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大明水記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1-6 01:57:29     標題: 大明水記

大明水記  宋.歐陽修撰


  陸羽「茶經」中論水有以下之言:「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又說:「山水乳泉石池慢流者上,瀑湧湍漱勿食,食久令人有頸疾。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陸羽論水僅止於此,未曾品評吹第天下的水味。  

張又新「煎茶水記」開始即說劉伯芻認為適合茶的水質有七等。又記敘陸羽為李季卿論水,共分二十種。如今細考此二說,皆與陸羽「茶經」不符。陸羽二言:山水上、山水又以乳泉岩間之水為上等,江水次,井水下。劉伯芻以長江之水為第一,惠山石泉第二,虎丘石井第三,丹陽寺井水第四,揚州大明寺第五,松江水第六,淮水第七,與陸羽說法皆相反。季卿所說二十水;盧山康王谷水第一,無錫惠山寺石泉第二,蘄州蘭溪石下水第三,峽州扇子峽蝦蟆口水第四,虎丘寺井水第五,盧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六,揚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瀑布第八,桐柏淮源第九,盧州龍池山嶺水第十,丹陽縣觀音寺井第十一,揚州大明寺井第十二,漢江上流中零水第十三,歸州玉虛洞香溪水第十四,商川武關西洛水第十五,吳松江第十六,天台山千丈瀑布十七,柳州圓泉水十八,,雪水二十。但上述第四之蝦蟆口水、第八的西山瀑布、十七的天台千丈瀑,都是陸羽「茶經」引以為戒的,飲後易得病。江水在山水之上、井水在江水之上均與茶經相反。陸羽一人卻有如此矛盾的兩種說法,其真實性待考,或為張又新自己附會之言,而陸羽分辨南零之水與江岸之水的故事更是虛妄。

水味僅有美惡之分。將天下之水列分等級實屬妄說,是以所言前後不合。陸羽論水,嫌惡停滯之水、喜有源之水,因此井水取常汲的;江水雖然流動但有支流加入,眾水雜聚故次於山水,其說較近於物理。

PS:歐陽修:字永叔、吉州盧陵人。四歲喪父,母鄭氏賢淑,親自課讀,因家境貧困用荻木在沙上習字。進士及第後至西京,初興尹沫、梅堯臣詩歌唱和。官翰林院侍讀,參知政事。博通古學、深明中正義理。自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凌於蘇舜欽、梅堯臣之上。熙寧五年(一O七二)六十六歲逝。以「大明水記」辨正唐張又新之「煎茶水記」,著作以「新唐書」最為有名。

文出:台灣茶訊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