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跳鍾馗[13p] [列印本頁]

作者: sccot    時間: 2010-9-14 21:01:11     標題: 跳鍾馗[13p]

[movie]http://www.youtube.com/v/U-h6UwMxw4I?fs=1&hl=zh_TW[/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harG3nKkAt0?fs=1&hl=zh_TW[/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jIjUlyP7xw0?fs=1&hl=zh_TW[/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jl9ih8kF_90?fs=1&hl=zh_TW[/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FM1W19jAyP8?fs=1&hl=zh_TW[/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XhVGcP9rl0A?fs=1&hl=zh_TW[/movie]
[movie]http://www.youtube.com/v/ftHR9Nn7WFs?fs=1&hl=zh_TW[/movie]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跳鍾馗」向來是台灣民間極具神秘色彩的一項演出儀式,主要用來驅鬼、除煞,由於禁忌繁多,所以並不適合被當做一般演出觀賞。
民間俗信鍾馗乃治鬼之神,「跳鍾馗」常用在「送孤」、「除煞」和「壓屍」之科儀。所謂 「送孤」意即普度之後送走孤魂野鬼,以免好兄弟駐留不去。「除煞」則用於開廟(廟宇新建或重修落成)、開台(戲台開台首演)、開地(拓墾新開發之地)、謝土(新居或新墳完工);台南、高雄沿海地區在結婚、做壽、彌月祭拜天公之前,也要先跳鍾馗除煞以表慎重。「壓屍」則常見於台灣北部地區,每當發生車禍、礦災、溺水、自殺等意外事故,為避免「枉死鬼掠交替」就必需「跳鍾馗」驅鬼,以免事故重複發生。

 
  


民眾對於「跳鍾馗」演出儀式所持的怖慄心態,乃是出於對厲鬼惡煞的恐懼心理。「跳鍾馗」 源自古代驅逐疫鬼的「大儺」儀式。史上並無記載鍾馗其人,鍾馗實乃古代逐鬼之「棒鎚」,古人每至臘月即舉行「大儺」儀式以驅逐鬼魅,而驅鬼所使用之棍棒,齊人謂之「終葵」,後來經人格化、具像化,「終葵」就成了鍾馗,「跳鍾馗」也成為驅鬼避邪的象徵。
宋代以來,鍾馗由原本的「驅鬼之椎」變成「驅鬼之神」,神話中的鍾馗是終南進士,雖才華 出眾,高中功名,卻因長相醜陋而被皇帝所逐,鍾馗憤恨乃頭觸金階而亡,死後受封為「驅魔大神」,閻王命含冤、負屈兩將軍助其斬除妖魔,並將奈河橋小鬼化為 蝙蝠,任其嚮導。傳統戲劇中有〈鍾馗嫁妹〉、〈鍾馗收妖〉等劇;民間繪畫中則有鍾馗吃鬼、迎輻(福)、嫁妹(魅)、醉酒等內容,均源自唐代以來歲暮掛鍾馗 像以驅鬼避邪之舊俗。(資料來源:台灣民俗文化研究室)
「跳鍾馗」的演出型式,一般是經由藝師操弄傀儡戲偶或由演員直接扮演鍾馗一角進行。其中 以操弄戲偶除煞較安全;由真人演出跳鍾馗的角色,通常是由道士或伶人扮演,儀式進行中如感覺法力不足而無法鎮壓邪煞,則必須咬破演出者中指,血灑四方以求自保。

  
 
 


「跳鍾馗」目的在驅鬼除煞,因此演出時間多半選在午後或夜晚,由於「驅鬼」、「除煞」事 關重大,因此儀式規矩繁複且禁忌頗多。一般都是採「先懷柔後強硬」、恩威並施方式,也就是舉行普度祭典再進行除煞驅離。除煞之前,必先請神降臨護衛,再持咒勒符、摔鹽米、灑淨水,清淨法場,操弄或扮演鍾馗者要腳踩七星步、手持黑雨傘(代表八卦),傘面再貼上符咒,保護演出者自身安全,演出時,現場工作人員、樂師也必需頭綁符咒,免遭犯煞。

 
 
 
 


「跳鍾馗」除煞常用法器包括「白公雞」、「白公鴨」、「七星劍」、「草蓆」、「掃帚」等;其中「白公雞」代表陽氣;雞啼破曉象徵破陰陽、剋陰煞;「白公鴨」則取其諧音有「壓」制之意;七星劍用以斬除惡煞;草蓆俗稱「草龍」,在其兩端綁上冥紙,用火點燃後揮舞,並拍打地面以嚇阻鬼煞;「掃帚」則意謂掃除不淨之物。
民間俗信跳鍾馗閒雜人等不宜觀看,儀式進行時不可呼叫扮演鍾馗者的名字,以免厲鬼識破其身份。附近民家則需緊閉門戶,並以掃把橫擋門上,以避免鬼煞闖入。家中入睡者必需喚醒,以免在睡夢中靈魂出竅被鬼所執。
(資料來源: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

作者: 色手座    時間: 2010-9-14 21:55:44

非常好看的一段影片,
而且扮鍾馗有好多的禁忌,
所以扮鍾馗的人要非常小心,
不然會讓自己沖煞到而久病不起.
作者: toumjk    時間: 2010-9-15 02:50:42

