為反共義士,並定1月23日為一二三自由日。之後不少被編入國軍,有的還參加八二三戰役。

回到大陸地區的七千多名戰俘中大部分遭到審查。張澤石本人被開除共軍軍籍和共產黨黨籍,以後在「反右運動」和「文革」中被打成右派和叛徒,1981年被平反,遭受這種遭遇的戰俘不是個別現象。

北韓
同去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的志願軍戰俘相似,有七千六百五十多名的北韓戰俘最終選擇留在南韓。

美國
戰俘交換後有23名決定到大陸地區生活。其中兩人,愛德華·狄更森(Edward S. Dickenson)下士和克勞德·巴徹勒(Claude Batchelor)下士(此人在此之前表現非常親共,被中共任命為這21人的組長)臨行前改變主意回到美國,被美國軍方以「通敵」罪名起訴分別判刑10年和終身監禁,但均在1959年被釋放。到大陸地區的21個人後來從1955年7月開始陸續返回美國,到大陸地區文革開始前,只有個別人留下,其餘都選擇回國。最先回國的一批戰俘也被軍方逮捕,但隨後由於最高法院裁定美國軍方對前軍人在服役期間所犯罪行沒有司法管轄權,於是在11月被釋放。後來這些人也沒有被普通法院再次起訴並且拿回了被俘後直到去大陸地區之前這段時間的薪水。對此,一些美國軍官對前國防部長查爾斯·威爾森當初將這21人開除軍籍的決定感到惋惜。

南韓和其他國家
在不願直接遣返的335名南韓戰俘中,有325名南韓戰俘選擇到北韓,2名隨印度看守部隊到印度,8名選擇回到南韓。還有1名英國戰俘選擇到共產主義國家去。

影響
韓戰對交戰各國都有深遠的影響。

南韓
南韓經濟在戰後遭到嚴重破壞,李承晚在戰後仍然以統一為目標,不重視經濟發展,不斷計劃隨時再和北韓方面開戰。4.16運動後,李承晚下台,局勢依然並沒有緩和。此後朴正熙執政期間更出現「實尾島事件」,雙方敵對的氣氛並沒有因領導人轉換而改變。北韓和南韓的領導人進行過幾次會面談話,但礙於雙方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方面的根本差異,並沒有產生什麼實際的進展。

北韓
為了紀念這場戰爭,於1959年10月25日大陸地區共軍赴北韓參戰9周年紀念日建成了朝陸友誼塔。坐落在平壤市區牡丹峰西北側的山崗上。1984年10月25日進行了擴建。塔高30公尺,占地面積12萬平方公尺。塔身由1025塊花崗岩和大理石砌成,象徵著10月25日中共志願軍入朝鮮半島參戰紀念日。塔身正面嵌有「友誼塔」三個高麗文鎦金大字,每字重40公斤。塔頂有一銅坯鍍金五角星,重500公斤。塔正面鐫刻著紀念碑文,兩側繪有大陸地區與北韓兩方軍民並肩戰鬥的石雕。但是碑上沒有中文。

由於這場戰爭,金日成得以繼續統治北韓。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北韓政治穩定,外交上和蘇聯、中共結盟,經濟發展創造了所謂「千里馬速度」,人民生活普遍優於南韓。但由於北韓的經濟是以蘇聯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的一環,結構單一,在198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在冷戰失利之後日益艱難,人民生活質量不升反降。1990年代北韓經濟崩潰。在金日成死後,他的兒子金正日權力鞏固。北韓人民的生活條件依然十分艱苦。大陸地區和國際社會不斷對北韓繼續經濟援助。

自從五十年代初韓戰結束以來,超過九千名北韓民眾叛逃到南韓,2007年初,這個數字會突破一萬。南韓統一部的發言人表示,從1990年代以來,逃亡難民大批增加。僅2002年到2006年,就有七千名北韓民眾逃到南韓。很多北韓人先是偷渡到大陸地區,然後轉道南韓。

很多學者認為,如果沒有美國、中共的介入,朝鮮半島可能已經統一。

美國
美國在朝鮮半島有數萬人陣亡,而且幾乎與中共和蘇聯兩個社會主義大國爆發全面戰爭。中共的宣傳中經常強調韓戰期間擔任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的五星上將布萊德雷說的一句話:韓戰是「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而其實其原話是說:如果美國像被解職的麥克阿瑟建議的那樣,把戰火延伸到大陸地區,那將是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那杜魯門政府的政策將韓戰的規模限制為局部戰爭,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經歷了越南戰爭洗禮之後的美國人,幾乎已將這場戰爭遺忘。故此韓戰又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The Forgotten War)。韓戰也令美國人首次意識到,戰爭的威脅隨時存在。戰爭結束後,美國軍隊人員數量增加了兩倍,軍費開支大幅度上升。特別是在一場常規的運動戰與陣地戰爭而非游擊戰中,美軍地面部隊不能擊敗積弱百余年的中共與北韓的工人農民組成的軍隊,這一事實被參議院麥卡錫為首的勢力歸咎為美國國內共產黨的出賣,麥卡錫主義一段時間內獲得了美國政治的主流話語權,美國國會參議院成立非美委員會徹底調查與中共有關的人士的忠誠問題。 韓戰是美國建國以來第一場沒有獲勝的對外戰爭。

大陸地區(中共)
中共通過韓戰贏得了國際尊重和認同。中共在朝鮮半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在內的十幾萬中共志願軍陣亡於朝鮮半島。由於韓戰,臺灣問題成為懸而未決的「歷史遺留問題」,至今未獲解決。蘇聯打消了中共會變成第二個南斯拉夫的顧慮,從1952年起開始大規模援助大陸地區建設全面的工業基礎,這些援建項目以及1954年定下的幾十個工業項目被合稱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援助中共的156個重點項目,為大陸地區打下了冶金、石油、礦山採掘、煤炭、發電、電力裝備、機械製造、紡織、造紙、製糖、航空、太空、交通鐵路、兵器製造等全面的科研生產基礎,大陸地區從此開始了獨立自主門類齊全的工業化建設道路。中共吸取了韓戰干預過晚、過慢、手段單一且直接的教訓。隨後的20余年間,除第三世界外,大陸地區處於半孤立狀態。70年代初恢復聯合國地位、與西方國家普遍建交、美國總統訪陸為標誌,大陸地區走出了竊國篡政之初被以美國為首的舊世界體系國家孤立、封鎖的境地。

在80年代,隨著蘇聯的倒台,蘇聯對北韓的經濟援助也因此終止。然而,大陸地區當局對於北韓的經濟援助仍然不斷。北韓之所以能夠存在,和中共當局支援北韓是有密切關係的。

指揮志願軍的彭德懷雖被中共宣揚為英雄,並在1954年任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兼中共“國防部長”,1955年又被授予共軍元帥軍階。但彭德懷與毛澤東的矛盾衝突卻因此激化,此一矛盾自中日戰爭時期,彭德懷發動百團大戰,違反中共中央的「避免決戰」策略即已開始。而毛澤東在韓戰中失去了兒子毛岸英,亦有可能加深了毛對彭的怨恨。兩人的衝突到1959年的廬山會議終於全面爆發,彭寫意見信給毛澤東,被扣上「彭德懷反黨集團」的頭銜,並被撤除中共“國防部長”等職務,最後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的1974年被迫害至死,到1978年才得到中共中央的平反與恢復名譽。

蘇聯
戰爭對蘇聯的影響就十分複雜。一方面來看蘇聯是最大的贏家,戰爭令美陸爆發直接衝突,而自己則從未正面介入。戰爭削弱了美國的實力,把美國超強的國力軍力從歐洲鐵幕一線的爭奪轉移到韓戰的泥潭。為蘇聯爭取了時間在二戰後的廢墟上治療戰爭創傷,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而美國人則始終相信蘇聯是真正的幕後指示者。美國的國防軍費開支在戰後增加三倍,主要就是針對蘇聯。西方陣營以1949年北約的成立為標誌,也開始團結對抗蘇聯。

