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台南 陳卿寮 保山宮(21P) [列印本頁]

作者: 49太歲    時間: 2010-8-30 21:13:14     標題: 台南 陳卿寮 保山宮(21P)


 

 

 

 

 

 

 

 

 

 

 

 

 

 

 

 

 

 

 

 

 

陳卿寮保山宮 百餘年來香火鼎盛,信徒遍布全省。本宮主祀觀音佛祖,慈和莊嚴、歷史悠久、

遠近馳名,神威遠播。民國八十年 經觀音佛祖指示,返抵中國浙江省普陀山祖廟謁祖,

在神威的庇蔭之下,百餘名信眾平安渡越台海,完成此次隆重莊嚴的活動;民國八十二年,

本宮更秉持著尋根溯源 的精神更進一步,計劃由南海普陀山轉上山西省五台山,進謁「大顯通寺」。

爾後,在觀音佛祖指示之下,逐年於佛祖聖誕前,前往台南縣赤山龍湖巖舉行過爐會香之儀式。

本宮觀音佛祖誕辰聖誕為農曆2月19日。



本宮奉祀保生大帝係緣起於,清道光年間,來自高雄縣湖內鄉圍仔內的移民,

遷徙至今台南市南路寮開墾定居,並迎請圍仔內慈濟宮保生大帝金身隨身庇祐,由於當時經濟艱困,

無法獨自負擔祭祀費用,遂邀集鄰近的本宮及新和順保和宮,以輪值的方式,奉祀該保生大帝

(今稱三庄頭公),輪到主祀者,需負責敬拜天公、迎送火王星君(火王)一切費用。因有此淵源,

遂自高雄縣湖內鄉圍仔內慈濟宮恭奉令旗、香火回庄開雕金身,長駐保山宮。

每年農曆3月15日為本宮大帝聖誕。



  大約八十餘年前,本宮信眾自火山(台南縣白河關仔嶺)大仙寺奉迎清水祖師金身長駐陳卿寮,

清水祖師成為保山宮 同祀的神明之一。 每年農曆正月初六為祖師佛誕之日,每逢祖師聖誕,

本宮依例舉行各式慶典,並不定期前往大仙寺過爐、進香。



朱府千歲本為保山宮主神,遠在先人開墾陳卿寮之時便隨先人移居陳卿寮。至今有百餘年歷史,

每逢農曆10月13日,朱府千歲聖誕,村眾便前往鄭仔寮溪口,恭行舀水請王儀式,祈求王爺庇護 ,

朱府千歲是伴隨陳卿寮成長的守護神。



文殊菩薩為佛教之四大菩薩之一,其所代表的是無上的智慧,與菩賢菩薩並為釋迦牟尼左右護法,

每年農曆4月4日為文殊菩薩佛誕。



   宋江陣的興起源與典故各地說法不一,大致起源於明鄭屯兵開墾時期;相傳當時追隨鄭成功的部下

,隨著將領分散台灣各地,平日勤於農作,更利用農暇的時候以武藝強身,而更在明鄭清初大力推廣聯

境、保甲制度的影響之下,各地不斷的以有形的區域,如:鄉鎮、村莊、聯境、等方式成立壯丁團、

守衛隊,發揮自我防衛最基礎的功能。陳卿寮保山宮宋江陣成立於民國35年,為本宮及本社區最重要的

組織之一,並奉田都元帥為守護神,每年農曆10月13日為田都元帥聖誕。  



福德正神為臺灣最普遍的神祇,俗話說:「有土斯有財」、

「田頭田尾土地公」,又稱為土地公、伯公,意思就是說,每一個村莊、

每一塊土地,冥冥之中都有一位掌管地方事務的神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

關,商人奉其為兼理財務的福神,農民則奉其為掌理碩收的土地神,

人人都希望透過對於土地公的敬祀,祈求土地公保佑村莊平安、 五穀豐收、

六畜興旺,保佑自己能夠在生長的這一 塊土地上安居樂業。

每年農曆2月2日為本宮福德正神聖誕之日。



註生娘娘之信仰其來有自,與掌握土地庶收的福德正神土地公相互輝映,

為我國傳統農業社會當中最為常見的神祇之一,其 造像,多是左手執簿本、

右手持筆,象徵其記錄家家戶戶 子嗣之事。

每年農曆3月20日為註生娘娘聖誕之日 。



   五營信仰為民間信仰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常以「五營斗」供奉於神桌

或廂房之上,象徵天界之軍事系統。受到中國傳統方位、形色的影響,

相傳這些神兵神將分成東、西、南、北、中五處,每營都有一名元帥負責調度

