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五 帝 廟(10P) [列印本頁]

作者: 49太歲    時間: 2010-10-7 21:30:57     標題: 五 帝 廟(10P)


 

 

 

 

 

 

 

 

 

 



五 帝 廟  之 台 南 府 城 七 寺 八 廟 之 一 .

本廟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前名為觀音堂,供奉觀世音菩薩,及五顯大帝,後因五顯大帝威靈顯赫,神通廣大,有求必應,香火旺盛,膜拜之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先代之志士有感廟之規模略小,因而至清嘉慶元年,歲次丙辰年(西元1796年),由境內有志之縉紳,築於位南面北基,鎮奎樓之東側正式建廟(亦即今中正路與忠義路交叉之中心)。並雕塑五顯大帝金身(軟身)及鎮殿五顯大帝金身(泥塑)和火將軍、風將軍之將爺,及木雕之護駕火將軍、風將軍,合殿奉祀,廟之規模因而宏大壯觀,並由觀音堂改名為五帝廟,五帝廟之名因始而定之。


  迄至同治十二年,歲次癸酉年(西元1873年)廟因久經寒暑,剝蝕殊甚,有礙觀瞻,境內之先賢乃邀同志勸捐,興工改築,依舊址而擴大原跡再度重建。


  光緒二十六年,歲次庚子年(西元1900年)小公聚合堂,大公百壽堂,轎班重敬堂(此轎班會重敬堂因會員無法繼續傳承因而解散),轎班雙合堂,四堂相續組成。小公聚合堂負責農曆五月五日,五顯大帝飛昇紀念日之祭典。大公百壽堂是負責農曆九月二十八日五顯大帝聖誕之祭典,轎班重敬堂、雙合堂(農曆九月二十九日會員祭拜)。四堂輪值祭典,五帝廟因而威名遠播,全台信眾來參拜者,不絕於途


  至民國十二年,歲次癸亥年(西元1922年)九月,本廟之址,因日據時代要建神社,道路需要改正,因而有所衝突,必須拆除,原址因而由官方徵購。是舉也多賴董旺君及境內信徒之奔走盡瘁,發起募捐,五帝廟才能重新卜地。


  價購民房兩座於街中,坐西向東(亦即現今之忠義路二段87號)。於民國十三年五月破土,重新興築建廟,至同年十月竣工。(此次拆除改建之建材全部使用原來之舊址廟宇拆下材料,搬至現今之址組裝,由董旺君全權負責重新興築組合之工作)。才得延續五顯大帝之香火,保存而今之廟貌。


  民國三十四年,歲次乙酉年(西元1945年)台灣光復,五帝廟因年久失修,丹青駁落,榱桷頹朽不堪,乃由管理人:葉萬福、林松、賴淵爵,及熱心之信士董旺、王天恩、潘麗水、林煥彩提倡整修之議,境內之信眾如斯響應,傾囊襄助整修,於民國三十五年,歲次丙戌年(西元1946年)始告完工,廟貌方得煥然一新。


  於民國三十七年,歲次戊子年(西元1948年)菊月,辦理落成典禮活動,八吉境各廟宇及交誼境東嶽殿各恭送匾額慶賀,使五帝廟更增添光彩。


  民國六十七年,歲次戊午年(西元1978年)因廟貌陳舊,有礙觀瞻,由信徒董水治女士、周金建先生發起募捐,歷經二年整修,於民國六十九年,歲次庚申年(西元1980年)菊月完工。整修期間深獲各界善信傾囊相助捐獻,整修工程方得相繼完成,完工後之五帝廟因而美輪美奐,雕龍畫棟,金碧輝煌之廟宇。


  本次整修感謝潘岳雄先生,親自義務贊助彩繪門神及樑棟,再感謝陳高福先生捐贈牌樓之五帝廟石碑一塊。更感謝各地及境內之信眾出錢出力,才得大功告成。


  民國七十三年,歲次甲子年(西元1984年)一月,因都市計畫變更,忠義路實施拓寬道路,本廟部分人行道被政府徵收,五帝廟牌樓及前殿需拆除重建,乃由呂松根先生發起募捐而後照原貌退後重建,於民國七十四年,歲次乙丑年(西元1985年)完工。