日本
日本雖然沒有參戰,但是,戰爭期間美軍在日本大量的物資採購,對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經濟復甦,起了決定性的促進作用。同時,由於美國對日本戰爭期間的物資供應的依賴,不得不重新啟用戰前日本國內各行業的領導者。很多二戰戰犯都相繼復出,重新扮演日本政商各界的重要角色。使得日本在戰後走上了與同樣是戰敗國的德國不盡相同的道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造成了現今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的盛行。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
對當時退守臺灣的中國(中華民國)政府而言,韓戰的爆發及大陸地區共軍的參戰使得美國認識到中華民國所屬臺灣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將臺灣重新納入防禦體系,杜魯門總統派遣第七艦隊巡邏臺灣海峽,宣佈臺海中立化,阻止了大陸地區共產黨渡海攻臺及中國政府(中華民國)反攻大陸的企圖。

記得有人幫麥克阿瑟取了一個外號,叫做『美國的凱撒』的說了啊!個人覺得這真是十分貼切的外號的說了啊!因為麥克阿瑟和凱撒一樣,都不是一個『名將』,而是一個另類而奇特的將軍的說了啊!他們都曾經有過,極為漂亮而成功的戰蹟的說。可是也同時,擁有極惡劣的指揮記錄的說了啊!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0-4-16 04:33 編輯 》
作者: aaron57    時間: 2007-5-1 19:13:49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7-6-24 22:43 編輯

戰史本來就是各有各的說法
看看就好
我覺得可悲的是同一民族的自相殘殺
如過有看過太極旗這部電影
就會感覺到骨肉相殘
有時比不同國家的交戰更為殘酷
希望以後不會在發生這一類的事情
不論是大陸地區與台灣
或是北韓及南韓
那才是民族之福
作者: 艾斯    時間: 2007-5-10 16:48:01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7-6-24 22:46 編輯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介入韓戰之後,韓戰的情勢馬上逆轉,北韓軍一路被逼到陸韓邊境,當時,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認為應該一鼓作氣,深入大陸地區境內轟炸大陸東北的工業設施,並與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聯手,進行反攻大陸作戰.

當時,美國政府有幾項考慮因素:1.大陸地區共軍參戰的機率. 2.蘇聯介入的機率.雖然當時戰況對聯合國軍有利,但是當時美國政府其實希望將戰爭節制在一個有限的程度內,麥克阿瑟的深入大陸地區戰略並不為當時的杜魯門總統所認同,也因此造成麥克阿瑟去職.

當朝鮮的金日成被趕到大陸東北時,他一在催促中共出兵,而當時中共內部也分成主戰派與主和派,主戰派認為如果不援助北韓,則統一的民主南韓將會威脅到中共,主和派認為,中共不應該馬上出兵,應該透過第三國將中共的態度告知美國,也就是中共畫出底線,底線是如果美國有深入大陸地區的意圖,則中共將會出兵,於是中共透過印度駐大陸地區使者將訊息告知美國,但是印度大使是一個美國認為不可靠的人,因此,美國也忽略了中共要傳達的訊息.

大陸地區當局最後在無法達到美國的回應之後,研判美國有繼續深入的"意圖",因此決定出兵朝鮮,而大陸地區志願軍也對聯合國軍造成了重大的衝擊,雙方在拉鋸之下,誰也無法得到決定性的優勢,因此在1953年簽訂停戰協議,以北緯38度線為北韓和南韓的邊界.

布萊德雷將軍為當時的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他之所以會說出<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捲入與被錯認敵人的戰爭>,我個人的見解是:

1.美國並未積極給與南韓政府足夠的軍事援助,而這一點也使得北韓低估了美國 防衛南韓的決心,也等於間接的鼓勵北韓發動戰爭.
2.當聯合國軍將北韓軍趕到陸韓邊境時,就應該暫時停止軍事行動,並表明不深入大陸地區作戰,並且不應該忽視印度駐大陸地區大使給予美國的訊息.
作者: 天外來客    時間: 2007-8-15 15:01: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class320    時間: 2007-9-24 11:09:57

這是世界強權之間的戰爭 跟臺灣說真的好像沒什麼關係  你看麥克阿塞 要老蔣出兵去分一杯羹 都被美國官方否決(當然這是一開始美軍信心滿滿一定營的想法)
作者: bee8406    時間: 2007-9-25 01:30:33

因為韓戰爆發

才讓老美重新評估老蔣政權的價值

才讓老蔣政權起死回生

不然

以當時島內的狀況

就算老共不來

一下多那麼多人

大家也等著吃不飽穿不暖了
作者: 吞E拉K騎鐵馬    時間: 2007-9-25 02:28:38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7-6-24 22:47 編輯

我是聽說 因為麥克阿瑟他知道共產制度的危險性
然而去打北韓的關係 結果打到北韓那方的時候
美國要他下令收兵 不許在往大陸地區推進
要不然中共現在也無法統治大陸地區
作者: weng44kimo    時間: 2007-9-27 00:21:17     標題: 韓戰期間台灣所扮演的角色(補充)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7-6-24 22:48 編輯

韓戰時期,我國所扮演的角色其實不大,但第七艦隊協防台灣,間接促成中共援助北韓。
因為在麥帥回憶錄中有寫,第七艦隊巡戈台灣是阻止共軍犯台,也是阻止台灣反攻,有這種保障,中共駐防華中的兩個軍團,得以援助北韓。

在韓戰初期,中共軍隊不敢大規模調動,因為他們怕國軍突然登陸在背後插刀,所以有牽制作用,第七艦隊介入,老共反而可以猛打駐韓美軍。
作者: samf    時間: 2007-9-27 18:10:14     標題: 回覆 #1 cavaliers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scouter    時間: 2007-9-27 21:24:09

不管怎樣...
無論往昔或今天...
中國大陸及台灣...
都被世界兩大陣營...
為了其所謂國家利益....
耍弄在股掌之間...
今日我們在台灣切勿沾沾自喜...
以為有美國為我們撐人腰...
去冶中國大陸....
需防人不仁....
因為美國人一旦應為...
親中共對其國家比較有利時...
到時...
結果是可以預期的....
可不是嗎............
作者: strowberry    時間: 2007-9-27 22:53:15

有今日的成果~就要懂得感恩~不要一昧的否定
作者: 蘇信    時間: 2007-10-2 00:21:48

美國有許多戰術都是在韓戰和老共對幹後才發展出來的,
諸如工蜂火箭、雷霆火箭、空中炮艇等等,這些都是針對老共的人海戰術所研發的!
因為美國第五軍和英國一個旅在清津湖戰役,被老共的小米加步槍把這些摩拖化兵團追到落荒而逃!
到後來這些聯合國部隊沒有一個肯留下來作阻截的任務,因為留下來的就是"死"!
直追到海岸才由軍艦將一些來得及登船的"撿回家"其他的全部被俘,連美軍第五軍軍長都難以倖免!
共軍最大的死傷卻不是戰死,而是嚴酷的天氣,尤其是美軍用汽油彈盲目轟炸,
地面上的共軍在火燄燃燒過後地面解凍,人員誤入解凍後的泥濘濕地,又因天氣嚴寒,
人員被解凍後的泥濘濕地再度凍結,無法離開而死亡!
作者: kuopohung    時間: 2007-10-2 18:48:50

對比今天的六方和平會談....朝鮮核武問題基本上已經是各國國立角力平台....
連澳洲都莫名其妙過來參一角....而今天朝鮮的經濟....據說...不是走私,就是販毒...印偽鈔....洗錢...等等...
古巴比他好的太多了.....
作者: MIG    時間: 2007-10-2 21:09:07

真是具有意義的好文啊
作者: kuopohung    時間: 2007-10-5 03:45:57

少補充一點,北韓無論是政治和經濟都是中國附庸國(幾乎是中國養的)另外再加上國際援助....
作者: 5703    時間: 2007-10-22 16:10:17

北朝鮮至今還不承認當時朝鮮戰爭,
有(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抗美援朝)這碼事!
自稱所有戰鬥,都是金日成親自帶軍隊,勇往直前,一路南下.....
北朝鮮38度線,板門店,記載
中國軍隊在朝鮮戰爭中,一個字都沒有提!
作者: 蘇信    時間: 2007-11-15 22:37:59

美國的一些早期所謂西部電影中,印第安人環繞山頭或是地平線呼嘯衝鋒而下的鏡頭,
大多是在韓戰"上甘嶺"戰役,雙方衝殺,老共人員又補充得特快,
常常好不容易聯軍方面有一點戰果,老共又組織了衝鋒隊再度衝殺而來,(太極旗飄揚飄電影中最後一場戰鬥場面就是)
那種
作者: 千少一    時間: 2007-12-16 08:01:13

