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英國的拉斐爾前派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0-11-27 02:21:06     標題: 英國的拉斐爾前派

        出現在英國的拉斐爾前派(Pre-Rephaelite Brotherhood),可算是最初的象徵主義運動之一。在 1848 年,羅賽提(D.G.Rossetti,1828~1882)﹑米雷( Sir.J.E.Millais,1829~96)﹑漢特(W.H.Hunt, 1827~1910)等結成「拉斐爾前派兄弟團」,他們認為拉斐爾以後的西洋繪畫已經衰退,所以主張要恢復以前義大利﹑弗蘭德斯藝術所擁有的誠實和精神層面的理想狀態。他們以聖經或中世紀的歷史﹑莎士比亞或但丁等文學作品為主題,並模仿文藝復興初期的畫家,作精緻的細部描寫,在構圖上也不抄襲,創作出神秘和象徵的世界。

代表藝術家

        例如:
        羅賽提的《抱佳音》(1850,倫敦泰德畫廊)﹑《碧兒翠絲》(1863,倫敦泰德畫廊),描寫但丁所述的詩人鍾愛的女子,以追思其亡妻。
        米雷的《歐菲麗亞》(Ophelia,1852,倫敦泰德畫廊)。
        漢特的《伊莎貝拉(Isabella)與香草罐》(1876,油畫,187 x 116 cm ,Laing Art Gallery, Newcastle upon Tyne)、《登上英國海岸》(1852,倫敦泰德畫廊)。
        比亞滋萊(A.Beardsley , 1872~98)的《莎樂美》(插圖1、2,1894)等。

 
歐菲麗亞


        有些拉斐爾前派畫家後來轉移到「實用裝飾藝術」上去,例如威廉‧摩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96),提倡「美術工藝運動」,主張以工業時代之前的手工藝品代替機器時代無特色的工業產品。在設計上提倡簡化,不管建築或傢具都要依據它本身的材料和製作的過程來設計,至於表面的裝飾應該保持平面而不必要製造深遠的幻景。他喜用流暢、弧形圓轉的線條施之於手工藝品表面上,來表現韻律的流暢性,自稱是恢復中古風格,其實是獨創,例如金盞花飾紋的壁紙設計(1876,倫敦摩里斯畫廊)。

文出:HUNG藝術欣賞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