  民國九十一年中,泥塑火將軍倒塌,由呂松根先生發起募捐,由聖佛軒雕刻社,重新雕刻火將軍、風將軍,於民國九十一年農曆九月二十七日雕刻完成並開光點眼,供人膜拜。

※五帝廟是台南市最早的七寺八廟之一
※五帝廟原本是三級古蹟,於民國七十三年因道路拓寬被政府取消。

《 本帖最後由 49太歲 於 2010-10-7 21:42 編輯 》
作者: 陸佰    時間: 2010-10-8 22:46:06

五帝廟主祀神佛源流
姓名:佛教稱為華光天王佛。道教稱作五顯靈官馬元帥。本廟稱為五顯大帝。第一世妙吉祥。第二世三眼靈光天王馬子貞。第三世三眼靈光天王靈耀。第四世五顯華光大帝蕭顯德。
出生年代:五顯大帝誕生於周靈王十五年(西元前五五七年),至西曆紀元二零零四年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六十一年。
生平事蹟:第一世原蹟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祖的法堂前,一盞蓮花油燈,每日煌煌聽經問法,燈花堆積日久,經釋迦牟尼如來佛祖 為其做法,化成人身,名妙吉祥誕生。
妙吉祥因放出三味真火,焚死獨火鬼,因而觸犯佛規,犯下天條,佛法難容,釋迦牟尼如來佛祖遂賜祂『五通』;一通天,天中自行;二通地,地中自裂;三通風,風中無影;四通水,水中無礙;五通火,火裏自在。又用手法一指頂門,賜祂一個天眼挪門,可見三界之事,就叫觀世音菩薩,送到馬耳山大王之家投胎。
第二世:以五通火光,自半空中,飄飄而下,投胎到馬耳山馬氏金母身上,生下一子,臉有三眼,取名三眼華光天王,馬子貞,生下三日,即驍勇善戰。斬龍王,除水孽,放走風、火二妖,並取走紫微三官大帝降魔金鎗,被紫微三官大帝用九曲珠鎮住而亡之。
第三世:再投胎出生於斗梓宮赤鬚炎玄天王之家,臉上有三眼,左手掌上有一個『靈』字,右手掌上有一字『耀』,取名為三眼華光天王,靈耀。拜大惠盡慈妙樂天尊為師,經通風雷龍蛇,御鬼安民之術,後奉玉帝敕飲令,掌理風火,玉帝再賜祂左印右劍,掌管南天門之事。
金刀鍊成一塊三角金磚為法寶。收火丹、風輪、火輪。玉皇大帝封華光天王為火部大元帥、明輔大元帥。收千里眼、順風耳。收火漂。托夢,在千田國,國王為祂建廟,立祀是曰『天王祠』;因而在千田國顯赫佑民,享受人間香火。
第四世:『五通』共化為一胞胎,一粒肉球樣,在中界南京徽州府婺源縣,蕭家莊九月二十八日子時,投胎轉世,剖開肉球現出五兄弟,取名為大帝,蕭顯聰。第二大帝,蕭顯明。第三大帝,蕭顯正。第四大帝,蕭顯直。第五大帝,蕭顯德。一夜天賜五貴子,又生一女,取名瓊娘。五兄弟名號『聰.明.正.直.德』。其排行第五大帝,蕭顯德,就是世所崇敬之五顯大帝,也是本廟所供奉之主祀神。
台灣文獻謂五行大帝,另稱五顯靈光大帝、五靈官大帝、五靈公大帝、靈光大帝、五顯大帝。
台灣民俗一書,亦謂五顯大帝,又稱五顯靈官大帝、五顯大帝及五行大帝。一為五顯大帝,姓王名善、姓馬名子貞、姓靈名耀、姓蕭名『聰.明.正.直.德』五兄弟。
應世顯化:五顯大帝華光天王佛在宋太祖年間(西元600餘年),功成行滿即皈依佛道,蒙玉皇上帝加封五顯大帝華光天王為『玉封佛中上善五顯頭官大帝』。永鎮中界,護國佑民,供人膜拜,顯化救世,靈感非常,香火旺盛,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萬民求男生男,求女生女,買賣一本萬利,讀書者金榜題名,有求必應,無感不通,感顯應驗,永受祭享。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