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A被運用在Baseball Prospectus網站上。因為EqA罕見用了全聯盟平均做正常化,因此比其它常見打擊整體數據較容易做基準線轉換,常被用來衡量不同球員、聯盟、或年代的能力。除了衡量打擊之外,能用棒球畢氏定理「勝率=1/(1+(得分+失分))^2」,反推一支球隊投手群的EqA。
Davenport在早期發表EqA時,曾經以EqA衡量2004年雅典奧運參賽的各隊的實力。當時Davenport的結論以,以2004年奧運做為基準(0.260),一支大聯盟平均值的球隊在奧運環境裡的EqA會是0.318,3A球隊是0.289,2A球隊會是0.271,高階1A球隊是0.251,低階1A會是0.232,短期聯盟是0.212,新人聯盟在2004奧運中的EqA則會是0.201。而當年日本國家隊的實戰EqA為.322,評價為日本奧運隊平均實力略強於大聯盟平均。台灣國家隊該屆奧運EqA為0.261,僅介於2A與高階1A之間。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 Powered by OURSOG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