共產主義不是我國人民
所需要的請全國人民
好好的想一想
不要在想中國的好謝謝大家
作者: jkj2520    時間: 2007-12-19 01:25:08

台灣價值就是高~
所以相當的麻煩!
作者: 千少一    時間: 2007-12-19 18:24:21

戰爭與和平
有人看過這本書嗎
有的話就能了解戰禍慘不忍睹啊
作者: lys560829    時間: 2008-1-10 15:42:21

因為要是一但南韓失守北韓就會壟斷泡菜的市場  而導致台灣無泡菜可吃到十可就麻煩了
作者: cklin    時間: 2008-1-11 13:23:22

雖有~台灣海峽阻隔
但~大家也還是要"居安思危"!!!
作者: morrishsia    時間: 2008-1-11 19:20:32

住我家樓下ㄉ伯伯  就是那時候被俘ㄉ其中一各  還是反共義士咧
呵呵呵...
作者: kesselring    時間: 2008-1-11 19:42:25

韓戰的爆發分台灣的存亡有一個關鍵性的關係,
當時共產黨正打算渡海一股作氣解放台灣.
結果韓戰的爆發使共產黨優先把兵力投入朝鮮半島,
失去了渡台的關鍵時機,而且讓美國很不爽.
美國人決定再武裝日本跟台灣,防止赤禍席捲亞洲.
戰後的中共不但在韓戰中損失兵力,而且讓蔣政府獲得武裝跟
喘息的機會.同時搞砸對美關係,又背負對蘇外債.
可說是得不償失.
作者: 林農益    時間: 2008-10-15 20:00:17

那時真應該多殲滅一點韓國人

免得現在留這些韓國來荼毒這世界
作者: guopf2005    時間: 2008-10-18 14:49: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hutiankun    時間: 2008-10-20 22:22:15

不管怎样 战争是人类的悲哀 但人类也不能在和平中麻痹自己
作者: 眾人皆醉    時間: 2008-10-21 01:23:43

老美部隊愛亂殺平民
是很出名的!!
作者: 鰻鰻    時間: 2008-10-21 03:52:08

韓戰當初..

老蔣也說要派遣 3個軍

的台灣部隊 去 打

想藉此反攻大陸

哪知美國不給去 QQ"
作者: qw123456    時間: 2008-11-13 17:26:30

如果還能看到手上刺有
「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的老伯伯
大都是打過韓戰的、因當時國共双方
都不想放棄這批即戰力、同時也不希
望對方得到,在印度集中營國共雙方展
開情報戰.不時放出一些雜七雜八的消
息.離間對方.導至大家人心浮動.向互
猜忌,在此時就有人跳了出來刺了
「反共抗俄」「殺朱拔毛」來表明心
志、不過這批老兵來了台灣也不好過
還進了〝警備總部〞思想改造

《 本帖最後由 qw123456 於 2008-11-13 17:27 編輯 》
作者: 教官    時間: 2008-11-14 16:30:55

戰爭是很可怕的,沒有經歷戰爭的人永遠不知人性可貴的地方
作者: 小美    時間: 2008-11-15 04:20: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鰻鰻    時間: 2008-11-16 14:33:28

當然跟台灣有關聯..

當年還在訴說反攻大陸的時候

老蔣就打算派3個軍的兵力

去幫忙打~但是美國知道

他打算藉此反攻大陸 = = 所以不讓台灣參戰
作者: pen987654    時間: 2009-2-11 09:35:51     標題: 令 ~ 中共心酸的抗美援朝

令 ~ 中共心酸的抗美援朝
  40年前,中共和印度在喜瑪拉雅山交火時,前美國遠東軍司令麥克阿瑟說:"誰想跟中共陸軍打仗,一定有病。"這位在二戰中打得極為漂亮、解放了亞洲許多國家的" 遠東王"是在朝鮮戰爭中得到這個經驗的。他因中國人而倒霉,最後的歲月很是暗淡。可是,"1950、1951年,漢江的水多次變成紅色。"《遠東朝鮮戰爭》的作者王樹增在深秋的夜裡對我感嘆:"整整50年過去了,誰還記得遺體留在寒冷雪原上的士兵們?"

  這位共軍作家整整3年沒有幹其他事(連他的妻子王瑩也"陪讀"成了朝鮮戰爭的專家),清貧、寂寞、激動地埋首于朝鮮戰爭的資料中,採訪最後的風燭殘年的老軍人,去那些誰也不知當年事的部隊發現可能的痕蹟。揮去淚水,盡量客觀。心緒難平地看了這兩卷書,我想說,誰想知道沒有虛飾的真實歷史,誰想觸摸民族最勇敢和最脆弱的一面,請看《遠東朝鮮戰爭》。

  王樹增的書出版數萬冊,加上大量的盜版,普及面頗大。問他最多的是這個問題。

  有些大學生還說,要是不抗美援朝,咱們就挨著南韓,搞貿易搞建設多方便,丹東沒準兒就是第二個香港。"從當時情況看,我覺得中共GCD別無選擇,只有一條路,打!"王樹增這樣回答。當時只有兩個國家不被西方世界承認,一個是中共,另一個是北朝鮮。當聯合國軍向中國大陸邊境推進時,麥克阿瑟放話-" 我要讓亞洲GCD國家血流成河"、"不能期望聯合國軍在鴨綠江邊停止不前".

  中共中央會議上,週恩來擔憂地說,如果讓聯合國軍壓到鴨綠江邊,中國大陸北方一千多公裡的邊境線將面對武裝到牙齒的軍隊。這樣,蔣介石隨時可能在東南沿海反攻。前後一夾擊,你這個政權將無一日之寧。毛澤東對這一點看得很清楚,他深諳兵法,知道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拒敵于國門之外。王樹增引述的一代領袖膽氣豪邁的話令人玩味。

  看看蘇聯人的做法,就能看出毛澤東的膽量。實際上對朝鮮戰爭最著急的是蘇聯人,但他們與美國人的關系是獵人與野獸的關系,都互相害怕。蘇聯極希望中共出兵。1950年9月,彭德懷率38軍、39軍、40軍、42軍20多萬大軍如蘇聯人之願馬上就要跨入朝鮮了,毛澤東的一封急電把他從鴨綠江邊召回。

  原來美國一架轟炸機誤炸了蘇聯一個機場。美國人嚇壞了,生怕觸怒蘇聯巨熊,連忙道歉,表示要送肇事飛行員到軍事法庭受審,並保證賠償一切損失。過了幾天,又過了幾天,蘇聯方面沒有任何反應,美國人更加害怕了,認為蘇聯正在進行戰爭準備,是大戰前的平靜。殊不知蘇聯被美國隨時可以攻擊蘇聯任何部位的能力嚇壞了,斯大林認為: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能同美國打。于是給毛澤東發去"蘇聯空軍沒有準備好,不能出動"的電報。

  沒有空軍掩護,幾十萬中共志願軍將在朝鮮的丘陵平原中任美國飛機轟炸掃射,這仗是沒法打的。毛澤東陷入巨大的矛盾之中,決定中共志願軍暫不出動,同時讓週恩來立即到蘇聯去,"還是恩來同志辛苦一趟".週恩來和林彪一起來到克裡姆林宮。對于蘇聯空軍不能出動,斯大林說:"如果和美國全面衝突起來,仗打大了,也會影響中共的和平建設......"週恩來說:"如果蘇聯空軍不出動,中共暫緩出兵。"斯大林沉默了好久才說:"那麼,就讓金日成在大陸東北建立個流亡政府吧。"

  聯合國軍迅速向中朝邊境推進,毛澤東最後決定還是出兵。據史料記載,當週恩來向斯大林表示,即使沒有蘇聯空軍支援,中共也決定出兵時,斯大林流出了眼淚,連說,還是中共同志好,還是中共同志好。蘇美這種互相害怕,恰恰證明中共GCD人的膽大。毛澤東和彭德懷不是沒有考慮戰敗的問題,彭德懷在中央會議上說:"如果我打敗了,頂多是解放戰爭晚了幾年。大陸有的是山,咱們再上山而已。"

   中共軍隊突襲成功

  "中共軍隊在朝鮮主要打了五次戰役,記住,五次戰役就是抗美援朝史。"王樹增強調:"前兩次戰役我們全勝,後三次有勝有負,比較不如意是第五次戰役。"

