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照相寫實主義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0-12-1 01:34:55     標題: 照相寫實主義

 
時鐘(1與5),時鐘影像、時鐘實物、字典裡的'time', 'machination' 與 'object'的說明文
  柯史士    觀念藝術   1965   倫敦泰德畫廊


定義

        照相寫實主義(Photographic Art)二十世紀70年代興起於美國的藝術流派,又名超級寫實主義。其主要特徵是利用攝影成果作客觀、逼真的描繪。

照相寫實主義的觀念

        根據現代哲學中的距離論的觀念,認為傳統的寫實是基於作者的主觀意識,觀眾了解的可能性較小,若用大家共同的眼睛(照相機)來觀察和反映,則能為更多的觀眾所了解,傳達的範圍也就更普遍。

        照相寫實主義的作品常常把對象放大 5~10倍,改變日常事物的尺寸,造成一種異乎尋常的美學和心理效果。具有嚴峻和冷漠感的形象,能傳達出當代西方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遠、冷漠和無人情味,並且為商業廣告開闢出一條新的途徑。

代表畫家

        佩爾斯坦(Philip Pearlstein, 1924~ ),美國畫家,人物處理得有點像靜物,代表作《斜臥的裸女》(1973)、《Edmund Pillsbury夫婦》(1973,德州華茲堡市私人藏)、《男女裸像》(1979,柏林國立柏林肖像美術館)。

        克羅斯(Chuck Close, 1940~ ),美國畫家,將人頭照片投射到畫格子的畫布上,用噴槍筆逐格作畫,約3~6個月完成一幅畫。代表作是各時期的《自畫像》、《Lyle》(1990,紐約 PaceWildDenstein畫廊)。早期如照片模樣放大寫實(1967),後來變成黑白如印刷的網點(1977,舊金山美術館,137.5×103.5cm),近期將網點改成彩色圖格繪製(2000 ,69.5×54")。

       弗洛伊德(Lucien Freud,1922~ ),德國出生的英國畫家,潛意識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之孫,其畫如實地展露裸體模特兒的細節,幾乎令人尷尬。代表作《女孩與白狗》(1951-52,倫敦泰德畫廊)、《熟睡的裸女Ⅱ》(1968,私人藏)。

代表雕塑家


        安德利亞(J.Andrea, 1941~ ),美國人,用多元脂樹脂和油彩製作栩栩如生的男女裸像,例如《坐著的女人》(1978,紐約OK哈李斯畫廊)、《斜倚之姿》(1970)。

        韓生(D.Hanson, 1925~96),美國人。雕製的人像姿勢非常呆板,好像僵立不動的樣子,反應精神空虛的物質社會。代表作《清潔婦工》(1995,多媒體組合,私人藏)。

文出:HUNG的藝術欣賞

作者: timwei    時間: 2010-12-1 06:49:41

唔.....
有點不太明白欸?
不過還是謝謝你的分享啦~
資料很齊全呢~
找的很辛苦嗎?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