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孝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1-6 00:57:45
標題:
孝
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裏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定倫常關係表現。所謂「百行孝為先」,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
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孝順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而對父母權威的肯定,從而遵從父母的指點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孝順在當個人的意願與父母的意願相矛盾的時候最經受考驗,特別是在子女選擇配偶時。
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孝的觀念不只於孝順父母而已,孝順父母只是孝道的開始。《孝經·諫諍章第十五》:「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廣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論語》中,子夏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晚輩長保恭敬和悅的神色是最難做到的(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孝」字在《論語》中,一共見於14章。其中為孔子所言,且與孝的定義有關者,共有5章。
道家《莊子·天運》孝的觀念:「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
印度及其他亞洲地區也有類似的倫理概念,另外孝順還可以推廣為一般對年長的人的尊敬和順從,比如對媳婦對公婆的孝順,對長輩親戚(比如姑、伯、舅、姨等)的孝順等。
作者:
TOYOTM
時間:
2011-11-1 22:21:56
〔我是回覆達人〕
對 對 對 孝 日善孝為先〈我呷意〉 萬惡淫為首〈不相容〉
孝 家庭 家族的基本面 沒了 一切具為空談
因是因果報應 因果論 亦是之所繫 人倫 倫常
現代版地說文 以身作則 行動育之 讓家裡人以此為榮
並養成經年累月的習慣性 習慣就會成了自然
每天道早 道晚 我先去睡了 爸爸 晚安 〈我 女兒 兒子已30多歲了〉
生日 母親節 父親節 阿公 阿嬤的 中秋節 端午節 春節 除夕夜
必聚合起來 吃吃飯或一同外出遊玩
以行為化 勵行 孝 所以然平安無事 平平穩穩 平平安安
以身作則 以行為 表現出來 比空口說白話好多了
因新聞節目報導出來 太多 太多 心口不一的壞例子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