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放鴿笭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0-8-10 01:36:46     標題: 放鴿笭

 


放鴿笭盛行於台南縣七股、北門、鹽水、學甲等沿海鄉鎮,農曆2月16日開始,因正值農閒,便在田園空地舉行揹笭大賽。(鴿笭)係由白木和竹子做成,比賽時,兩莊約定相同數量的笭,由鴿背回。

鹽水鎮義稠、後寮二村莊,鴿笭比賽的時間皆定在農曆2月20日開始掛笭,其他各個村莊的時間不一,亦多集中在農曆的二月末至四月中,每一組比賽至少為期一個月。而鴿子的生長、成熟與訓練週期為每年的十月至翌年的年初,也恰好配合每年五月至九月的豐水期。而與鹽水鎮放鴿笭不同的是,學甲鴿笭賽是採取拋擲式,把鴿子往空中一丟,看鴿子揹負粉鳥笭可以飛多遠,所載鴿笭的重量一次比一次重,直到鴿子飛不動即可分出勝負,比賽多達三十回合。學甲頂洲里、紅茄里,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二日開始,會展開長達一個多月的放鴿笭大賽,相傳放鴿笭的習俗是從中國福建傳過來,是一種農村休閒活動,至今學甲放鴿笭的歷史已有數百年。

文出:台南縣文化局
作者: 陸佰    時間: 2010-8-10 21:30:22

台灣早期是農業社會,居民以耕耘為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為生計的關係,活動的範圍很小,為了打發農耕休閒時間,因而創造出各種不同的休閒娛樂,放笭鴿比賽就是如此形成,除了聯絡感情,或追求較刺激的生活情趣,或擴充人際領域等,如今已具百年悠久歷史,形成鹽水、新營、學甲特別的民俗文化。

笭鴿還有另一傳說,相傳鄭成功的部隊在台南屯田墾殖,沒軍令可傳,沒戰爭可打。阿兵哥無聊,我抓你的信鴿來放,你抓我的信鴿來玩,然後將信息拼湊起來,當作部隊與部隊之間的尋寶活動。

過了不久,不知哪位天才,竟將竹筒作成竹哨,插在鴿子的尾羽上,鴿子凌空一飛,空氣吹著竹哨,響徹雲霄。很快的,此鴿子背竹哨的遊戲迅速流傳於鄭成功屯田的軍營裡,有人說這是鴿笭的前身,也是為何鴿笭流傳於台南縣沿海鄉鎮和鹽水,學甲、新營等地的緣故。

後來應有好事者,吹噓自己的鴿子背著竹笛,聲音說多美就有多美,不久又吹噓,自己的鴿子力道神勇,背的竹笛不但音美,體積又大。從吹噓到互相自誇,乾脆來場友誼賽。按常理判斷,最初應是個人與個人,或是一群人之間的友誼賽,最後演變成村落與村落之間的友誼賽。

而這鴿笭的嗡嗡聲,就是獻給農民的「田園交響曲」。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