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北大交換生體驗兩岸大不同 -- 交大 [列印本頁]

作者: eee000    時間: 2010-7-30 04:05:26     標題: 北大交換生體驗兩岸大不同 -- 交大

「想到一個語言相通、但同時能體驗出國留學的文化衝擊,台灣是最棒的選擇。」自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到交大交換一學期的劉征瀛這麼向北大學弟妹推薦。交通大學本學期有十位北京大學的交換學生,其中五位更來自全中國大陸最頂尖的「元培學院」。透過一學期的交換經驗,北大學生突破許多對台灣學生的刻板印象,也讓台灣學生對大陸學生改觀。

中國人口多,每個人都一樣 台灣人口少,但每個人都不一樣

交換至應用化學系的危蘇昊發現,中國人多、競爭激烈,很多人進大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衝高GPA」,接著考GRE、托福、出國留學,除了唸書、很少有其他興趣;但交大學生就不會以唸書為主要目標,他們普遍都培養自己的興趣或專長。危蘇昊在系上認識把組樂團看得比學業更重的同學,直到學業快無法兼顧了才暫時中斷,「為了能盡快重練樂團,他更認真唸書。在我們看來,他們並不是唸書沒有目標,而是他們更注重唸書外的事;這沒有對錯,但這讓每個台灣學生都不一樣。」

自由規劃生活作息 豐富藝文活動

經過一學期的交流,北大學生異口同聲說最大的改變是「入睡時間!」在北大,晚上11點熄燈、洗澡也有固定時間,作息十分規律;在交大可以跟著考試、報告、世足賽調整作息,十分自由。管理學院楊陽及臧君怡則喜歡交大豐富的藝文演出、展覽,可以看到交大學生具備人文素養,且學校對學生課業外的表現很關注。「北大較缺乏整體、常規的藝術展出、我們將很想念交大很有氛為的藝文空間。」

師生之間零距離

除了生活習慣不同及交大較注重藝文活動外,在動輒兩三百人的課堂上習慣了的北大學生,對於交大最多六、七十人的班級倍感親切。楊陽提到,在北大的基礎課程通常是該領域的大師級教授授課,一堂課二、三百人、學生都趕著早起搶前面位置,「整學期下來各個位置都坐過、有問題的下課時間問教授也要排隊許久,都是在交大較少見的;但交大教授教學認真,如果我們聽不懂,他會以不同方式講解到我們瞭解為止。」化學系危蘇昊也認同,在北大,學生甚少有機會接觸院長級以上的教授;然而在交大,上至校長、下至系上助理,對學生真心關懷零距離,讓在異鄉的他們倍感親切。

交大生:北大生讓我們看見「競爭力」

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劉愷興趣廣泛,資訊、財經、藝術、傳播、管理都有涉獵,在交大選修了40多學分。與劉愷一起上口語簡報的電控所碩二生陳逸瑋對他優越的英文能力及學習的主動性非常訝異;與劉愷、鄧麗霞一同修經營管理的科管所碩一曾勻薇更直言,從兩位北大學生上課發問、答題的邏輯、脈絡、反應可以看出他們的認真備課跟所受的豐富訓練。陳逸瑋及曾勻薇透過與北大生修課經驗,讓她們看到台灣學生競爭者的高度跟能力,也因此更積極、更努力。校長吳重雨認為,透過難得的交換經驗,讓兩岸學生都能突破對彼此的刻板印象,開闊眼界,並刺激台灣學生的學習風氣,同時也期待未來透過雙聯學位的方式吸引優秀的中國研究生;交通大學下學期將有近70名大陸交換生,其中10名也是來自北京大學,第一屆北大交換生即將返國,他們大力推薦學弟妹爭取交換機會,也希望未來有機會再回到交大、拿雙聯學位!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北大新創的元培學院針對菁英學生所提供的學習規劃,與吳重雨校長在電機學院院長任內率先推動的電機資訊學士班理念不謀而合。元培學院計畫低年級學生修讀通識教育及基礎學科,高年級才涉獵廣泛領域的專業學科,此外重視實踐及創新能力,提供更豐富的選擇及培養跨學科的人才;交大電機資訊學士班大一、二年級不分系修讀電機資訊基礎學程,大三、四依據興趣自由選修電機資訊領域的專業學程,此外必修「創意專題」培訓實作能力,並於大四期間到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交換一學期,或至比利時魯汶大學交換一學年,兩校皆是為了培育跨領域、具備創新思維及國際觀的優秀人才。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