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外來文化對原住民的影響 [列印本頁]

作者: 少騏    時間: 2010-11-26 20:33:46     標題: 外來文化對原住民的影響

外來文化對原住民的影響

早在明朝中葉,漢人海盜便以台灣為根據地,往來海上劫掠船隻,如打狗(高雄)便是當時著名的海盜窩。東南沿海的漢人也會駕船到西部沿海,與平埔族進行貿易。到了荷蘭時期,漢人除農業耕種外,還在「社」制度下,協助荷蘭人向原住民收稅。清代之後,大量湧入的漢人移民壓縮了平埔人的生活空間,鹿場、草埔被開墾成一方方的農田。平埔人除生計上受到影響外,文化上也備受衝擊,部分平埔人只好離開原居地,向內山與東部遷徙。但隨著各地日漸增多的漢人移民,平埔人在歷史中的身影終究慢慢模糊了。

清代大量的漢人湧入台灣,漢式的農村紛紛在各地出現,清代中期以前,官方雖曾制定各項措施保障平埔族地權,都因缺乏足夠的政策貫徹能力,紛告失敗,到了嘉慶年間,部分失去原有生存空間的平埔族,開始往內山與東部遷徙。清末時,失去經濟依靠的平埔族,文化上也深受漢人影響,逐漸隱沒在漢人社會中。

清末「開山撫番」以前,官方對高山原住民的政策是設立番界,防止「生番」出草殺人,影響平地治安,但對於「生番」的居住地,則置之不理。同治13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清朝開始警覺生番地區的重要性,於是以軍力為後盾,積極開拓番地,將原先的化外之地都納入版圖。 日據時期,平埔族在生活上已經與漢人無異,因此日本政府的「理番政策」對象是高山原住民。為開發山區資源,日本政府在山地修築理番道路,設立警察駐在所,將統治力深入部落中,並將部落從深山遷到近山或山腳,以方便統治,並將山地收歸國有,另劃部分土地為「保留地」,供原住民使用。而為了加速台灣的日化與西化,努力推行日式教育外,也開始壓制原住民傳統文化,如對文面的取締、祭典的禁止等。對原住民的經濟與文化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到過原住民部落的平地人多會對部落中動輒兩三座教堂的現象感到驚訝,根據官方統計,當代的台灣原住民幾乎都已是上帝的子民。雖然早在荷西時期,基督教(此指廣義的基督教,包含天主教在內)便在殖民政府的推動下進入台灣,但當時的傳教範圍多在平埔族群當中,其餘的原住民族群接受基督教信仰,已是在日據與光復初期。 基督教在部落的流傳,對於原住民傳統文化曾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如基督教中禁止崇拜偶像與異教神靈,雖然與傳統的祖靈信仰產生牴觸,但在當代的原住民文化復振運動中,教會卻扮演了積極角色,成功的在祖靈與耶穌之間找到平衡,成為部落公共事務重要的主導力量。

台灣光復之後,對於原住民的政策雖較前期寬大,但在漢文化本位的影響下,仍以同化為主要目標,加上被迫捲入平地的商品經濟運作中,傳統文化流失更加快速。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