和指揮,此稱為「五營」。青旗東營九夷軍,由張公聖者所掌,執九千軍馬九萬

兵士,為東營領兵。紅旗南營八蠻軍,由蕭公聖者所掌,擁八千軍馬八萬兵

士,為西營領兵。白旗西營六戎軍,由劉公聖者所掌,擁六千軍馬六萬兵士,

為西營領兵。黑旗北營五狄軍,由連公聖者所掌,擁五千軍馬五萬兵士,

為北營領兵。黃旗中營三秦軍,由李元帥所掌,執三千軍馬三萬兵士,

為五營總指揮。



《 本帖最後由 49太歲 於 2010-8-30 21:16 編輯 》
作者: 陸佰    時間: 2010-8-30 21:56:06

看來廟旁還真是挺好停車的呀真是方便
作者: 陸佰    時間: 2010-8-31 11:38:54

地址:陳卿寮(台南市安南區怡安路一段三八五巷四六號)

電話:(06)2560020‧(06)2566549

主神:觀世音菩薩、保生大帝、清水祖師、朱府千歲、文殊菩薩。

配神:田都元帥、黑虎將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

創立年代:清朝咸豐年間。

祭典日期:農曆二月十九日、三月十五日、正月初六、十月十三日。

組織:管理委員會制。
  保山宮是一間佛、道相互融合的廟宇,是陳卿寮(頂安里一帶)居民的信仰中心,奉祀自大陸漂流而來的觀世音菩薩樟木雕刻成的佛像,世稱『不肯去觀音』;為何稱『不肯去』呢?典故遠自五代後梁未帝貞明二年(西元九一六年),日本和尚慧諤到山西五台山,私自偷走一尊觀世音菩薩,想運回日本供奉,船抵達浙江舟山群島,海山現出鐵蓮花,阻止前進,船遂在普陀山靠岸,慧諤和尚於普陀山開山弘法,因信眾張姓魚翁奉獻土地房舍,建立佛寺,供奉的是慧諤請不回去日本的觀世音,所以佛寺就稱為『不肯去觀音院』,佛像就稱為『不肯去觀音』。
  清朝咸豐年間,陳卿寮河邊漂來一尊佛像,經郭姓漁民拾起,放置家宅旁空地,夜夜發出豪光,明亮如同白晝,屢現靈驗事蹟,醫治病患,使其痊癒,村人異之,乃建公厝奉祀之(約在西元一八六二年),日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民國二十六年),第一次重建,民國六十九年(西元一九八O年)第二次重建為目前廟貌。民國七十六年(西元一九八七年),本宮觀音佛祖降筆明示,聖神乃緣起於中國浙江省南海普陀山潮音洞不肯去觀音院;民國八十年(西元一九九一年)本宮委員遂組團前往訪查,獲知該地真有『不肯去觀音院』,本宮主神觀音佛祖來源,於是大白。
  本宮除了奉祀觀音佛祖外,尚祀保生大帝、清水祖師、朱府千歲、文殊菩薩等,為傳統民間信仰中的「多主神廟宇」。
  本宮宋江陣成立於民國三十五年(西元一九四六年),迄今已逾六十餘年,係聘請海尾寮宋江陣師父許加再、許海吉父子教導,現任師父是許海吉與郭家冬兩位先生。

        本宮自民國八O年代開始,經常性舉辦文化活動,如民國八十一年十月舉辦划拳比賽;民國八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起,一連六天舉辦『陳卿寮奇-尋回台灣海棗』鄉土文化活動,內容有:台灣海棗復育種植、綁掃帚比賽、切蔥仔比賽、水果雕藝比賽、宋江陣表演、歌唱比賽、明華園歌仔戲展演。其中,『綁掃帚』與『切蔥仔』是陳卿寮民眾一百多年來賴以維生的憑藉,但年輕的一代已逐漸喪失這兩項能力,保山宮承辦此項活動,意在喚醒年輕人珍惜先人的傳統;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十六日(農曆十月初六),本宮鑑於鄰近北安路車禍頻繁,不幸喪生者甚多,乃出面號召沿線各庄社公廟,聯合舉辦『北安路大路祭』活動,以慰亡魂。
作者: 雪山銀燕    時間: 2012-8-22 00:05:19

廟邊是滿好停車的小弟小時候還在那邊玩耍只是近期已經不復以往那麼鼎盛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