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七月話民俗]農曆七月拜出好運 [列印本頁]

作者: james1912    時間: 2010-8-10 16:25:26     標題: [七月話民俗]農曆七月拜出好運

農曆七月台灣有很多的習俗還有祭祀好兄弟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下

農曆七月初一鬼門大開,就是打開地藏王菩薩所管轄的地獄門,讓好兄弟(一般孤魂野鬼)能夠到民間活動,享受普渡盛宴。究竟七月開鬼門該如何祭拜這票好兄弟呢?

七月初一

時間:下午約三點後
地點:在自家門前拜
祭品:水果,餅乾,乾果等
金紙:經衣、銀紙、往生錢、刈金(四方金),但記得經衣先燒拜完後在燒其他的金銀紙(好兄弟)。
初一嘛!剛開門當然先給好兄弟來點吃的
但還有一說初一是拜管好兄弟的遊神(就像地方員警)讓祂來佑護我們

七月十五

1、在門口掛上普渡公灯最慢於下午四點起家門口供上美食供品招待「好兄弟」大吃一頓。
       (現在很少人在點)

2、拜好兄弟於下午2點半起拜。

3、飯菜六碗、十碗或十二碗,鼠殼粿、菓品(水菓四種忌用鳳梨芭樂蕃茄李子釋迦)米飯一鍋、糕餅、罐頭、飲料也有供胭脂、檳榔、香菸、方便麵…等。(現代都用餅乾罐頭乾貨居多)

4、酒七小杯(好兄弟)、碗筷各七副、清茶三杯(地藏或普渡公)。

5、所有供品都要插一柱香,稱為「孝孤」。 (只插拜好兄弟的部分)


6、臉盆、毛巾、牙膏、漱口杯用矮板凳或茶几,置於供桌下,供好兄弟清潔用。

7、香燭、紙錢一經衣、銀紙、往生錢、刈金(四方金),但記得經衣先燒拜完後在燒其他的金銀紙(好兄弟)。
                                壽金、刈金(四方金)、土地公金(地藏或普渡公)。

8、記得拜完好兄弟,同時在廚房內朝客廳或朝房子前後向屋內拜「地基主」

9、供品:一肉、一湯、一菜、飯一碗、湯圓五碗、水果同上(有耔的水果禁用),清茶及酒各三小杯、刈金(四方 金置於矮桌上。

10、掛於門口之普渡公灯,本月每天黃昏點燃,於隔日清晨再點燈,並於每日焚香祈福,望好兄弟保佑。

七月底(關門)

時間:下午約三點後
地點:在自家門前拜
祭品:水果,餅乾,乾果等
金紙:經衣、銀紙、往生錢、刈金(四方金),但記得經衣先燒拜完後在燒其他的金銀紙(好兄弟)。
好兄弟要回去了嘛!所以在供養祂們一次避免祂們留戀不回去


七月還有一個很多人也會拜的那就是七娘媽跟床母

提供以下參考之


兒童的守護神-七娘媽、床母



床母,宜蘭地區俗稱「鳥母仔」,孩童的胎記傳說就是「鳥母作記號」以利辨識。



祭祀床母供奉雞酒、油飯、七張刈金和婆姐衣。祭品須在床舖正中央,如此孩子才會睡得安穩。



祭拜時不用筷子,在上香時祝禱說:「暗時好睏日時好 七逃」,之後立刻焚燒刈金、婆姐衣並撤回供金,因為民間傳說床母必須全心照顧小孩不能花費太多時間享用祭品。  



農業社會時代因為勞力的需要,一般家庭都養育許多子女,為了讓每個子女都平安長大,許多父母將子女送給七娘媽或靖姑娘媽、佛祖等神作契子,祈求神明保佑孩子「好搖飼」。



凡給七娘媽作契子的孩童,在七夕黃昏須在門口設供桌準備



雞油飯



胭脂水粉



鮮花



刈金



婆姐衣



並以銅錢繫上紅絲線掛在孩童頸部,稱為「掛 絭 」,此後每年七夕都須拜七娘媽並更換紅絲綿以示「換 絭 」,直到十六歲「脫 絭 」、「出花園」為止。



民間的成年禮稱作「作十六歲」,家中如有屆滿十六歲的少年,在七夕當天須舉行隆重的祭禮酬謝神明庇護,並慶祝孩子長大成人。



還有風俗要拜「七娘媽」,有些人還會煮「碗圓仔」來當供品。



七娘媽中的七妹,相傳就是只許與牛郎一年一會的織女,「碗圓仔」大概是用來裝「相思淚」的。



.................................................................................................................



