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陶瓷之別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0-7-21 00:15:08
標題:
陶瓷之別
陶瓷之別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嶺土〕的無機混合物作原料﹑成型﹑干燥﹑焙燒等工藝方法制成的器皿統稱為陶瓷。自古以來﹐專門從事制作陶器和瓷器的手工業稱為陶瓷手工業。
中國陶器生產的歷史十分悠久﹐在河北省徐水縣的南莊頭遺址發現了10000多年前生的陶器﹔江蘇省溧水縣回峰山的神仙洞遺址出土了距今11000年左右的陶片。我國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已出現大量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繪陶。進入階級社會以后﹐紅陶﹑灰陶﹑磨光黑陶﹑彩繪陶以及各類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陶塑藝朮品﹑建筑陶構件大量生產。戰國時期發明了鉛釉陶器﹐陶器制品得到低溫彩釉的美化。唐代大批生產的三彩釉陶﹐反映著大唐盛世的面貌﹐有很高的藝朮性。宋代以后﹐釉陶器物生產逐漸減少﹐轉而生產琉璃建筑構件。由于瓷器在社會生活中廣泛使用﹐陶器生產日益養活但從未間斷。
瓷器是商代中期開始出現的﹐最早的瓷器是青瓷﹐由于工藝不夠成熟﹐又稱為原始青瓷。漢代青瓷燒造逐漸成熟﹐擺脫原始狀態﹐進入早期瓷器階段。黑瓷在漢代開始出現﹐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青瓷廣泛發展﹐形成一個個獨具風格的系統。黑瓷工藝大大提高﹐進入藝朮瓷器的領域。北方的內丘﹑臨城﹑淄博﹑安陽等地也于北朝時期開始生產青瓷﹐并發明白瓷。
隋唐時期﹐瓷器生產開始繁榮。宋代是瓷器藝朮高度發展的時期﹐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龍泉窯﹑鈞窯﹑建窯﹑德化窯﹑景德鎮窯﹑吉州窯﹑耀州窯﹑西村窯﹑潮州窯等處的產品各具丰姿。元代景德鎮成為瓷器生產的中心﹐元朝政府的浮梁瓷局對瓷器工藝的發展有促進作用﹐青花﹑釉里紅﹑白瓷﹑黑瓷等具有極高的藝朮水平。明清時期﹐各地方大瓷窯體系逐漸衰落﹐被生產供當地人民所需瓷器的小作坊代替﹐景德鎮的官窯和民窯繼承中國陶瓷藝朮的傳統﹐大放異彩。
陶器與瓷器的區別在于﹕
◎陶器的原料是黏土﹐黏土隨處可取﹐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
◎陶器燒制的溫度比較低一般是800攝士度。
◎陶器的密度小﹐吸水率較高。
◎陶器一般單純由陶胎組成﹐到后來才在陶器上涂釉。
中國陶瓷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是最富民族特色的日用工藝品。隨著中國歷史的發展﹐對外經濟﹑文化的交往﹐陶瓷藝朮傳播到世界各國﹐許多國家瓷器工藝的發展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中國陶瓷工藝的影響。陶瓷也與茶葉﹑絲綢并稱為中國三大特產而名揚中外。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摘自博庫論壇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