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藝之獨秀-鹿港薪傳技藝-錫藝[12P]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文ㄟ    時間: 2010-12-28 21:01:02     標題: 藝之獨秀-鹿港薪傳技藝-錫藝[12P]

 


由來與沿革
錫是中國人最早發現的金屬之一,具有銀灰色光澤,質軟而韌,熔點低、無毒且延展性好,在水中或空氣中都不會生銹,所以常用來塗鍍在銅鐵器表面或和其他金屬以一定比例加錫摻合成合金,以降低熔點,增加硬度及延展性,如銅錫的合金即稱為「青銅」,再加上煉錫與搥錫的經驗,改善器物與工具的品質,使中國遠在商周時期就邁入了輝煌的青銅時代。而錫也有「賜與」的意思,在閩南語發音和「賜」的發音一樣,帶有吉祥的意思在,因而聯想在一起,使得錫製品從商周開始就大量的使用。但也因為錫質軟、熔點低,保存不易,因此早期純錫製品製品尚未發現。

錫器長久以來為民間廣泛的使用,因此製作錫器是我國悠久民間技藝,稱作「打錫」,通常使用在歷代製作的器皿,如寺廟、神壇及家庭祭拜所用到的器具,有著祭祀禮儀宗教功能,與社會習俗、繁衍文化和精神生活層面有密切的關係。除此之外,使用在日常生活用品及擺設方面更為普遍。其形式多 仿自傳統青銅器與陶瓷器的造型,當然也有專屬錫器的造型,以及具備地方性特殊 風格。民間常用的錫器式樣很多,香爐、燭台、油燈、茶壺、茶葉罐、酒壺、酒杯等日常用器。器皿上面也會刻有吉祥的圖案,如龍、鳳、虎、麒麟、蝙蝠、荷或其他花鳥圖案等做為裝飾。

 


到了明清時期,錫器的製作才逐漸由一般的日用品提升層次到藝術品。在明代,文人雅士開始把玩雕竹與錫藝,當時很多錫工名家所打製的錫壺甚至簪釵,將銘詩文刻字畫其上,風格高古,頗討喜文人雅士的,一躍成為藝術珍品,大大提升了在藝術上的價值與地位。到了清代,錫藝一方面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眼捲顧而注入書卷味,因此內斂柔和優雅的作品就流傳下來,與日常生活用品結合。而在民間錫鋪售製祭祝器居多,形制源自於商周之鼎彝;而台灣的錫器造形源自銅器,昔日婚嫁宗教禮儀必用,由此可知錫藝的發展與源流在傳統社會中的互動關係。

錫在工藝的發展上具有關鍵性地位;它使中國遠在商周時代就邁入了輝煌的青銅器時代,但一直都用於民間用品,不受正視。直到明清時代才又一躍成為藝術品,提升了錫藝在藝術上的價值與地位。而錫工藝在台灣也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昔日錫器為婚嫁必備,宗教禮儀必用,在中部、嘉南兩縣售出最多。中部的鹿港在日據初期之前,曾盛極一時,錫鋪多達六、七十家,車路口成為錫器的集散地。此外,不論士紳或富農,皆重視居家堂內的錫器陳設,來襯托出其氣派體面,把錫藝業推向顛峰。但在日據時代,因為物資缺乏,且日本不希望民間有中國風味的東西,因此下令家中不得有中國風味的東西,人民也只好把錫器拿去賣掉,錫藝也因此開始走向沒落之路。

到了現今,因為時代的變遷和居住環境的改變,錫工藝式微,使得關心民族藝術維護延續的有心人士頗感黯黮。但是現在在台灣還有一位致力於振興錫藝,將傳統錫藝轉變成新錫藝藝術品面貌,且努力突破傳統格局,尋求創新,重新賦予錫藝生機的錫藝藝師,就是鹿港萬能錫鋪的陳萬能先生。他本著精益求精的理念在從事錫藝的創作,將原本已經沒落的錫藝拉回到藝術的舞台上,使錫藝的生命得以延續下去。不僅如此,陳萬能先生也傾囊傳授給他的三個兒子,讓他三個兒子在他之後擔起發揚錫藝這項大任。

 




製作過程
錫是一種質地柔軟的銀白色金屬,延展性頗佳,與鉛酌量混合後,便成為製作錫器的主要原料。

鹿港傳統錫器愛造形與技巧上,受到福建及廣東的影響,大致可分為3種用途:祭祖用(如公媽爐)、祭神用(如龍燭、柑燈),和一般日常用品(如酒壺、茶杯、茶罐等)。

製作過程如下:
熔錫」:將錫塊倒入鍋中,煮熔成錫漿,準備「模鑄」或「壓錫片」。

模鑄」:即以石模來鑄出統一規格的錫器零件,如花瓣或葉片,首先燒熱石模,灌入錫漿,待冷卻之後,再以鐵剪夾出。

壓錫片」:運用在較大面積的部分,以便於自由造形,先將紙疊在釉面磚上,紙上塗「面粉」,錫漿倒在紙上壓平,即成錫片;再依所需剪裁、冷鍛(槌打塑形)或針花(以針叢刻圖案)。

焊接組合」:以焊槍沾上錫漿,將錫漿或錫片一一組合,屬於較高層次的技術,純熟的師傅可使完成的錫器看不出接痕。

修光、擦洗」:最後用銼子修整表面,再以砂紙砂磨,以木賊草或朴子葉擦洗磨光,即大功告成。




製作過程與工具一覽表

 



工具

  

  

  

  




資料來源:藝之獨秀-鹿港薪傳技藝
作者: 49太歲    時間: 2011-1-4 17:55:02


錫這種元素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只是我們都一直乎略掉了

小弟家中也有算是四幅

有錫雕制成的畫

真的很不一樣喔

另外給錫藝創作的大師加個油

真的很棒 一個字

就是「讚!」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