軟粿(又稱為「不情願粿」):用糯米搓成,類似湯圓,在中心用手指壓一個凹洞,它的由來是因牛郎織女一年只能相會一次,心中非常感傷,有情的信眾便將象徵「一家團圓」的湯圓壓個凹洞來盛裝他們的眼淚、雞酒油飯(糯米飯、胡麻油、酒、雞合煮而成的飯)、牲禮、水果



‧香花:圓仔花(即千日紅,為祈求多子多孫)、雞冠花或茉莉花、鳳仙花等(一為多子,一是濃香,取子多,香火濃的意思)



‧清水一盆,新毛巾一條(讓七娘媽洗手洗臉)



‧凸粉、胭脂(化粧品)、紅砂線等



‧金紙、壽金、刈金、燭等



‧七娘媽亭



祭祀的儀式和一般祭祀相同,黃昏時在門前或庭院中祭拜,



祭祀結束部份花、粉、紅紗線拋上屋頂給「七娘媽」化粧使用,
一部份留給自己用,俗信可以變成像「七娘媽」一樣,手巧又美麗。



又因為「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所以小孩滿十六歲時,要在當年七月七日「七娘媽生」這一天,舉行成年禮,俗稱「做十六歲」。



一般幼兒出生滿周歲後,父母為了讓子女平安長大,常有到七娘媽廟讓子女拜「七娘媽」為契子、契女(義子、義女)的拜祭儀式..



在儀式中行「加絭」(即加錢),「加」是以古錢、銀造的鎖牌或以黃紙畫符折成八卦形裝入紅布袋,繫上紅線,掛在頸上,所以又叫「掛絭」。大家相信「加絭」後,就可保護幼兒平安。



而後每年七夕,都要到廟中祭祀,將「絭」在香爐上旋繞,希望獲得靈力,直到滿十六歲時..



在當年七月七日攜帶祭品到廟裡祭拜,以答謝「七娘媽」多年來照顧的恩情。



祭品有:五牲、六色菜碗、七碗甜芋、四果、紅龜粿、麵線、麻油雞酒..



帶尾甘蔗兩根金紙、經衣(用於祭祀孤魂野鬼)、七娘媽亭(代表七娘媽居所,紙糊的樓台用竹片結紮,有兩層或三層,上面寫著:「七娘殿」、「蓬萊宮」、「百子亭」等字樣) 。



依古禮先燒香拜「七娘媽」,行三跪九叩禮;祭祀結束,做十六歲的成年人穿七彩狀元服鑽過供桌..


由於各地風俗名情不同所以有些祭拜方式會有差異提供一些資訊給大家

希望大家天天平安 事事順心

《 本帖最後由 堡主 於 2010-8-10 18:40 編輯 》
作者: 阿拉斯加州    時間: 2010-8-10 17:55:33

農曆七月初一日,傳說地府的好兄弟們及地獄罪行比較輕的可以出來放假.
按罪行輕重從初一日一直遞增到月底,關門的那一天,
罪行最重的由陰間裡的兵將帶著腳上戴腳鐐身上枷鎖的重行犯出來"放假"一天.

傳說:即使是放假,好兄弟也不可以亂來,比如抓交替還是半夜嚇人等等.所以有些什麼
鬼月不能吹口哨,不能半夜出門或不能手術之類的禁忌是騙人的.
因為,放假違規,收假就是罪加一等,明年月底才出來!

在下喜歡七月是慈悲月,因為七月衪們好不容易放假,有些無主好兄弟沒人祭祀,
身在陽間的人們透過普渡等祭祀活動,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以及人之幼",這句推廣
到無形界的眾生,讓無主眾生能夠有所衣食.教育人們:善待別人,別人也會善待你.

在下喜歡七月是教孝月,不管是道教的普渡還是佛教的盂蘭盆,
往往都是要我們:孝順父母,尊敬祖先.

七月,往好的地方想,懷著慈悲心.就不用害怕了!
畢竟,衪們有一部份在下面是很苦的.......................^_^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