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社論) 教授的貪婪,高教的迷失 (成功大學爆發四次教授濫報研究經費,但教授都獲續聘) [列印本頁]

作者: eee000    時間: 2010-10-21 18:53:31     標題: (社論) 教授的貪婪,高教的迷失 (成功大學爆發四次教授濫報研究經費,但教授都獲續聘)

聯合晚報╱社論2010.10.21 02:48 pm

國立成功大學連續爆發四次教授浮報、濫報研究經費事件,已經遭調查、甚至起訴,但出問題的幾個教授都在校內獲得續聘,未遭嚴重懲處。這對一般人從常識來判斷,不可思議,不可理解;然而若是學術界人士,由台灣高等教育結構來看,卻一點都不怪,甚至是必然的。

必然之一,因為這種研究費的浮報、濫報,在學界極為普遍,絕不是特定大學的「專利」。成大可謂運氣不好,爆發了一案受到注意,一查就連帶查出好幾案。檢調單位如果要用查成大的標準去查其他大學,得到的結果恐怕也會像在成大一樣「豐碩」吧!台大等校在「五年五百億」計畫內,僅碳粉墨水匣就花了一億多元,結果遭監察院糾正,不是記憶猶新?

必然之二,因為台灣的大學,早就一一淪陷在扭曲的評鑑制度和獎勵計畫之下,不只失去了理想,更失去了原本大學存在的基本信念。大學裡從行政主管到教授本身,眼裡看的都是研究經費,都是論文點數。有研究經費才能做出論文,發表論文才有論文點數,有論文點數才容易再獲經費。這種循環造成了學界的「大者恆大」,也是所謂「學閥」的來源。教授就算教學再認真,學生學習成就再優秀,在評鑑制度下都沒有意義。這也就是日前一位獲教學優良獎的教授被迫自請退休的事件的根源。

這樣扭曲的價值觀下,浮報經費的教授堂皇續聘,當然不意外。有研究經費的教授,一方面幫忙「養」研究助理,二方面繳交「管理費」或添儀器設備給校方,三方面發表論文提升學校爭取補助分配的額度,對學校貢獻度多大啊!至於社會觀感?唉,學校若不重視教授的社會貢獻,又怎麼會在意社會觀感?

這整件事,台灣高等教育體制都是共犯。掛上學術光環者封閉在自己的價值系統內,忘卻了教育本質上應該對學生、對社會擔負的責任,於是在教授行為上,連被起訴詐欺、偽造文書等罪都不以為意,繼續為人師表。這是個人的貪婪,還是制度的迷亂?台灣高等教育實在有待好好體檢!


《 本帖最後由 eee000 於 2010-10-21 19:20 編輯 》
作者: predocjean    時間: 2010-10-23 05:57:53

我還在校但有一陣子沒回學校,再看到相關新聞卻讓我搖頭,一則是今年的法律系女生,一則是去年的浮報費用。
的確,這是一個通案,並非個案,但詭異的是就是因為太普遍而見怪不怪,所以除非有人因某事不滿而挾怨檢舉,否則根本不太會去理會這樣的情況。不過所申請的項目若牽涉到個人家庭的用品,那就太超過了。
學校老師也是一種工作的生態,而每一種環境都會有不同比例和程度的不良人員,有時再崇高的工作,都會因為社會風氣、權、財、勢讓人迷失其間,而忘了這個工作的使命,和當初要投入此一工作的初衷。
我也想藉此向堅持立場卻被視為特立獨行的老師獻上我得敬意!
作者: John0417    時間: 2010-10-23 21:44:54

個人認為體制層面比較大,
文中提到寫論文做研究對於教授比較有幫助
教學...算是附加吧~

至於墨水等"耗材"就花了一億多
其實是因為在研究金費中耗材比較好核銷
所以研究單位要買設備通常收據也都是寫耗材!
作者: p5287014    時間: 2010-10-23 23:42:58     標題: re

早有耳聞了
畢竟這種東西要戒戒不掉
就好像毒品一樣
勒戒後又會再犯
畢竟還是油水的好撈
不過身在公立大學還這樣有點說不過去
況且還是明眼的大學
時再考慮人們的本性
不過看來這些教授應該是不及格的吧?
作者: boy422111    時間: 2010-10-24 11:17:09

這因該是常態吧 像研究生可能實拿八千或一萬
然後在上面寫三萬 五六個人然後半年一年的
或是買器材 像買筆電 液晶螢幕等等  最後都般回教授家裡
這些人一直認為 他們的同學在高科技業 或是大公司等等薪水多少
然後他們在這裡教書薪水那麼少ㄅ  凡鄭那些國科會的企畫案 本然就是教授
薪水的一部份  越好的大學越多 因為 企畫案 越多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