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高身鏟頜魚 [列印本頁]

作者: 水漾甜心    時間: 2010-12-29 16:54:14     標題: 高身鏟頜魚

高身鏟頜魚

 

簡述 高身鏟頜魚 (高身?魚) - Varicorhinus alticorpus (Oshima, 1920) (特有種) 行政院農委會公告的瀕臨絕種保育類高身鏟頜魚是台灣特有的淡水魚類,分佈於台灣東部和南部、水流湍急的上游溪流水域。體長最大可達50公分。

維基百科

簡要 最大50公分。雜食性但偏草食性,分佈台灣東、南部、水流湍急的上游溪流水域。瀕臨絕種保育類
類/目/科/條 動物類 Animalia/鯉形目 Cypriniformes/鯉科 Cyprinidae/Varicorhinus屬


高身鏟頜魚 (高身?魚) - Varicorhinus alticorpus (Oshima, 1920) (特有種)
行政院農委會公告的瀕臨絕種保育類


高身鏟頜魚是台灣特有的淡水魚類,分佈於台灣東部和南部、水流湍急的上游溪流水域。體長最大可達50公分。
維基百科



高身鏟頜魚的棲地利用及生態特性研究
高身鏟頜魚的棲地利用以急瀨棲地及深潭棲地為主。
其水文條件為:急瀨棲地,溪流深度:0.5~5.8公尺,流速:每秒48.2~110.0公分,能見度:2.0~5.8公尺,水溫:19.0~29.0℃,溪流寬度:46.2~64.5公尺。深潭棲地,溪流深度:3.0~4.5公尺,流速:每秒11.9~76.2公分,能見度:2.0~5.8公尺,水溫:19.0~29.0℃,溪流寬度:31.7~41.7公尺。


不同體型魚體對棲地利用的情形不同,大型魚(尾叉長:20-25公分)分佈在深潭棲地。急瀨棲地以中大型魚(尾叉長:10-25公分)為主,小型魚(尾叉長:5-10公分)則分佈於急瀨棲地及深潭棲地,但數量不多。夜間則均利用深潭棲地。


高身鏟頜魚食性為雜食性但偏草食性,胃內含物組成分析包括固著性藻水生生昆蟲,其中以固著性藻類為主。底藻繁盛期為二至四月,最高密度每平方公分可達3.65±0.75毫克,一般每平方公分為3.65±0.75毫克。刮食痕跡為圓形。


雌雄性比符合1:1比值,但若依季節分別計算,則春季(二月至四月)及秋季(八月至十月)兩季雌雄有偏離趨勢,五月至七月可能為其生殖季。卵巢組織有不階般毈細胞並存。依據本研究對高身鏟頜 魚棲地生態及生殖情況之調查


研究結果建議日後對此魚進行保育時其人工棲所應包含急瀨棲地及深潭棲地,其禁漁期應為三月至八月。
蘇六裕 碩士論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