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儒家重養老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1-17 00:16:57
標題:
儒家重養老
儒家宣揚“仁學”,重視人的問題,尤其關注老人。“老吾老”可謂是儒家的中心話題之一,並留下了許多充滿人文關切的養老見解。
首先,儒家特別強調要在物質生活上照顧好老人,要讓他們吃得好、穿得好、過得好。儒家是十分重視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如“仁政”中的核心是“制民恆產”,而所謂“恆產”,就是分給人民每戶百畝之田,五畝之宅,然後家家栽種桑樹,又養雞、豚、狗、豕之畜,當政者再“省刑罰,薄稅斂”,以使人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孟子•梁惠王上》)。而對於老人,儒家則提出了更高的生活要求,亦即不僅僅是“樂歲終身飽”,而應該做到“衣帛食肉”,即“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相對於粗布衣服,“帛”質地更好、也更貴;而肉食在古代社會一直是難得的美味,一般是貴族才常有享用的機會,所謂“肉食者謀之”就暗示了這一點。這樣難得的東西,儒家認為老人應有優先享用的權利,因為在儒家看來,五十歲以上的人,不穿帛質的衣服就不暖和,而七十歲以上的人,不吃肉就會吃不飽。“衣帛食肉”,在古代社會顯然是一種優待。事實上在吃、穿以外,儒家還很關注老人的生存狀態,並提出過一個著名的觀點,即“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原來在“制民恆產”的仁政設想中,儒家既追求“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還大力主張“謹庠序之教”,宣傳孝悌道德,力圖使敬老觀念深入人心,社會普植敬老之風,實現老有所養,“頒白者”(頭髮花白的老年人)不需下田力耕,不必再幹挑擔子之類的重體力活,悠閒度日,過得舒心,真正地安享晚年。顯然,不論是吃得好、穿得好還是過得好,都顯示出了儒家所倡導的對老人生活上的優待,其間洋溢著“仁者愛人”的暖意,以及尊老、親老的拳拳之心。
其次,儒家還宣揚在精神和情感上尊敬老人。儒家不僅重視在物質上養老,更推崇在精神和情感上敬重長者。“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文中之“敬”,正是要求對長者保持一種恭肅之態和敬畏之情。所以當“子夏問孝”時,孔子回答說“色難”。所謂“色難”,意即從內心深處做到尊重長者是實屬不易的。孔子本人就是敬老的表率,他在鄉里參加飲宴聚會時,嚴守“杖者出,斯出矣”(《論語•為政》的準則。文中“杖者”意指老人,“杖者出,斯出矣”,文意是讓老人先行,然後自己再走,其間的禮讓之意就包含了對長者的敬重。後來孟子還將孔子“杖者”先出的思想昇華為“堯舜之道”,“徐行後長者謂之弟。……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告子下》)。文意是說禮敬長者,不僅合理,而且還有文化傳統上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在日常生活中,儒家還大力宣揚老人是理應崇敬的三大偶像之一,即“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党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孟子•公孫醜下》)。老人既為“三達尊”之一,故儒家主張應常懷敬老之心。孟子為此還比喻說:雖然人們難以將泰山搬到東海,但“為長者折枝”、即為老人做根拐杖還是可以做到的,也是應該做到的,換句話說,敬重老人是人人應盡的義務。
其三,儒家強調養老是人類社會正義、進步和美好的事業。儒家不僅在實踐層面上提出了養老的一些具體設想,還在理論上探討了養老的重要性,提出了下面三個意味深長的看法:
一是善養老人為理想社會的標誌。儒家認為理想的社會是善待老人的社會,如古代聖王就無不“善養老者”。“孟子曰:伯夷辟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孟子•盡心上》)。相距遙遠的北海、東海的聖人都聽說了周文王“善養老者”,可見周文王養老的名聲是很大的。至於周文王“善養老者”的詳情,孟子是這樣描述的:“所謂西伯養老者,制其田裏,教之樹畜,導其妻子,使養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飽,不暖不飽,謂之凍餒。文王之民,無凍餒之老者,此之謂也”(《孟子•盡心上》)。從文意可知,聖人養老的要意在於使老人衣食無憂,生活有保障。另外,儒家還認為古時候的聖王之治特別關注處境困難的老人。有一次梁惠王問孟子,歷史上的“王政”、亦即聖人之治下的理想社會是怎麼一回事?孟子告訴他:當年周文王治理天下時,對於老年喪妻的鰥夫,老年喪夫的寡婦,老年喪子的獨夫,幼年喪父的孤兒這四種人,特別關心,以為“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王下》)。“四窮民”中老人居三,周文王視他們為“無告者”,施政首先要照顧他們,足見“王政”是多麼重視贍養那些“窮民”、即生活中不幸的老人。
過去的“王政”如此,儒家在其所設想的未來理想社會中,老人依然是受關愛的重點。如孔子所設想的“大同”世界中,就是實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原則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文中的老有“所終”、“所養”,即意味老人處處受到善待。
二是善養老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儒家以為人類文明是逐步發展而來的,初民尚不知禮敬長者,連自己的親人死了,也就扔到野地裏算了,“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孟子•滕文公上》)。後經堯、舜、禹、周文王等聖人的不斷推動,人類逐漸趨於文明,“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欲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人類有了“五倫”、有了“長幼”之序後,才曉得尊老,於是也才有周文王等聖人的“養老”現象的出現。儒家這種歷史敍述和認知從一個側面顯示,老人並非是自古以來就受到善待的,善養老人是伴隨社會進步而出現的一種文明結果。
三是善養老人是政府應盡的責任。在儒家看來,人類社會組成政府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人民,而增進人民的幸福,更是統治者的天職。“孟子曰: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孟子•離婁下》)。文中“人溺己溺”之喻,正是揭示“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的責任意識。這種責任意識,在儒家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即“為民父母”的統治者天然有義務照顧好自己的人民。這種照顧的底線是讓人民“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其較高的要求,則是力行“仁政”,使人民豐衣足食,“有粟如水火”,甚至還有閒暇修禮義。如果做不到這一程度,就是失職;而如果統治者“獨樂”,不問人民的疾苦,甚至使人民衣食皆憂,流離失所,那就不僅是失職,而是在犯罪,這在儒家看來也就失去了“為民父母”的資格:“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如果為政者養不好老人,“使老稚轉乎溝壑”,那麼其統治也就失去了其正當與合理性,就有被取代之虞。儒家如此深切地將養老與統治的合法性聯繫起來,顯示出在儒家那裏,善養老人遠非僅僅是一種社會福利政策,更是一種嚴肅的國家戰略。
作者:
TOYOTM
時間:
2011-11-1 22:47:53
〔我是回覆達人〕
謝謝你
但我看了文中內容 不猶得感觸良多
儒家重養老 養家活口 養生之道 養家活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臺灣的學校教育 大都會以儒家思想為本
回想起來學校都教過
但出了社會 社會現象 社會教育 使人改變了
養老 養兒防老 就成了 見仁見智的選項
看多了 就見怪不怪了
因我〝老丈母娘〞現在就遇上〝三個和尚 沒水喝〞的現實版
所以然 教育歸教育 理論歸理論 人歸人
意是說 孝字是要由小教導有方 行為為優 養育 養育 要養 就要有教下去
不再存有
〝養兒防老〞的想法 好好的規劃退休地日子 自助才會人助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