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古老的建築隱身於傳統民居磚房中,我們得穿過窄窄巷道,才能抵達這座擁有高達50公尺叫拜塔的清真寺。除了包圍主建築的外牆是以土磚堆砌,造就一股古老韻味之外,如同其他地方所見到的清真寺,建築本身多以象徵權威的藍色幾何圖形作為裝飾。
走入祈禱廳時,我適巧看到一位穿著黑色長袍的婦女,在放有《可蘭經》的祈禱凹穴處,行跪拜之禮,接著喃喃低語,彷彿真主阿拉就在眼前聆聽她的心聲,如此虔誠,讓我也感受到信仰征服人心的力量。
拜火教曾經是伊朗地區古波斯帝國的國教,不過7世紀時期阿拉伯人入侵時,硬傳入伊斯蘭教,讓拜火教徒逐漸避居於雅茲德,也讓該城成為拜火教的文化中心,目前也是全伊朗擁有最多信徒的地方。
拜火教是源自於先知索羅亞斯德受到主神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的啟示,認為「火」可以淨化心靈,所以信徒相信火是神聖之源;如今前往當地著名的拜火教廟,仍可見主殿供奉燃燒1500年的聖火。
另外,拜火教徒認為天地應為純潔無瑕,人們死後入土則會汙染大地,所以在教義上主張天葬,因此在人們過世後,就把屍體移往寧靜塔(Tower of Silence),任由禿鷹啄食,最後再由祭司把殘骸丟入塔中;不過礙於衛生,這項習俗已在1970年廢除,如今造訪雅茲德市郊的2座寧靜塔,僅只看到荒廢的土磚塔,四周則是一座座伊斯蘭教徒的墳塚。
市集欣賞傳統健身
雅茲德最熱鬧的地方就屬阿密爾恰克瑪塔克謁廣場(The medieval Takyeh Amir Chakhmahg),廣場上有座類似清真寺的牌樓和噴水池,成為在地人聯絡感情的戶外休憩區。
廣場旁有家祖哈內健身中心(Zorkhan-Yazd Amir Chaghmagh Complex),是當地人訓練傳統運動的所在,中心裡會固定播放伊斯蘭傳統音樂,通常健身者會搭配節拍,訓練重力木槌、鐵板等器材;而對於遊客來說,如此熱鬧沸騰的歡樂社交環境,在整趟伊朗行程中,還是首度見到,也算讓我開了眼界。
風味美食
花園餐廳 品伊朗傳統菜
伊朗人認為有花園的地方就是天堂,而這家莫旭爾阿里瑪瑪雷克花園飯店(Moshir-al-Mamalek Hotel Garden),就很符合在地人的想像,遊客穿過瑰麗多彩的入口廳廊進入花園裡,首先會碰到一對感情如膠似漆的鸚鵡,兩隻相互依偎,讓人忍不住拿起相機,捕捉這可愛畫面。如果不趕時間,可點一杯「酸奶」(約57元台幣),強烈發酵酸味,據說對能幫助腸胃消化。
多元肉食 開胃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