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道教的禳鎮科儀及其功能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0-7-11 23:01:05
標題:
道教的禳鎮科儀及其功能
道教的禳鎮科儀,是道教正一派科儀的重要內容,也是歷代道教徒所從事的主要科儀。禳鎮,即祈禳鎮災,屬"清醮"類科儀。它具有漫長而悠久的歷史,豐富而廣泛的內容,千餘年來,一直為廣大道教徒所重視。禳鎮科儀的目的,在於調和心性,整潔身、心、口三業,使與神靈相通,賜福消災,卻病延年,具有豐富的社會思想內涵。道教自東漢創教以來,就以清微科儀行世,這是道教教理教義所決定的,也是道教區別於其它宗教(特別是佛教)的根本所在。道門歷來就有"僧不打醮,道不超亡"之說。但是,元明以後,隨著儒、釋、道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吸收,道教的科儀也得到到一步豐富和發展,其內容開始出現"清、亡"並重,科儀繁複,名目繁多。特別是清末以來至近代,道教科儀出現了"棄清重亡"之趨勢。故有必要將道教的禳鎮科儀作一簡要介紹,以為同道所重視。
一、禳鎮科儀的形成與發展
道教的禳鎮科儀,是在古代原始信仰的基礎上和殷周帝王祀神、祈福活動中逐漸形成的。戰國時期,巫覡祭禱以悅神的活動尤盛。先秦時代的巫,就以通神、事神、降神、娛神之本領,為國家祭祀與軍事、政治活動服務;民間巫師,則司掌民間的祈禳求福、驅邪消災和醫療病患等。早期道教在創教過程中就吸收並繼承這一祭祀活動。漢明帝時,張角創"太平道"以默禱神靈的方式自行首過,"五斗米道"承襲古代祭禮形式,書病人姓名及服罪之意於紙上,使有疾病者皆俱錄生身以來所犯的過錯,亦以"首過"法設齋戒以告鬼神,又信奉天、地、水三官,並設壇以祭。這種以祈禱之法告之神靈,以求賜福消災、除疾治病的祭祀活動,是早期道教科儀的基本思想。
東晉時,隨著上清、靈寶經系的出現,道教齋醮科儀也日趨完善,醮壇儀式名目也日益繁多。尤其是《靈寶經》出現後,道教進入重齋醮儀式的階段,其教義也別開生面,宣揚"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崇拜原始天尊為至高神,又述十方有度人不死之神,以及三界、五帝、三十二天帝、地府豐都等鬼神系統,叫人齊心修齋,六時行香,誦念道經,以求降福消災,並能登仙。這是道教禳鎮科儀的早期內容。
北魏寇謙之改革道教,提倡以禮度為主,改醮壇直誦為音誦,壇醮之儀大為充實。謙之時,嵩山道士,嵩山道士四十餘人曾至京,起天師道場,重壇五層。皇帝給道士一百二十人衣食,命齋戒肅沐,六時禮拜,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南朝劉宋時,陸修靜第一次整理道教三洞經書,並編製儀範,撰有關儀範之書百餘卷,皆為祈禳科儀。唐代道教興盛,齋醮儀範繁複,靈寶齋法大興。晚唐時,齋醮就有二十七種,醮儀祭神之位,"其小者惟二十有四,其多至三千六百"(《道藏》第8冊,809頁)。其時,齋醮科儀之規模已十分隆重。五代杜光庭又收集編纂了南北朝以來的各種醮儀,撰《道門科范大全集》八十七卷,是道教儀範集大成者。開篇首錄《清旦行道儀》,其多為祈福消災、禳鎮類科儀,教義思想仍以宣傳"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為宗旨。
元代全真派創立,道士林靈素據留傳的三洞領教科及歷代所作典籍,撰輯《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三百二十卷。其時,雖然出現了部分度亡科儀,但仍以清微法事為主,禳鎮科儀仍為其主要內容。元明以後,度亡科儀進入道教醮壇的數量不斷增加,明代的《大成玄教立成齋醮儀範》等幾十種科儀中,開始出現了清亡兼併的趨勢。此後的《靈寶濟度大成金書》更是清、亡兼收,其中度亡法事還略多於清微法事。
可見,道教的齋醮科儀,經歷了初創、成熟、發展和繁榮等階段,其基本內容皆以清微的祈禳法事為主。
二、禳鎮科儀的主要內容
道教的禳鎮科儀,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內容也十分豐富,主要可分為:安土鎮宅、治病除鬼、求福延壽等三大類。