  中共軍隊的突然襲擊,奠定了第一、二次戰役的勝利。之所以能有突然性,是因為美軍對中共意圖判斷的嚴重失誤,中共怎麼敢出兵跟我們美國人打,雙方力量懸殊太大了!沒有可比性。毛澤東、彭德懷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不懼強敵,出其不意地狠打。

  美國人根本不了解中共GCD人。他們見過幾個中共GCD人?幾十年來除了馬歇爾調停國共兩黨時在北平見過幾個,他們對中共軍隊的看法還停留在李鴻章的清軍上。非要吃一二次戰役的虧才能緩過勁兒來。

  中共軍隊一出手是非常狠的,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都會一下子踉蹌欲倒。這裡面凝聚著很多仇恨,其中有對美國人幹涉台灣的憤恨。朝鮮戰爭爆發以前,美國人準備放棄台灣,他們沒有一兵一卒在島上,朝鮮戰爭一爆發,美國人第一個反應不是針對朝鮮,而是台灣,馬上派第七艦隊封鎖了台灣海峽。這說明美國人一開始就判斷錯誤,他們以為是"亞洲GCD的集團擴張行動",他們高估了亞洲地區GCD的聯盟性。實際上朝戰爭爆發時,中共在朝鮮連使館都沒設。這個錯誤判斷是導致中共出兵的重要原因之一,用老百姓的話來說,你不是封鎖了嗎,反正我也解放不了台灣了,咱就幫兄弟打吧。

  勝利的另一個原因是毛彭的指揮才能。中共出兵是倉促的,彭德懷說,我從未打過這樣的仗,既不明敵情,又不明友情,根本不知道聯合國軍進到什麼地方,只揣著與毛主席商定的作戰計劃,後來發現根本不管用,因為聯合國軍進軍太快了。彭德懷的應變能力將經受嚴峻考驗。

  兩百年來所有戰爭的勝利者遭奇恥大辱

  中共跟美國人打的第一仗是怎麼取勝的?10月19日黃昏,中共志願軍數十萬人先後渡過鴨綠江。這時,平壤已被佔領,彭德懷面容憔悴,滿頭白發,超過了先頭部隊,只帶著幾個警衛員在朝鮮的山野中尋找去向不明的金日成。彭總已經深入到敵後,與南韓一個團擦肩而過。中共志願軍司令部整整兩天與他失去聯系,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彭總又獨自一人從包圍圈中走了出來。

  彭總在一座叫北鎮的金礦裡見到金日成。北韓人民軍已被打散,金日成的信息失靈,他不知此時麥克阿瑟正親自率兵空降到平壤以北,包抄從平壤北撤的士兵和官員。這時志願軍遇到的麻煩是後撤的人民軍堵塞了道路,人民軍在路上一遇到中共志願軍,第一句話就是:你們有飛機沒有?一聽說沒有,就一個勁兒地搖頭。

  中共志願軍入朝一個星期後,美韓軍隊還不知道。這一天,南朝鮮先頭部隊坐在車上啃著蘋果談笑風生地追擊著人民軍,中共志願軍埋伏在山崗上,不到20分鐘,就把南朝鮮的這個營解決掉了。隨後美軍飛機進行了準確的報復性轟炸,整個山崗像一支巨大火燄。但令南朝鮮軍人奇怪的是,一些奇怪的影子在火中露出頭,頑強射擊。這樣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是他們從未遇到過的。當20多名南朝鮮士兵終于爬上山崗時,看見了一個衣衫破爛的士兵從工事裡站起來,懷裡抱著一根爆破筒,幾乎是微笑著向他們走來。南朝鮮士兵突然明白,但跑已經來不及了,士兵懷中的爆破筒爆炸了。這是中共,肯定是中共!南朝鮮人驚呼。

  這一天是1950年10月25日,被中共政府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中共軍隊第一次與美國軍隊直接開打是在離中朝邊境不遠的雲山,美國人換下已經精神崩潰的南朝鮮軍隊:"他們(南朝鮮軍)是泥塑的部隊,完全是一種精神恍惚的狀態,對于附近時而發生的槍聲全不在意,全無表情。""中共軍隊幾乎看不出隊形的攻擊人流在各個方向時隱時現,瞬間便衝到美軍面前。"美軍戰史記載,中共的砲火十分猛烈,一檢查彈道,發現是二戰中曾在斯大林格勒出現、讓德軍膽戰心驚的82 毫米"喀秋莎"火砲。這種武器的出現,意味著進攻的軍隊不是一般的軍隊。它的士兵出奇地勇敢,一個中共士兵在部隊受阻時,繞到敵人機槍陣地後,抱住美軍機槍手一起滾下山崖-─類似的情景在中美兩軍第一次戰鬥中到處發生,美國人在"奇怪的吶喊聲"中不斷死傷,爭相逃命。

  "黑夜是中共的。"王樹增說。美軍戰史也寫道:"夜間混戰中,中共好像無處不在。在二戰中抗擊過日本人夜間進攻的陸戰隊員們發現,中共的戰術也極為相似-他們用英語使勁地喊"你在那裡",或是"我看見你了".陸戰隊員以緊張的心情默不作聲地迎擊中共。一輛俄制T-34坦克衝破了一個路障,不分青紅皂白地向迫擊砲陣地、車輛甚至單兵射擊。陸戰隊一枚火箭擊中了這輛坦克,它的砲塔突然轉過來,只用一發砲彈便打掉了陸戰隊的火箭發射組......至少有一部分敵人的攻擊部隊是從背後爬到E連陣地的,顯然是順著野戰電話線摸上來的。中共抓住了許多在睡袋裡睡覺的人,並且殺死了他們。"

  這時,美國方面還不能確定中共軍隊是否正式參戰。令他們吃驚不小的是,中共的廣播電台公開承認其軍隊在朝鮮,稱是為了保護水力發電地區的"中共志願軍".這是美國人第一次聽到志願軍這個詞。美國遠東軍情報官威洛克推測,這是中共在玩"魚和熊掌兼得"的把戲。他認為,中共極端敏感和極愛面子,一口咬定在朝鮮沒有正規有組織的軍隊,這樣既可在萬一被打敗時不損害中共Gong軍隊的聲譽,又可給退敗的北朝鮮軍隊以實質的支持。

  入朝這一個星期以來在雲山週圍的一系列戰鬥,被西方軍事學家稱為"一個不宣而戰的戰例"、"世界戰爭史上少有的遭遇戰".這次遭遇戰,使中共了解了與美國人打仗的感覺。一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國的軍隊不過如此。美第24師曾經在戰場上揀到一本中共某部隊編印的《雲山戰鬥經驗基本總結》小冊子,上面除了對美軍在協調火砲和坦克,步兵火力速射,以及空中支援能力表示羨慕外,對于美國士兵的戰鬥力卻大為不恭:

  美國士兵在被切斷後路時,會丟棄所有的重武器,扔得到處都是,而且還裝死。他們的步兵缺乏戰鬥力,膽小怕死,不具備進攻和防禦的膽略。他們在前進時如果聽見槍聲,便會退縮不前。他們只能在白天打仗。他們不習慣夜戰和白刃戰。如果他們戰敗,便會潰不成軍,如果他們沒有砲火支援,就會不知所措。當補給停止時,步兵便會完全喪失鬥志。

  這樣的描述使美軍難堪,二百年來所有戰爭的勝利者,二次世界大戰中打敗了日德那樣強大的軍事機器,並成為全世界救星的美國軍隊,還沒有遭到過如此大辱。

  美國的工業能力令中共軍人扼腕嘆息

  中共志願軍的第二次戰役是戲弄麥克阿瑟的過程。彭德懷把近40萬大軍隱蔽在靠近中國邊界的大山中,用打了就跑、丟棄輜重、釋放俘虜等辦法誘敵邁入這個巨大的包圍圈。麥克阿瑟這個被東南亞國家和日本看成"神"的將軍大意冒進,令掌握大規模共軍移動蹟像的美軍情報部門和官比他大、卻"在他面前像學校的男孩子在城裡遇到街頭惡霸一樣怕得發抖"的五角大樓的高官們,甚至杜魯門總統都深表懷疑,大家都預感到前方某個地方一定有中共軍隊像獵人一樣在等待美國人,但誰也沒有勇氣和主意阻止這個不顧戰法、犯著低級錯誤的的自大老頭。

