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 but but」之外,其它的歌曲只用了do、mi、sol、do等四個音。然而祈禱小米豐收歌在這四個音的基礎上再增加了Re。對於布農族音樂僅使用do、mi、sol、do四個音作為歌謠的音階,過去日籍民族音樂學者黑澤隆朝(kurosawa),曾經大膽的假設布農族使用的音階來自布農族的弓琴彈奏。由於弓琴(latur)空弦彈奏所產生的泛音(do、mi、sol、do)正與布農族歌謠音階相符,因此才有「布農族歌謠音階得自弓琴泛音」之說。不過這只是其中的可能性之一,畢竟布農族人自己的認知,才是重要的依據。
和聲運用
布農族是一個講究和聲運用的民族,大三和弦(do、mi、sol、do)是他們運用自如的元素,幾乎所有合唱歌謠一定會以這三個音的重覆或高八度,各自頗有默契地一起演唱,這種講究或追求圓融和諧的觀念是布農族歌謠的一大特色。除了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 but but)唱法特殊,及部份兒歌以獨唱來唱之外,其他的歌謠完全是以do、mi、sol形成的泛音和聲來合唱,因此若不仔細去了解歌曲的內容及歌詞的意義,很容易產生千篇一律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