安土鎮宅。即為使當境岳瀆土地之神各安方位,以鎮宅解犯,安神辟邪,屬祈禱平安類醮儀。唐末五代杜光庭編撰的《道門科范大全集》就收有:安宅解犯儀、安宅解犯懺方儀、安宅解犯謝灶儀等。元代林靈素等撰輯的《靈寶領教濟度金書》收有:安宅儀、安鎮真文儀、起鎮真文儀等,還收有:安宅闢土諸符、安宅保命北帝存思等。明代道士周思德編撰的《靈寶濟度大成金書》收有:安宅三朝儀、土府行道儀、三官行道儀、五土燈儀、安宅燈科、土府設醮儀等。
治病除鬼,消災解厄。即運用醮壇法術,召請真神滅邪消魔,斬妖除怪,以達到治病保身之功效。《道門科范大全》收此類科儀有:懺禳疾病儀、消災星曜儀、誓火禳災道場儀、解禳星運儀等。《靈寶濟度金書》收有:催生儀、禳蝗設醮儀等,還收有:禳火驅蝗符、折晴符、保命斷瘟諸符、禳星度厄存思符等。《靈寶濟度大成金書》收有:消災三朝儀、保命三朝儀、禳蝗三朝儀、禳熒三朝儀、祈雨三朝儀、祈晴三朝儀、本命燈儀、保胎燈儀、禳瘟燈儀、消災設醮科、祈雨設醮科、祈晴設醮科、禳蝗設醮科、禳熒設醮科、瘟司醮科等。
求福延壽。即通過醮壇之法,為信士消災祈福,延年益壽。《道門科范大全集》收此類科儀有:生日本命儀、文昌注祿拜章道場儀、祈嗣拜章大醮儀、南北二斗同醮儀、北斗延生清醮儀、北斗延生捍厄儀、北斗延生儀、北斗延生懺燈儀、北斗延生醮說戒儀、北斗延生道場儀等。《靈寶領教濟度金書》收有:度星儀、延壽儀等,還收有:祈壽延年符、祈嗣符、祈祿求官符、辟水火保壽祿諸符和祈壽表、祈嗣表以及雷霆祈禳存思、度星資福存思等。《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收在:普福三朝儀、祈嗣三朝儀、祈祿三朝儀、祈壽三朝儀、延生九朝儀、延生三朝儀、普福行道儀、祈福保安誦經儀、壽星燈科、普福設醮科、資福齋醮科、祈嗣設醮科、祈祿設醮科、祈壽設醮科等。
可見,道教的禳鎮科儀在道教齋醮科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度曾為道教齋醮科儀之主流,在其傳演和發展過程中,又不斷得到充實和完善,至今仍為道教齋醮科儀的重要內容。
三、禳鎮科儀的功能
道教的禳鎮科儀,在其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社會思想內容,具有多樣的禳鎮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通神功能。禳鎮科儀中,道教徒可以通過行儀而申達神靈,祈求神靈降壇,以求賜福消災。《金錄大齋啟盟儀》稱:"道家所先,莫近於齋。齋者甚多,大同小異,功德甚重,實能貫通乎上下,以歸於最上一乘也。其威儀節度總二百四十條,秘於三元宮中,造端舉要,以詔後學。由此觀之,則所謂動天地、感鬼神、福邦家、濟幽顯,捨此道則何以哉。"(《道藏》第9冊,73頁)禳鎮科儀中,高功法師皆要召請神將,最常用之法是用存神的辦法。一般是奏請玄元始三氣降入自己身中,召出值日功曹、捧香玉女、驛龍騎吏等,在奏請之後,即有一段存想,想像諸神嚴裝盛服,列於左右待命。《靈寶玉簽・存神召將論》云:"諸品道法行操之時,皆以存神召將為首。其為運念呼吸,咒訣罡步固各有其說,若專用一法則可自依本法作用,如行齋則不可為也。善法官所有諸法之將吏,悉皆召之以佐助行持,惟當存自己靈寶祖氣以為之主。次則中理五百神氣,以混合百神,先召後遣,無所不可。"《玉堂大法》中告斗科儀,則強調九皇夫人內妃玉女掌章奏通達,"若不存降,則章奏不達,徒勞修設",天神降恩命,則又另有仙官主持,"若不存降,則真誠不達,僅有香花供養,並無濟於事"(《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29)。"存想"即是存想該神降臨,溝通仙凡之通道。
禳鎮科儀的通神功能,主要在於溝通人神,傳遞信息,以虔誠之心感動神靈,以達到賜福消災的目的。因此,要求高功法師要具有較高的道學修煉。在禳鎮科儀中,由存想而入聖境的行仙法,無論在那一種場合,存想都是溝通人神的最重要、最關鍵的橋樑。所以,我們道教認為"修身濟物,要在存思。存思不精,爛漫無感,感應由精,精必有見。見妙如圖,識解超進"(《道法會元》卷245)。這種存神之法,使禳鎮科儀的神學得到靈驗,使信士的祈願得以滿足。
2、心靈的安慰。道教的禳鎮科儀不僅具有一定的通神功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有一定的鎮靜功效。無論是進廟燒香的香客,還是前來舉行齋醮科儀的信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不是祈求賜福消災,就是祈保平安。許多香客都有來道觀還願了願的習俗,這種傳統就使信士在心靈上得到安慰,從現代科學來講,同樣有益於身心健康。