  麥克阿瑟下達全線進攻令後,命令自己的專機沿著鴨綠江往北飛,"看看蘇聯人和中國人的蹟象。"這讓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因為蘇聯的米格飛機和中共的高射砲布滿江邊。但他們什麼也沒看到,他們不知道,就在他們的飛機底下,近40萬中共大軍隱身在一望無際的雪原之下。中共軍隊突然收緊巨大的包圍圈, "南韓第二軍團被殲滅,在中共軍隊的猛烈攻擊下,在不到24小時之內業已完全消失,再也找不到該部隊的痕蹟了。"美國廣播公司這樣報道。

  麥克阿瑟的右翼完了。左翼的美國人也遭到重創。先頭連一個排長布洛頓看到令他一生難忘的情景:在山頂的戰壕中,突然站起一排中共士兵,"高舉雙手,是投降的樣子",當美國人在"可以看見中共士兵軍服扣子的距離"成散兵隊形站起來,一個會中國話的南朝鮮士兵開始喊話:"從壕裡走出來投降吧!"中共士兵回答道:"來這裡抓吧!"在和中共士兵對話時,又有許多中共士兵加入到舉手的行列。"他們突然一起投出手榴彈,然後又鑽進戰壕裡。"布洛頓的排損失慘重。

  美國人遇到了一支世界上最奇怪的軍隊,他們慣用手榴彈,投出的手榴彈的密集程度令美國兵如陷地獄。在狹窄的窪地裡,擁擠在一起的美國兵無法躲避手榴彈。一個當年僅17歲的軍械員克勞福德回憶說,手榴彈下雨般地在他身邊落下,僅他踢出去的就有40多顆。

  毛澤東極為渴望用優兵力像淮海戰役殲滅國軍那樣全殲美軍幾個整師。這時,宋時輪率領的27軍、26軍、20軍果然把作為美軍王牌海軍陸戰1師包圍在寒冷的蓋馬高原上。但美國本土的海軍陸戰隊總部的官員聽到這個消息後,竟然輕鬆說:"有中國佬好看的了。"陸戰1師確實能打硬仗。有個叫德洞嶺的高地對于他們南撤至關重要。師長史密斯特派曾在硫磺島與日軍進行過慘烈戰鬥的連長巴伯率兵守衛。戰鬥空前殘酷,美軍死傷過半,仍與衝進來的中共士兵展開肉搏。雙方使用了能夠使用的一切器械,鎬、鍬、槍託、刺刀和拳頭。士兵扭在一起在黑暗中滾動,互相掐喉嚨、挖眼睛、咬面部。山頂一度被中共志願軍佔領,但很快又被美軍反擊下去......"接近早晨6時,隨著一聲尖厲的哨聲,中共士兵迅速撤出戰鬥。"

  驕傲的海軍陸戰隊員被中共士兵的勇氣所震懾:"中共士兵突然就在大雪中出現,有的人腳上連鞋都沒有,這令美軍士兵在零下40度的氣溫中看上去簡直如一種幻覺(朝鮮蓋馬高原鄰近東西伯利亞)。"好像對美軍熾烈的火網毫不在意,第一批士兵倒了後,第二批就跨過屍體前進,還有第三批第四批。其不怕死的精神仿佛是殉教者,令美軍官兵非常害怕。"(日本出版《朝鮮戰爭》)但德洞嶺高地最終未被志願軍佔領,它在陸戰1師的撤退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如同90年代關注"沙漠風暴"一樣,世界各國和新聞網都在關注這次美國軍隊史無前例的大撤退。美國幾乎傾全軍之力保護陸戰1師不被全殲。從" 西西裡"號、"萊特" 號、"福基"好、"菲律賓海"號、"普林斯頓"號等航空母艦上起飛的戰鬥機、偵察機、中型和重型轟炸機,在陸戰1師頭頂上形成金屬天幕,一寸一寸地掩護其後退。

  在美軍的退路上有一座關系數萬美軍生死的橋,水門橋。其鋼梁沒有橋墩,懸空架在萬丈深淵之上。中共志願軍三次炸橋,最後一次把鋼梁與山崖的水泥接口也炸沒了。這樣一來,美軍應是插翅難飛了,中共志願軍因而沒再派兵把守。生死存亡之際,陸戰1師的工兵緊急設計,然後急電美國本土用巨型運輸機運來八套巨型鋼梁,在日本進行空投試驗,改用超大型降落傘,把鋼梁直接空投到水門橋......不到兩天時間,在北朝鮮東北部偏僻山區的一座懸崖上,架起一座可以通過所有型號坦克和車輛的鋼鐵大橋。志願軍發現後,追悔莫及,陸戰1師終于逃逸。

   "第八集團軍司令謹向中共軍隊總司令致意!"

  王樹增有幸翻閱"一尺多厚"的毛彭來往電報,他發現毛澤東對朝鮮戰場的指揮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電報的密集程度、所涉及的戰役細節程度恐怕是世界之最。它詳細到某個制高點的控制,一個師級單位的調動,狀如解放戰爭三大戰役。這一切有個前提,即中共將領們無不對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藝術心悅誠服。

  第二次戰役後,美國軍隊退到三八線一帶,通過各種途徑表示,恢復戰前狀態。如果中共方面同意停火,戰爭也許就結束了。但毛澤東對秘密訪華的金日成說:"打第一次戰役、第二次戰役勝利了,但還不夠,還要接著打。你敢越過三八線北進,那我為什麼不能越過三八線南進?"

  中共志願軍極度疲乏,而敵人大踏步撤退,有生力量損失並不大。從軍事上看,他們的撤退也是狡猾的,放棄了無險可守的平原。與此同時,一位後來改變美軍命運的、極為狡猾慎細的美陸軍副參謀長李奇微從美國本土起飛。

  美韓軍隊的散亂和頹唐令李奇微大為不滿,他命令憲兵把黑洞洞的槍口對準6輛後逃的南朝鮮卡車,他們只得調頭往前線開(但李奇微的參謀說,一會兒他們會以更快的速度開回來)。他集合軍官訓話:"文字工作可以晚上做,白天,槍砲聲大作的地方才是你們必須去的地方!指揮官的位置必須是敵我雙方互相開槍的地方。一旦同敵人接觸,就要像狗一樣咬住,決不能放過......把強大的部隊埋伏在側翼,突然發動猛烈攻擊,最重要是把中共殺死。把赤色中共洗成白色!"

  1950年的最後一天,中共6個軍的幾十萬將士突然從茫茫雪地中躍出,衝向三八線。第三次戰役由此開始。即使是這個足智多謀的李奇微,也沒料到他到朝鮮前線僅兩個小時,中共軍隊就發動了一場一點不小于諾曼底登陸的全線突破。聯合國軍全面潰散。從前沿逃來的長列南朝鮮士兵狼狽南行,面色憔悴發黑,精疲力盡,繞過李奇微在上面揮舞手槍的吉普車。

  1951年1月3日,李承晚宣布"遷都",漢城頓時陷入巨大的混亂之中,至少有一半市民(約50萬)決定再次逃亡。李奇微站在漢江橋頭看到:"幾十萬的難民背著包袱、扶老攜幼,爭先恐後地向漢江擁去。難民們紛紛從冰上渡江。緊抱著嬰兒的母親,背著老人、病人、殘疾人的男人,扛著大包袱和推著小型兩輪車的人們......沒人去扶助那些跌倒的人。在這悲慘的逃難中,誰也沒時間去幫助鄰居。沒有人流淚哭泣,只能聽見在冰上走路的痛苦的喘息聲。"(《李奇微回憶錄》)李奇微幾乎是最後一個撤出漢城的美軍,他收拾起桌上的全家福照片,然後在牆上寫了一句話:"第八集團軍司令謹向中共軍隊總司令致意!"

