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呂雉 - 漢高祖后
[列印本頁]
作者:
Cardea芯
時間:
2010-9-15 17:28:16
標題:
呂雉 - 漢高祖后
漢高祖的皇后呂雉。單父(山東單縣)人。
早年其父為避仇遷居沛縣,在一次宴會上欣賞劉邦非凡的氣度,把女兒許配給他。
公元前205年,劉邦為項羽所敗,呂雉和劉邦的父母被俘,做了兩年的人質,前203年秋,呂雉歸漢後,留守關中。
劉邦稱帝後,呂雉被立為皇后,子劉盈為太子。
呂后為人有謀略,漢初,呂后助劉邦殺韓信,彭越等異姓王,消滅分裂勢力鞏固統一的局面。
前195年,劉邦死,惠帝立,尊呂后為皇太后,惠帝仁弱,實際由呂后掌政
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臨朝稱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為呂后所殺,有怨言。
呂后逐殺少帝,立常山王劉義為帝。
『號令一出太后』,呂后先後掌權達十六年。
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的第一個。
呂后當政內,創自劉邦的休養生息的黃老政治進一步得到推行。
劉邦臨終前,呂后問劉邦身後的安排。
她問蕭何相國後誰可繼任,劉邦囑曹參可繼任;曹參後有王陵,陳平,但不能獨任;
周勃忠誠老實,文化不高,劉家天下如有危機,安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
呂后雖實際掌握大權,但她是遵守劉邦臨終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遺囑的
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
而這些大臣們都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欲,從不勞民。
在經濟上,實行輕賦稅。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
在呂后統治時期,不論政治,法制,經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域,均全面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呂后有政治家的風度,匈奴冒頓單于乘劉邦之死,下書羞辱呂后
說﹕「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呂后採納季布的主張,壓住怒火,平心靜氣復書說﹕「我已年老棄衰,髮齒也墮落了,步行也不方便。」
然後贈與車馬,婉言謝絕,終於化干戈為玉帛,匈奴自愧失禮,遣使向漢朝認錯。
呂后晚年,因沒有子孫,怕高祖的子孫欺凌呂氏,故大封外戚諸呂為侯。
前180年,呂后崩,終年六十二,與漢高祖合葬長陵。諸呂欲為亂,周勃、陳平等誅平。
中國古代的史學家,對歷史的評價都是逃不出儒家思想的框框套套,兩千年來,儒家思想成為評價歷史功過的一把鐵尺。
我們有幸生活在思想活躍的年代,使我們對歷史能從一個新的角度去分析、探討。
我覺得評論歷史人物時候,不應在遵從以前的看法,應該從此歷史人物對當時和以後的影響來評論
所謂「民為天,社稷次之、君輕」。
只要他對百姓好,把當時的國家治理得好,那怕他是女人還是外國人。
人民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私人生活是次要的。
歷史上對呂雉的評價毀譽參半。
但無論如何,在我們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當時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成績為定論的。
所以僅在這一方面,對她的評價應該是正面的。
作者:
黑暗亂神
時間:
2010-9-15 20:50:59
單單就以華人文化中~的重男輕女來看
她能掌握實權,必定有相當的才氣
而後世對她的批評,隨著時間經過~也以越來越偏離真實情況
現在許多戲劇都把她的角色,變成~眾人厭惡至極的
儒家的思想真是深深的影響著華人世界!!!
作者:
lin0808
時間:
2010-9-16 09:55:08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呂太后本紀》最終評贊(太史曰)說道:「
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這是對呂雉治理天下的肯定,是其對外的成功。然而綜觀此篇,幾乎全言其私德有虧之處:
一、大殺高祖劉邦諸子:高祖崩,時遺八子:「
長男肥,孝惠兄也,異母,肥為齊王;餘皆孝惠弟,戚姬子如意為趙王,薄夫人子恆為代王,諸姬子子恢為梁王,子友為淮陽王,子長為淮南王,子建為燕王。高祖弟交為楚王,兄子濞為吳王。非劉氏功臣番君吳芮子臣為長沙王。
」其中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因曾數度威脅惠帝太子地位,呂后銜之入骨。先矯詔召趙王入京,惠帝知其母欲害之,於是日夜寢食皆與趙王如意共,一日晨起騎射,如意貪睡,不多時惠帝回宮而如意已死矣!趙王如意死,以淮陽王友徙為趙王,趙王友娶呂后女,不愛,女譖之呂后,后怒,幽趙王,趙王友餓死!趙王友死,再徙梁王恢為趙王,以呂后侄呂產之女妻趙王,趙王不愛,寵他姬,呂后酖殺之,王悲不可抑,自殺!總計呂后殺高祖劉邦三子:如意、友、恢,三趙王皆死!
二、殘害戚夫人:戚姬受寵,生子如意,劉邦愛之,幾度欲廢孝惠更立為太子。呂后年老色衰,愛弛,日夜啼泣求上而不可,其後用張良計請商山四皓力保太子,乃得母以子貴。既為太后,酖殺趙王如意,之後便對戚姬痛下毒手,史記曰:「
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居數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孝惠見,問,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餘不能起。使人請太后曰:『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飲為淫樂,不聽政,故有病也。
」所以並非惠帝不能或不願治理天下,而是見生母為此天理難容之慘事,自覺難為人君以對天下臣民,遂自我毀棄!
三、大封呂氏為王:劉邦以一介平民為帝,對於從龍諸將深懷戒心,是以先廢楚王韓信為淮陰侯,殺之;誅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賜諸侯。(也就是剁成肉醬遍賜諸侯);九江王英布(黥布)見彭越之醢,大恐,發兵反,誅之;劉邦同鄉且同年同月同日生之摯友燕王盧綰,見諸王之下場,心生恐懼,亡入匈奴。劉邦大殺異姓諸侯王後,與群臣解白馬而誓之曰:「
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然呂后為鞏固呂氏,不守盟誓,大封呂氏為王,以兄子呂台為呂王、呂祿為趙王、呂台死後以呂產為呂王。大封諸呂為侯及諸侯相,此時呂氏代劉氏而治天下。然呂后薨,呂氏慘遭滅門,諸臣擁立代王恆入嗣大統,是為文帝,開創漢代之黃金盛世。
反觀呂后治理天下之政績,不出本傳而散見於張良、周勃、陳平、王陵等傳中。此亦可見太史公對呂后之褒貶嚴於斧鉞,私德之失明載於本傳,而最終作評時則不論私德而贊其公誼,不愧千古良史也!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