早期道教的齋醮科儀"三官手書",是用"請禱之法,書寫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於天,其一沉於水,其一埋於地",以求神靈赦過免病,神靈自然會被其虔誠之心所感應而免其病。陸修靜認為設齋建醮的目的,是使人們去欲自定,返靜歸虛,醮壇之威儀,能去內亂外煩,調節精神。
可見,禳鎮科儀在心理上的作用,是借助自然的宗教情感,使祈福者精神得到調節,情感得到釋放,並寄托自己對超人力量的想像,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平衡。
3、驅邪治病的功能。道教的禳鎮科儀,歷來就有禳鎮卻患、驅邪降福之功效。儀式過程中,又都是符、咒、訣、罡相連並用,其功效往往是比較顯著的。從符、咒、訣、罡本身來說,就具有一定的法術效應。符,又稱"神符"、"道符",原為古代調動軍隊,代表一定權威的信物。漢代巫師、方士已經模擬符信,而托之神仙所頒,施之於鬼神世界,謂用它可以召劾鬼神,鎮壓精怪。在道教徒手中,符本身就有一定的治療功效。禳鎮科儀中的符,無論是用色或用紙都十分講究,"大抵吞服之符,須用真硃砂,漂淨研末,其色鮮紅如血者良,畫在表黃紙上,服之為宜。次解禳之書符,在梅紅紙上者,均須用松煙墨"(《道藏》29冊,440頁)。而硃砂本身就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因此,更能達到除邪治病之功效。另外,符又有驅邪壓勝之用,在理論上,符是能代表神靈權力的神通信物。"符者,上天之合契也,群真隨符攝召下降"(《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36)。魏晉以後,又將符與精氣學結合起來,稱符原為天上雲氣自然結成,由天真摹寫,始傳於世,故有召劾鬼神、安鎮五方諸靈奇效驗。咒,乃禳鎮科儀中的重要法術之一,認為咒乃天神所頒,得之者可以役使鬼神。咒語念動起來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威力,能改變被咒的事物或厭劾鬼神精魅,"咒金金自銷,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滅,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縛,咒鬼鬼自殺,咒禱禱自斷,咒癰癰自決,咒毒毒自散,咒詛詛自滅"(《太上正一咒鬼經》)。禳鎮科儀中使用的咒語,大多用於祈禳、治病等。訣,又稱掐訣,禳鎮科儀中重要的法術之一。指在手掌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手指之間結合成某些固定的形狀,起到感召鬼神、催伏精邪的治療作用。它與步罡一起為道法行持中最為重要的形體動作。"夫步罡者,乘於正氣以御物,訣目者,生於神機而運化。修仙煉真,降魔制邪莫不基於此"(《道法會元》卷160)。又稱"祖師心傳訣目,通幽洞微,召神御鬼,要在於握訣"(同上)。罡,原指北斗星的斗柄,此指禳鎮科儀中的步罡踏鬥,是道教科儀的重要內容。在行儀過程中,高功法師假借繪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二十八宿星象的罡單,作為九重之天,然後在罡單之上,腳登雲靴,隨著優美的道曲,沉思九天,並按頭宿之象,默唸咒訣,徐步踏之,以召請神將,伏魔降邪或者神飛九天,奏達表章。步罡踏鬥,一般總是與符、咒、訣結合使用,這樣就可以"召日值功曹,疾速赴壇,依律奉行"(《道藏要輯選刊》第8冊,601頁),並達到伏魔降邪的目的。
綜上所述,道教的禳鎮科儀,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而且也是歷代道教齋醮科儀的主流。近代的道教,齋醮科儀雖然也較為繁複,但是禳鎮科儀大多為人們所遺忘,有的甚至被神漢巫婆所利用。因此,我們在倡導弘揚道教文化的今天,更應該大力宣傳和弘揚道教的傳統科儀,使瀕臨失傳的禳鎮科儀重新回到道觀,發揮其積極的社會作用。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