  打到哪裡停住?王樹增在書中描述了李奇微上任後,一個巨大陰影慢慢接近中共志願軍。北京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慶祝遊行。1951年1月5日,中共《人民日報》發表了《祝漢城光復》的社論,用前線指揮官的口氣號召:向大田前進!向大丘前進!向釜山前進!把不肯撤出的美國侵略軍趕下海去!當國內報紙到達彭德懷手中時,他感到緊張和焦躁:" 有些人只知道我們打了勝仗,不知道我們取勝的代價和困難。速勝論的觀點是有害的。我們的報紙怎麼能這麼宣傳?"彭德懷等將領經歷過無數次戰役,對戰爭中的傷亡不會過于傷情。但朝鮮戰爭志願軍官兵的傷亡速度、數量超出了他們的感情承受力。

  中共軍隊的前鋒到達了三七線,彭德懷下達了一道引起激烈爭論的命令:全軍立即停止追擊。彭德懷在回國任職後的一次作戰會議上回憶起第三次戰役時說:我打了一輩子仗,從來沒有害怕過,可當中共志願軍打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三七線時,我環顧左右,確實非常害怕。美軍幾乎是不戰而退,中共志願軍官兵都知道,三八線並不是他們打過去的,幾乎可以說是走過去的。凡戰場上出現這種大規模的撤退,精明的軍事家必然會十分警惕。眼看著幾十萬中朝軍隊處于敵人攻勢的情況下,我幾天幾夜睡不好,總想擺脫這個困境。本來後方的物資供應就很難維持,這時敵人又派飛機對我軍運輸線猛烈轟炸。戰士們吃不飽穿不暖,空中有飛機炸,地面對著美軍的坦克大砲,左右沿海是美軍的艦隊,不下船就可以把砲彈打過來。志願軍隨時有遭厄運的可能,我不能把幾十萬軍隊的生命當兒戲,所以必須堅決地停下來!

  斯大林的軍事觀察員、蘇聯駐北朝鮮大使拉佐瓦耶夫對彭德懷突然停止進攻極為不滿,他對斯大林說,彭是"軍事上的保守主義".彭德懷火冒三丈: "拉佐瓦耶夫?他打過什麼仗?第二次戰役時我們停止追擊就是他不同意......"王樹增說:確實,李奇微的到來,開始扭轉美軍的劣勢。在驪州,他對中共軍隊入朝後的所有戰鬥記錄凝思了三天,終于發現了中共軍隊的"命門"所在-每次中共軍隊的進攻到第七八天時,就沒吃沒喝沒彈藥了,不撤也得撤。李奇微稱之為"禮拜攻勢".他因而總結出對付的辦法:當兇猛的"禮拜攻勢"接近尾聲時,以強大的反擊力量立即投入前沿,向彈盡糧絕的中共軍隊毫不遲疑地撲上去。用火海方式實施火力摧毀,以殺傷中共軍隊的有生力量......

  彭德懷下令停止進攻,美軍反而來勁了,回頭就咬,全世界包括美國國會和中共軍隊,都沒想到美軍的反攻發動得如此之快,而且是在中共軍隊最不願意進行戰鬥的時候。面對這種局勢,彭德懷指揮志願軍,通過阻擊和運動防禦,迫使敵人停止進攻。所有的戰鬥都異常殘酷,在修理山、在泰華山、在漢江南岸,中共士兵用血肉之軀,阻擋李奇微的火海戰術。中共志願軍陣地的失守,照例都是在最後一個肢體不全的戰士抱著成捆的手榴彈或是爆破筒,滾向敵人後發生的。王樹增說,情況確實很險,幾十萬中共軍隊如果繼續南進的話,將正好落入李奇微的圈套。在三七線上,聯合國軍以逸待勞,修築了十分堅固的工事,正等待著飢餓和缺乏彈藥的中共志願軍士兵闖入火網。"志願軍的冬天,一個空前流血犧牲的階段開始了。"王樹增對這一段的描寫傾注了最多的感情。

  彭德懷知道後下令停止進攻

  為了這本朝鮮戰爭的書,王樹增在廣州那個燈紅酒綠的浮躁的環境中徹夜查資料,有人對他說:你有病啊?"我有一個小願望,就是想讓當代青年看到我們民族經歷的往事......記住士兵,那些士兵!"王樹增的妻子王瑛說:"你沒發現,這本《遠東:朝鮮戰爭》就是獻給我們戰士的。一提到普通士兵,他就不能自已。"

   "我當過10年傘兵,我對士兵有感情。我的部隊前身是打上甘嶺的,是黃繼光、邱少雲的部隊。想想那些躺在異國土地上的戰士,我什麼都說不出來,他們那麼年輕,他們是農民的兒子......"王樹增沉默而冷面地對著我。一種無可名狀的感受刺疼記者。當有的國家對每一個犧牲的兒女都設有靈牌,或在紀念碑上鐫有密密麻麻的名字、永遠受到民族的整體追念時,我們農民的兒子呢?

  前不久,一個專門研究韓戰(朝鮮戰爭)的日本學者來到中國大陸,他想看看邱少雲國度裡的大學生,他對大學生們說,邱少雲真是世界上少有的勇敢的人,是一個民族的驕傲。有個大學生竟回答說:現在再也不會有那麼傻的人了。"這是我們民族的悲劇!" 王樹增對這件事很長時間不能釋懷。

  今年夏天,美國原準備和南韓在仁川舉行大規模的模擬登陸,並把當年參加聯合國軍的西方各國的軍事代表團都請來,以紀念朝鮮戰爭50週年,後擔心刺激朝鮮的南北和談而作罷-在誰也沒提起舊事時,美韓總是不忘,它起碼勾起我們因往事而洶湧的感情。

  誓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戰士比比皆是

  王樹增給我們描述了第四次戰役──那是我們從不知道的由青春、熱血、失利、勝利築起的波瀾壯闊的戰場。毛澤東一度想讓中共志願軍攻到三六線,並在那裡休整。而在前線的彭德懷心裡清楚,這沒有任何可能,只能通過阻擊和防禦,迫使敵人停止進攻,這就是第四次戰役。

  所有的戰鬥都異常殘酷,在修理山、在泰華山、在漢江南岸,中共士兵用血肉之軀,阻擋李奇微的火海戰術。中共志願軍陣地的失守,照例都是在最後一個肢體不全的戰士抱著成捆的手榴彈或是爆破筒,滾向敵人後發生的。王樹增說,你能想象數十門火砲加上30多輛坦克一起向一個小山包轟擊1個小時、8架飛機又輪番扔下大量凝固汽油彈後是什麼情形嗎?山頭被削去1米,連土都在燃燒。中共士兵竟然還活著,還站起來射擊。這給美國兵的心理震撼是極為強烈的,他們甚至懷疑自己手中卡賓槍射出的子彈是否有意義,中共是殺不死的。

  彭德懷利用敵人東線的一個小疏忽,發動橫城反擊戰,使聯合國軍的進攻失利,全線動搖。在橫城反擊戰中,中共戰士的英勇,使美軍最現代化的武器也為之減色。"當一個人抱著同歸于盡的心態,局面就會有變化。"王樹增提到一個叫翟文清的中共前副師長,他永遠不能忘記他當營教導員時一個叫于水林的戰士,在橫城反擊戰中,敵人坦克集群衝過來,局面很危,于水林手提手雷,冒著彈雨衝到坦克跟前,連續炸毀兩輛重型坦克,局面為之一變。他又端槍追擊從坦克中跳出的美國兵。身中數彈,全身血紅,還捉到了8名俘虜。

  王樹增特別感動的是于水林受傷回國後的故事。他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與部隊失去聯系。只知道他是熱河人,翟文清就派人到承德地區去找。找了好多年,直到"文革" 前,才在內蒙古昭烏達盟一個貧困村裡找到他。他是村裡最貧困的,右臂已截肢,沒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孤身一人住在生產隊的馬棚裡。當地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衣衫襤褸的殘疾漢子是榮獲一等功的大功臣。翟文清副師長千裡迢迢趕來,緊緊抱住他,淚如泉湧。當地中共政府知道于水林是大英雄後,給他蓋了間房,為他找了個女人。結婚時,翟文清把他和女人接到部隊......生活艱難,而老軍人多情而仗義。以後每年于水林都會被接到部隊,直到他病逝。翟副師長親自料理了這個老戰士的後事。

  在橫城反擊戰中,中共志願軍一個師創1次戰鬥殲敵最多紀錄,消滅敵人3350名。但在砥平裡,由美軍和法軍聯守的一個陣地要衝沒能拿下來,使中共志願軍終沒取得第 4次戰役的大勝。那是異常慘烈的一仗,雙方都刻骨銘心(美國人今年在國內大肆紀念砥平裡之戰)。中共志願軍先後投入8個團,多次攻入陣地,到處是混戰肉搏,美國的重型轟炸機從日本本土、南朝鮮釜山機場和航空母艦上起飛,怪叫著低飛擦過戰場,把中共志願軍的攻擊線路炸成一片火海。中共志願軍傷亡太大,經常是一個連上去沒幾分鐘,就只剩六七個人了。連長指導員全都犧牲,司號員炊事員指揮戰鬥,打到最後一個與敵人同歸于盡,楊根思式的戰士比比皆是......對砥平裡的攻擊是在中共志願軍基層軍官堅決要求下停止的。下級軍官要求不打,在中共GCD領導的軍隊裡是極為罕見的。彭德懷知道後,同意停止進攻。中共志願軍對砥平裡的攻擊失利。