跳鐘馗爺禁忌很多開臉之後禁食禁言到結束都不能出問題
作者: cqcjak    時間: 2010-9-16 21:23:47

感謝您的分享.
這是一段非常好的影片喔.
作者: 陸佰    時間: 2010-9-16 22:39:20

驅鬼魅 除惡煞-神秘詭譎的跳鍾馗   
  「跳鍾馗」向來是台灣民間極具神秘色彩的一項演出儀式,主要用來驅鬼、除煞,由於禁忌繁多,所以並不適合被當做一般演出觀賞。

民間俗信鍾馗乃治鬼之神,「跳鍾馗」常用在「送孤」、「除煞」和「壓屍」之科儀。所謂「送孤」意即普度之後送走孤魂野鬼,以免好兄弟駐留不去。「除煞」則用於開廟(廟宇新建或重修落成)、開台(戲台開台首演)、開地(拓墾新開發之地)、謝土(新居或新墳完工);台南、高雄沿海地區在結婚、做壽、彌月祭拜天公之前,也要先跳鍾馗除煞以表慎重。「壓屍」則常見於台灣北部地區,每當發生車禍、礦災、溺水、自殺等意外事故,為避免「枉死鬼掠交替」就必需「跳鍾馗」驅鬼,以免事故重複發生。

「跳鍾馗」的演出型式,一般是經由藝師操弄傀儡戲偶或由演員直接扮演鍾馗一角進行。其中以操弄戲偶除煞較安全;由真人演出跳鍾馗的角色,通常是由道士或伶人扮演,儀式進行中如感覺法力不足而無法鎮壓邪煞,則必須咬破演出者中指,血灑四方以求自保。

「跳鍾馗」目的在驅鬼除煞,因此演出時間多半選在午後或夜晚,由於「驅鬼」、「除煞」事關重大,因此儀式規矩繁複且禁忌頗多。一般都是採「先懷柔後強硬」、恩威並施方式,也就是舉行普度祭典再進行除煞驅離。除煞之前,必先請神降臨護衛,再持咒勒符、摔鹽米、灑淨水,清淨法場,操弄或扮演鍾馗者要腳踩七星步、手持黑雨傘(代表八卦),傘面再貼上符咒,保護演出者自身安全,演出時,現場工作人員、樂師也必需頭綁符咒,免遭犯煞。

「跳鍾馗」除煞常用法器包括「白公雞」、「白公鴨」、「七星劍」、「草蓆」、「掃帚」等;其中「白公雞」代表陽氣;雞啼破曉象徵破陰陽、剋陰煞;「白公鴨」則取其諧音有「壓」制之意;七星劍用以斬除惡煞;草蓆俗稱「草龍」,在其兩端綁上冥紙,用火點燃後揮舞,並拍打地面以嚇阻鬼煞;「掃帚」則意謂掃除不淨之物。

民間俗信跳鍾馗閒雜人等不宜觀看,儀式進行時不可呼叫扮演鍾馗者的名字,以免厲鬼識破其身份。附近民家則需緊閉門戶,並以掃把橫擋門上,以避免鬼煞闖入。家中入睡者必需喚醒,以免在睡夢中靈魂出竅被鬼所執。

民眾對於「跳鍾馗」演出儀式所持的怖慄心態,乃是出於對厲鬼惡煞的恐懼心理。「跳鍾馗」源自古代驅逐疫鬼的「大儺」儀式。史上並無記載鍾馗其人,鍾馗實乃古代逐鬼之「棒鎚」,古人每至臘月即舉行「大儺」儀式以驅逐鬼魅,而驅鬼所使用之棍棒,齊人謂之「終葵」,後來經人格化、具像化,「終葵」就成了鍾馗,「跳鍾馗」也成為驅鬼避邪的象徵。

宋代以來,鍾馗由原本的「驅鬼之椎」變成「驅鬼之神」,神話中的鍾馗是終南進士,雖才華出眾,高中功名,卻因長相醜陋而被皇帝所逐,鍾馗憤恨乃頭觸金階而亡,死後受封為「驅魔大神」,閻王命含冤、負屈兩將軍助其斬除妖魔,並將奈河橋小鬼化為蝙蝠,任其嚮導。傳統戲劇中有〈鍾馗嫁妹〉、〈鍾馗收妖〉等劇;民間繪畫中則有鍾馗吃鬼、迎輻(福)、嫁妹(魅)、醉酒等內容,均源自唐代以來歲暮掛鍾馗像以驅鬼避邪之舊俗。
作者: backdy520    時間: 2010-9-19 11:52:25

一般來說如果遶境來說
都是人裝扮的
但是如果除煞或壓屍我覺得用魁儡比較好

不然道行不夠深
小則重病大則死亡
作者: 豬腳麵線王    時間: 2010-10-22 20:10:19

好的一段影片,可惜沒繼續拍到開廟門的劃面,可能是沒辦法靠近的原因,不然會更精彩,而且大大你也解說的很詳細,有感謝
作者: xxdb1101    時間: 2010-11-17 02:51:26

感謝您的分享.
這是一段非常好的影片喔
作者: saloriza    時間: 2010-11-17 15:25:47

以前在電視上有看過是用木偶來跳鍾馗,不知道其效果與真人有何不同?台灣的民俗還真是多元,蠻特別的
作者: sherry123    時間: 2011-5-31 14:32:24

跳鍾馗的禁忌和八家將有一樣嗎?
如果有人出陣頭跳到一半跌倒會不會有事?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