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宗教文化藝術節暨先嗇宮神農文化祭 256尊神將展示(20)(24p)
[列印本頁]
作者:
冰琉塵
時間:
2010-7-12 10:54:50
標題:
宗教文化藝術節暨先嗇宮神農文化祭 256尊神將展示(20)(24p)
丁元帥
謝元帥
趙元帥
紀元帥
趙元帥
勤元帥
李元帥
荷元帥
楊八妹
楊九妹
楊宗保
穆桂英
魏徵
房玄齡
李勣
杜如晦
補充資料:
1.
房玄齡字喬,青州臨淄(今山東臨淄人)。他從小機靈敏捷,喜歡唸書,又寫得一手好字,十八歲時就中了進士。當時吏部尚書高孝基善相人,見房玄齡後,對人道 :「樸觀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當為國器,但恨不見其聳壑昂霄!」唐高祖李淵在太原起兵時,房玄齡正作個小公務員,老早就痛恨隋煬帝暴虐統治,現在難得李 淵父子義旗高舉,以弔民伐罪自任,尤其是李世民禮賢下士,於是他乘李世民路過隰城時,就學「毛遂自薦」故事,往軍中求見,李世民一見他,就像見了老友一樣 ,談得非常投機,馬上就請他當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等於現在的機要秘書),此後,李世民一切措施,都出於他的計畫。後來,他又把杜如晦、王珪兩人約來,推薦給李世民,王 珪被唐高祖看中,房玄齡和杜如晦,仍作李世民的助手。
秦王門下,人才濟濟,房玄齡雖是文人,可是每次秦王出征,他都跟著一塊去,參與機要。房玄齡 走到哪,都先訪問當地人才,把他們納入幕府,士兵中有特殊才能的,他也去讓他們死心塌地的為秦王效力。秦王為太子,他因公擢為右庶子,太子即位,任他為中書令。當太宗大封功臣時,把他 列為第一,眾將心中有些不服,太宗的叔父首先出來道:「陛下起義兵,臣在關中首先響應,攻城略池,出生入死,冒險犯難,才有今日的地位。而房玄齡,只在帷幕中,動動筆墨,他的功勞反在 臣之上,臣未免有些不服。」太宗道:「叔父為國家,當然也歷盡辛苦,立了不少汗馬功勞,可是玄齡卻參與每一戰役,做全面部署,這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功勞,是誰也比不上的 ,論功行賞,玄齡自然應在叔父之上了。」經這一番解釋,大家才心悅誠服。貞觀三年,太宗任命玄齡為左僕射,右僕射由杜如晦擔任。所謂「房謀杜斷」,早已成歷史上的美談了。
他和唐太宗合作了三十多年,從沒有發生過一點不愉快的事情。房玄齡七十一歲,得了重病,太宗親來探視,兩人握手道別,彼此還都依依不捨。
房玄齡在貞觀年間,當了十四年的太平宰相,當時天下紛亂,英雄並起之時,建立起一個唐室新王朝來,決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唐太宗雖是一代英明之主,但要是沒有賢能的宰相,決不會有歷史上「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產生。
所以,房玄齡之輔佐唐太宗,是在沒有顯著的豐功偉績之中,表現他的豐功偉績,這真是難能可貴,值得我們敬佩的了!
2.
李世勣(594 年-669 年,「勣」音「績」),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勣。曹州離狐人,唐初名將,曾破東突厥、高句麗,與李靖並稱。
徐世勣出身富戶,17歲時正值隋末農民起事,跟隨翟讓參加瓦崗軍。在李密成為瓦崗軍的首領後,徐世勣因軍功被封為東海郡公,駐守黎陽。在李密謀害翟讓時,被亂軍砍傷。大業十四年(618 年)擊退了北上的宇文化及。瓦崗軍失敗後歸降唐朝。
入唐後,唐高祖李淵說徐世勣是「純臣」,賜他姓李。後封英公。貞觀年間,曾參與平定東突厥、薛延陀、高句麗的戰役。武德八年(625 年)突厥進犯,李懋功討伐,貞觀三年(629 年)大破突厥,俘五萬人而歸,鎮守并州十六年。參見唐與突厥的戰爭。貞觀十八年(644 年)隨太宗親征高麗。總章元年(668 年),李懋功率兵至鴨綠江,與薛仁貴會於平壤,攻克平壤,大勝而歸。
唐太宗晚年,為了使徐世勣忠於太子李治,將他貶為疊州都督。唐高宗即位後根據唐太宗的遺命恢復了他的職位。之後支持唐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總章二年(669 年)卒,享年七十六歲,陪葬昭陵。因後來其孫徐敬業反對武則天稱帝,徐氏滿門抄斬,徐世勣也被剖棺戮屍。到後來唐中宗奪回政權之後才平反,改葬。
在隋唐演義和說唐中,被演義成瓦崗寨的軍師,諸葛亮一類的半仙級人物徐茂公。
資料來源:ㄚ義的蘆洲神將會部落格+奇摩知識
《 本帖最後由
冰琉塵
於 2010-7-12 12:00 編輯 》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