  在砥平裡,我們的傷亡很大。中共40軍的3個團就傷亡1830人。中共359團3營的官兵幾乎全部傷亡,3營營長牛振厚在撤退時說什麼也不離開遍布3 營戰士屍體的陣地,最後硬被拖下來。40年後,一位美國歷史學家專門來到南韓的砥平裡,在三七線附近的凍土裡挖出19具中共士兵的遺骸,以及中共志願軍的子彈、水壺、牙刷、膠鞋等......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0-5-15 19:23 編輯 》
作者: yu0520    時間: 2009-2-11 11:22:10

被派往參加韓戰的志願軍都是當年投誠的國民黨軍!!
看大陸是如何利用美軍幫他們解決要裁軍的問題!!
讓他們當砲灰,死光光了,就不會和國民黨裁軍一樣!!
反投另一邊,明明接收了大量, 美蘇日的優良武器!!
卻拿那超爛的武器打美軍,後面是機槍,前面是美軍!!
撤退當場打死!!只有衝衝打贏了才能活!!
可憐的非志願,志願軍!!
(查查志願軍的軍隊番號軍士,都是投誠的國民黨軍)

《 本帖最後由 yu0520 於 2009-2-11 12:17 編輯 》
作者: tofukingki    時間: 2009-2-11 20:47:41

真是可憐了那些當年相信共產黨的國軍官兵
有多少官兵是想上戰場展現他們的忠誠卻被送去當砲灰?
有幾個是拿著原本配發的美械上去打的?
說得多好聽是要紀念那些死去的戰友,想吹噓自己打得贏美國才是真的吧!
作者: agilin    時間: 2009-2-12 00:28:52

歷史一定要記住!唯有每一位>都是勇敢的台灣人!
強大不怕人欺!
倒了!當炮灰也沒人理!
這就是真理!
作者: heming    時間: 2009-2-14 10:25:54

真的要查嗎??

英勇的國民黨大軍有那一場扙不是以多敗少的??

真的打起扙台灣的勇士們可能也真的要全當炮灰了

打扙這些事交給共產黨大軍吧!


樓上的國民黨打內戰時扔了一個國家給共產黨,
這裡面可真有很多民國的土地..

打不贏還要出口術,兄弟你可事真厲害啊!

《 本帖最後由 heming 於 2009-2-14 10:27 編輯 》
作者: hunter825    時間: 2009-2-14 11:01:02

當年中共花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打這場戰爭,把北朝鮮從亡國的危難中解救出來,
可是現在去過北朝鮮的人都知道,北朝鮮的官方宣傳都是把這次戰爭的功勞,
歸功於他們偉大的領袖金日成同志的英明領導,
絲毫不提因"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參戰才得以保全北朝鮮的事實,
在官方紀念館,紀念碑上也極少提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參與,
這就是中共死了幾十萬人及無數物資後所得到的回報.
作者: seeker    時間: 2009-2-14 15:29:04

原帖由 hunter825 於 2009-2-14 11:01 發表
當年中共花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打這場戰爭,把北朝鮮從亡國的危難中解救出來,
可是現在去過北朝鮮的人都知道,北朝鮮的官方宣傳都是把這次戰爭的功勞,
歸功於他們偉大的領袖金日成同志的英明領導,
絲毫不提因"中國人民 ...


有价值啊。几十年来朝鲜帮中国拦住了日本,南韩和美国啊。这就是地缘政治。

《 本帖最後由 seeker 於 2009-2-14 15:30 編輯 》
作者: sonyallen    時間: 2009-2-15 15:09:18

""真的要查嗎??
英勇的國民黨大軍有那一場扙不是以多敗少的??
真的打起扙台灣的勇士們可能也真的要全當炮灰了
打扙這些事交給共產黨大軍吧!
樓上的國民黨打內戰時扔了一個國家給共產黨,
這裡面可真有很多民國的土地..
打不贏還要出口術,兄弟你可事真厲害啊!""

拜託你搞清楚~國民黨是撤退來台灣~並非台灣就等於國民黨
打仗的事交給共產黨大軍~那麼會打當初幹麼不打回美國去~~~
作者: borgo1978    時間: 2009-2-15 17:08:52

所謂的抗美援朝戰爭
坦白說
是中國運氣好
天時  地利  人和
難以想像的酷寒氣候
鄰近接攘的補給線
征戰多年的投誠國軍戰力
不然看看所謂的懲越戰爭
勞民傷財
死了一堆人
沒有甚麼實質的戰果
沒有占領土地
沒有簽約要求賠款
全都是片面的官方消息
那些迂腐的歷史學者還在致力於寫這些樣板文章
只能說
在中國專制的國家機器下
能有自己意識說實話的人
真是鳳毛麟角啊!!
上面那篇文章
看看就好
就像集結號一樣
當作電影看看就好
作者: cwo0511    時間: 2009-2-15 20:09:26

到底當時的中國,該不該介入韓戰?說真的,不管是誰當中國領導人,都是不得已的選擇!這是歷史的宿命與無奈,請各位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是您,您可以選擇的又有多少?明朝的萬曆援朝.滿清的甲午戰爭都是如此!事後批判容易,當家可就大大不同!
作者: louigi    時間: 2009-2-16 11:10:46

原帖由 seeker 於 2009-2-14 15:29 發表


有价值啊。几十年来朝鲜帮中国拦住了日本,南韩和美国啊。这就是地缘政治。



南韓也好不到那裡去!
從明朝到清朝直到國民黨政府為南韓作了多少事,
現在呢?
看看南韓的連續劇,他的國都都設到揚州來了!
作者: as640320    時間: 2009-2-16 14:58: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louigi    時間: 2009-6-21 09:57:06

清川江戰役中共殲滅了美軍第五軍,連軍長都被俘擄,
美軍打到後來跟本沒有一個部隊肯留下殿後,
因為這代表的就是死亡,
而共軍死亡人數最多的是凍死!
尤其是美軍飛機因天氣惡劣而盲目投擲汽油彈,
共軍因誤入因汽油彈燃燒後溶解的泥沼,
而因無法脫身被凍死!
作者: jackwuno1    時間: 2010-5-29 02:31:51

沒過當兵嗎?只說對方不好的,殺豬拔毛等等,吃樹根,吃香蕉皮等等,快餓死了?快去解放或救他們了?為何而打,機密,還是極機密的勒,戰爭就把人民生活勒死
作者: 蘭州燒餅    時間: 2010-5-31 18:57: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作者: 風暴三號    時間: 2010-6-10 00:24:32

可是現在

北韓有對對中共尾大不掉的感覺

今天不是有消息傳出

北韓射殺邊境的中國人嗎
作者: p6514200    時間: 2010-6-25 07:36:51     標題: 韓戰(朝鮮戰爭)照片實錄[37p]

韓戰(朝鮮戰爭)照片實錄[37p]

1950年6月25日淩晨,在朝鮮半島三十八度線附近,震耳的槍炮聲打破了自二戰結束以來的和平。金日成以中共黨軍第四野戰軍的四個師為先行主力入侵南韓後,聯合國部隊(聯軍)和中共成百萬的後續部隊立即捲入,使這場戰爭由地區衝突升級為自由世界和共產主義陣營的對壘。
在這場戰爭中,據美國方面統計,在麥克阿瑟及李奇微的絞肉機的運作下,中共軍方傷亡達九十多萬人,美軍僅傷亡五萬多人。經濟損失難以估量,換來的結果卻隻有北朝鮮金家王朝對其人民的五十多年的殘酷奴役。

 

1950年6月25日,南韓首都漢城。當天,朝鮮戰爭爆發。

 

1950年6月25日,北韓部隊T-34坦克往南挺進,意欲占領漢城。

 

1950年6月,被炸毀前的漢江大橋。

 

1950年6月28日,南韓軍(ROK)炸毀漢江大橋,以延緩北韓部隊(NKA)的推進。

 

