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需要特別留意到的是,只有3層規範可同時提供BD-R(Recordable,一次寫入)和BD-RE(Re-Erasable可重覆讀寫)這2種碟片,4層就只有BD-R碟片能選擇,而且現階段並沒有製造成本稍低的LTH(Low to High,有機染料)類型碟片推出。也由於BDXL規範才剛起步,支援的硬體數量極微少數,所以預錄型光碟的ROM規範尚未出爐,短時間內還看不到影片廠商利用來推出影音光碟。
跨世代存在相容性問題
話說藍光技術推廣初期,BDA表示至少能夠提供8層資料記錄層,儲存容量將達到200GB(25GB x 8)。不過這項說法一直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因為BDXL碟片結構和BDA當年的文宣稍有出入,也不同於初世代產品。BDXL不單是總和儲存容量增加,單層也提高了大約28%至33%容量,在同樣資料儲存層面積下,要提升記錄容量,必需改變的就是Minimum Mark Length(最小標記長度)等條件。
Minimum Mark Length是指資料記錄坑槽長度,縮小長度代表同樣面積條件下,可以提供更多坑槽,增加資料儲存容量。初世代藍光規格都是0.149μm,而BDXL進一步發展到0.117μm和0.112μm,由於儲存密度提高了,自然能夠塞入更多資料。另一方面,BDXL資料記錄層堆疊間距也不盡相同,讀寫面的保護層維持100μm不變,但是各記錄層之間的距離,會隨著記錄層數量的增加而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