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德國人拍攝1873年的圓明園
[列印本頁]
作者:
sty134679
時間:
2010-10-16 18:17:57
標題:
德國人拍攝1873年的圓明園
德國人恩斯特‧奧爾末,1873年,奧爾末任職北京海關時,拍攝了一組圓明園的照片,距圓明園被毀僅13年,就目前可以考證的圓明園歷史影像中,奧爾末的作品是最早的,比托馬斯‧查爾德(Thomas Child)還早上4年。
在他的遺物中還包括12張玻璃底片,內容全部是圓明園西洋樓,對比托馬斯‧查爾德的照片,可以確定這組底片的拍攝時間早于查爾德拍攝同樣題材的1877年。這十二張底片分別是:
諧奇趣南面
在諧奇趣南面海棠形水池東邊向西北方向拍攝。諧奇趣主樓的南立面和東立面基本完好,但樓內木質房架被燒毀而導致屋頂坍塌。主樓前面水池中的銅雁、銅羊也不知所蹤,水池內長滿荒草,唯有邊緣依稀可見。
在查爾德編號200拍攝于1877年的作品中,主樓南面的樓梯欄桿都被推倒拆毀了,而在奧爾末的這張照片中樓梯欄桿還是完整的。
恩斯特‧奧爾末去世後,他在中國期間收集的大量中國瓷器,捐贈給了家鄉的羅默爾-佩利扎烏斯博物館(Roemer-Pelizaeus-Museum),成為該館最重要的藏品之一。在他的遺物中還包括12張玻璃底片,內容全部是圓明園西洋樓,對比托馬斯‧查爾德的照片,可以確定這組底片的拍攝時間早于查爾德拍攝同樣題材的1877年。
諧奇趣全景
在諧奇趣南面湖南向西北方向拍攝。可見諧奇趣全景,音樂亭除了屋頂塌毀外,建築外立面似乎變化不大,不過連接主樓和音樂亭的長廊就不是那麼幸運了,僅殘存兩道墻。主樓倒映在南面的湖水中,透著淒涼和落寞。
諧奇趣音樂亭
在諧奇趣主樓南側樓梯上東南拍攝,可見部分主樓樓梯,連接音樂亭的連廊和東側的音樂亭。幾乎每個建築細節都有著精美的西洋風格的裝飾。
諧奇趣主樓東側面
在諧奇趣東側的小山上向西拍攝,可見諧奇趣主樓的東立面,可見西側的音樂亭和部分東側的連廊。主樓東立面的裝飾非常豐富,不僅有白色的漢白玉石柱,還有五彩的琉璃蕃花,另據史料載外墻敷以粉紅灰,可以想見諧奇趣在這樣一片灌木和樹叢反襯下的精美。
花園門
在花園門南側向北拍攝。花園門位于諧奇趣北,是連接黃花陣的入口。有四個外國人或坐或臥于花園門前,透過花園門可見遠處黃花陣入口的石柱以及黃花陣中央的西式亭子。照片中的亭子明顯為木柱,現在重建的亭柱改為石制。
方外觀
在方外觀東側的河邊向西拍攝。方外觀可能是無梁殿結構或者內部結構受損不重,因此是西洋樓景區唯一屋頂完好的建築。從這個角度能看到主樓兩側的月形臺階上的欄桿異常精美,整個建築大體完好。底片右下角影膜有損失。
海晏堂西面
海晏堂一角
在海晏堂西南角向東拍攝,可見左側的海晏堂主樓和右邊的西洋樓景區南側圍墻。西洋樓在裝飾上大量使用了五彩琉璃,甚至院墻上也都嵌著琉璃,在右側的圍墻上可見一斑。
遠瀛觀南面
在大水法北側的平臺上向北拍攝,可見遠瀛觀正門。門口外側石柱上的蕃花和葡萄圖案雕刻精美,“深及三寸”,內側的石柱用有著自然花紋的大理石裝飾,門上是琉璃質地的西洋風格裝飾雕塑,門口須彌座上原有的一對西洋石獅不見蹤跡。
在查爾德拍攝于1877年,編號207的作品中,正門上的鐘形裝飾已經沒了蹤影。
大水法
在大水法南側噴水池東南角向西北拍攝。可見北面遠處遠瀛觀大門上的裝飾。大水法的洛可可式門基本完好,但是門前水池內的銅狗、銅鹿已經不見,只有荒草滿地。
觀水法石屏風
在石屏風東南側向西南方向拍攝,可見觀水法石屏風和觀水法西側的鐘形門。屏風前的寶座和銅鶴已不知所蹤,只有一個歪倒的底座。這五塊石屏風連同另外兩座石塔曾一同被園內太監盜賣,所幸為載濤發現,遺往其朗潤園內,1987年置回原位。
作者:
口嫌體正直
時間:
2010-10-16 20:22:02
標題:
兩個強盜的勝利
法國
作家
維克多·雨果
曾對此給予強烈譴責,稱之為「兩個強盜的勝利」。圓明園被焚毀的原因,
中國
官方史學界的說法是英法聯軍為掩蓋其野蠻劫掠而放火滅跡。
作者:
t091033405
時間:
2010-10-16 20:39:14
如此規模大的圓明園,竟在英法聯軍之下破壞的如此荒涼。
真不知為什麼要破壞這樣的園呢....
這麼好看的建築物留到後世也是不錯阿!
如今看來,只剩一片荒涼而已。
作者:
chenkon
時間:
2010-10-17 19:54:58
張張記錄晚清頹靡腐敗無能,這是中國人的奇恥大辱;
作者:
chyi1014
時間:
2010-10-25 12:42:38
唉,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晦暗的一段,也希望能帶給現代的同胞們一個警惕,真的國家要強,人民就在世界才有地位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