1950年7月,被美國空軍炸毀的北韓部隊T-34坦克。

 

1950年7月5日,南韓軍(ROK)趕往前線。

 

1950年7月,逃避北韓部隊(NKA)的南韓難民。

 

1950年8月,剛入伍的南韓(ROK)新兵開赴洛東江(Naktong River)防線。

 

1950年8月,南韓難民渡過洛東江(Naktong River),進入聯軍防線。

 

1950年8月,抵擋北韓部隊(NKA)前進的美國炮兵部隊。

 

1950年8月,在洛東江(Naktong River)防線被俘虜的北韓部隊(NKA)戰俘。

 

1950年8月,南韓勞務營(Korea Service Corps)人員正在背送美軍第2部隊士兵屍體。

 

1950年8月,美國空軍B-29s戰機對集結在洛東江(Naktong River)防線附近的北韓部隊(NKA)進行地毯式轟炸。

 

1950年9月,南韓軍(ROK)在釜山(Pusan)港準備仁川(Inchon)登陸戰。

 

1950年9月,南韓軍(ROK)在收複漢城後,在漢城街頭搜索。

 

1950年10月,在南韓大田(Taejon)被北韓軍隊(NKA)殺死的美軍屍體。

 

1950年9月,被北韓軍隊殺死的南韓難民屍體。

 

1950年10月,在南韓大田(Taejon)被北韓軍隊(NKA)屠殺的南韓平民屍體。

 

1950年9月, 在南韓大丘(Taegu)戰俘營,北韓軍隊(NKA)的戰俘正在接受審訊。

 

1950年10月,南韓軍(Republic of Korea Armed Forces)越過38線,進入北韓。

 

1950年10月,聯軍的一位澳大利亞士兵瞄準牆上的史達林和金日成畫像打靶。

 

1950年10月,聯軍英國部隊在北韓的沙裏院(Sariwon)追捕北韓部隊(NKA)。

 

1950年10月30日,北韓平壤市民歡迎聯軍進入平壤。

 

1950年10月,美軍在北韓首都平壤北部空降部隊。

 

1950年10月,小姐姐和弟弟在媽媽的屍首前哭泣。

 

1950年11月,從長津湖(Changjin Reservoir)撤退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在中途休息。

 

1950年11月,北韓鹹興市(Hamhung),一座大橋被炸毀,以阻止紅色中共部隊的推進。

 

1950年12月,北韓興南(Hungnam)碼頭,正在等候上船的北韓難民。

 

1950年12月24日,北韓興南(Hungnam)大撤退,美軍第3部隊搭乘最後一班船撤離。

 

1950年12月24日,美國海軍127號戰艦正在協助聯軍從北韓興南(Hungnam)撤退,興南港被炸。

 

1950年12月,南韓軍(ROK)步兵部隊在南韓原州(Wonju)開往前線。

 

1951年1月,被南韓軍(ROK)俘虜的中共部隊戰俘。

 

1951年1月4日,南韓漢城的市民?躲避挺進漢城的共軍,正在逃過漢江。

 

1951年3月,南韓軍(ROK)第1部隊渡過漢江,衝進漢城。

 

1951年3月,聯軍收複漢城後,Chungmuro地區已成一片廢墟。

 

1951年3月,南韓軍(ROK)聯合美國步兵和坦克部隊,奪回汶山(Munsan)。

 

1951年3月,南韓勞務團(KSC:Korean Service Corps)在運送彈藥。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0-6-25 10:23 編輯 》
作者: qa02    時間: 2010-6-25 09:32:46

唉唉  戰爭真的是很悲慘
不僅死傷慘重 而且各方面都會受影響
但總是會有太過於野心的人會發動戰爭
作者: 康斯坦丁    時間: 2010-6-26 18:55:18     標題: 韓戰全彩實錄


 
1950年-1953年韓戰形勢圖


[movie]http://www.youtube.com/v/aBb1aFIS73E&hl=zh_TW&fs=1&[/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6MsW3AOo6Ts&hl=zh_TW&fs[/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oMBqlJ9wh5E&hl=zh_TW&fs=1&[/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B5TZ_s98glA&hl=zh_TW&fs=1&[/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M5_ukltXCBo&hl=zh_TW&fs=1&[/movie]
韓戰,又稱朝鮮半島戰爭、南北韓戰爭、韓朝戰爭(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戰協定),又簡稱韓戰,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北韓」)與大韓民國(以下簡稱「南韓」)在朝鮮半島上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冷戰中的一場「熱戰」,分別支持朝鮮南北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戰爭。由於參戰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議而非和平協議,因此從技術層面上來講,這場戰爭尚未結束。

1950年6月25日,北韓人民軍越過分隔南北韓的北緯38度線,向南韓發動進攻,韓戰爆發。6月27日,美國的第七艦隊駛進台灣海峽協防台澎金馬,軍事介入國共內戰。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南韓抵禦朝鮮的進攻,聯合國軍司令由美國指派。6月25日戰爭爆發後,北韓人民軍在6月28日即佔領了南韓首都漢城,並繼續向南進攻,將南韓軍壓縮至釜山環形防禦圈內。聯合國軍於9月15日在當時戰線的後方仁川登陸,扭轉了戰爭的局勢,迫使北韓人民軍北撤。聯合國軍於9月28日重占漢城,並越過三八線開始進入北韓作戰,10月19日聯合國軍佔領北韓首都平壤。

美軍從仁川登陸後,9月25日,中共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發表聲明表示,中共不打算袖手旁觀,讓美軍直逼中國大陸邊境。10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出兵的決定。10月3日,周恩來緊急約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表示如果是美軍而非南韓軍隊越過38線,中共將被迫對韓戰進行干預。10月底,部分聯合國軍部隊已推進到鴨綠江畔。在台灣問題被擱置數月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應北韓的請求,在蘇聯允諾幫助的情況下,於10月19日派遣中共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參戰,分別在第二次戰役和第三次戰役中佔領平壤和漢城,並迫使聯合國軍撤退至北緯38度線以南。之後聯合國軍頂住了志願軍的攻擊,並發動夏季和秋季攻勢,再度重占漢城,戰線重新回到三八線。在此之後,儘管雙方不斷交戰,但陣地基本沒有大的變動,一直維持在三八線附近。

1951年7月10日中共和北韓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主要分歧在軍事分界線的劃定和遣返戰俘問題上。在經歷了幾次談判中斷後,雙方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雙方以北緯38度線附近的當時雙方實際控制線設立了朝鮮半島非軍事區。然而交戰雙方至今沒有簽署任何和平條約。

支援南韓方面的聯合國軍除美國外還有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南非、盧森堡等共15個國家;支援北韓方面的主要是中共,以及參加了戰爭,並向中共提供軍事物資的蘇聯空軍和高炮部隊。

1991年9月17日,在中共支持下,朝鮮半島南北雙方同時加入聯合國。

2009年5月27日,朝鮮宣布不再遵守1953年所定下的停戰協議。

中共人民志願軍有21,400人被俘,被俘人員中級軍官有600人左右、級30餘人、級5人、級1人,主要被關押在巨濟島等地。表面上看,戰俘由中立國印度主持對戰俘進行了甄別,以確定其本人的意願。實際上,聯合國軍停戰談判代表團首任團長喬埃提出「自願遣返」的方案,試圖用「大量朝中戰俘拒絕被遣返」的局面來宣揚「共產主義的失敗」。由此,志願軍戰俘遭到了慘無人道的肉體和精神摧殘。有中文紀錄片顯示,聯合國軍以及台灣派出的軍特人員,對志願軍戰俘進行了極其殘酷的迫害,包括肉體上的酷刑,在身體上紋反共反獨裁標語,甚至是殘殺的方式,逼迫戰俘選擇到中華民國台灣。志願軍戰俘中有一部分人是於國共內戰中被俘,從而加入中共人民解放軍的前中國國軍士兵。這一類戰俘中有少數人不願意在停戰後回到中國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大陸,他們配合戰俘營看守,對不願意去台灣的戰俘進行強迫紋身、毆打、施加肉刑,剋扣伙食甚至虐殺共有14,235人被運送到中華民國台灣,回到大陸的志願軍戰俘大多受到政治審查、被開除黨團籍或拒絕其入黨,直到文革結束後才陸續平反。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0-6-28 19:45 編輯 》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