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堅韌、脫俗、境闊——談封俊虎草書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0-11-10 00:28:33
標題:
堅韌、脫俗、境闊——談封俊虎草書
封俊虎草書宋詞
當代書壇熙熙攘攘,看似異彩紛呈,然而真正有思想,在實踐中開墾出自己領域、能在歷史上留下痕跡的書家則少之又少。
封俊虎專注於草書的研習,學有所成,以大草行世。俊虎是一個善於思考,勤于實踐的書法家,他少時在父親的影響下,臨摹顏真卿、懷素、“二王”等人法書。及長,複遍臨明清諸家,尤其是醉心于祝允明那“風骨爛漫、天真縱逸”的草書,他把祝允明的資料收集一起,細心研究,頗得祝氏以氣行筆、筆斷意連的旨趣,所臨祝允明《前後赤壁賦》長卷,點畫線條隨意生髮,飛舞盤旋,再加上用墨的變化,使整個作品風神兼備。
俊虎的草書寬博渾厚,連綿中充滿了一種靜氣,完全擺脫了一般書手大草創作中易張揚、浮躁的習氣。如他的《岳飛滿江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李白草歌行》數帖,通篇章法猶如張旭《古詩四帖》,與前幾年他的草書不計行距、亂石鋪街迥異。結體上,吸取張旭和懷素之法,在線條的環繞盤曲中不失結體之正,融入了顏真卿的寬博。用筆上,保持中鋒。在墨色上,濃、淡、幹、枯、濕隨情而綽其態,枯潤濃淡交相輝映。大草求工甚難,俊虎深得孫過庭“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性情,草以點畫為性情,使轉為形質”之旨,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體味出藏正於奇、蘊真于草的深厚功底。俊虎楷書在張裕釗書體上下過極大功夫,是張裕釗書派的第五代傳人,在1984年“文彙書法競賽”中就以張體面貌獲得二等獎,在“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中,他以顏體風韻的行書作品獲獎。
已故書畫鑒定家楊仁愷在91歲高齡時評俊虎曰:“我國書法界近年來出現新人眾多,天津封俊虎尤為知名,曾獲國家大獎,多次被邀請赴東南亞諸友邦舉辦個人展,聲名譽隆,精研八法,‘二王’、顏真卿諸家,獨具心得,翰墨之妙,出自本性,殊可欽佩也。”
筆者去年看到封俊虎草書黃庭堅詞《點絳唇》,欣然題曰:“金穀一帖,筆勢挽回三百年。”蓋今人無此格也。依筆者看來,草書極至的兩端一為張旭《古詩四帖》和懷素《自序帖》為代表的奔放不羈(雖然,二帖的真偽尚有爭議,但藝術成就不容否認),一為以懷素《小草千字文》為代表的從容舒緩,前者是在熾熱的超理性的狀態下完成的,後者則是在虛靜的狀態下寫就的。俊虎對此兩極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穿梭於兩極之間,反復咀嚼大草書法家的營養。這種咀嚼既有書法層面的,又有書法大家們精神層面的。把草書大家們的東西化為己有,上升為自己精神層面的內容,凝練成自己的風格,再通過自己的筆意把它表達出來,這本身就是一種昇華。
縱觀封俊虎學書歷程,其書法藝術成因:一是堅韌,二是脫俗,三是境闊。最近他在馬來西亞國際書畫名家展中的新作,又開新境,小楷清新婉麗,寬博散淡,古意盎然;所作草書或斗方、或長卷,或巨制猶遊不迫,指揮若定,其鮮明的個性和非凡的創造力讓行家稱道,余觀後複為之題曰:“觀俊虎書法,如觀大禹氏之導水,一瀉千里;又如覽誇娥氏之厝山,雄渾突兀。幟樹北國,飲譽海外……”俊虎書法還在不斷地昇華,他日真無可限量也。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
ck5689
時間:
2010-12-2 13:19:49
這字體的草書,相信是封俊虎受了懷素先生的影響而揮就出來,整篇字體以龍飛鳳舞的筆勢,寫出自然與流暢,墨色深而雄厚,筆力貫注,是一篇很好的草字.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