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儒家思想的基本觀念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1-23 22:24:05
標題:
儒家思想的基本觀念
儒家作為一個學派,是由孔子開創的。在先秦時代,儒家只是諸子百家中之一家。漢朝之後,儒家思想成為中國歷代王朝的正統思想,加之自隋唐至清代,中國一直實行科舉考試制度,科舉考試的基本內容,即是儒家的思想觀念。兩千餘年來,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過非常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以至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儒家在其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文化觀念。這些思想文化觀念,主要包括一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仁的觀念
儒家思想觀念的核心是仁。何謂仁?仁就是對於他人的親善和關愛。孔子的學生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回答:“愛人”。愛人即是對於他人的關愛,即是要把他人當成自己的同類,設身處地愛護他人,並且是不懷私利、不求報答地愛護他人。孟子講:“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党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公孫醜上》)一個人看到小孩掉到井裏,一定想著要去救他。為什麼要去救他?不是為了通過這件事而接交孩子的父母,不是這了通過這件事在朋友鄰里中取得一個好的名聲,不是因為孩子的哭叫而使自己不得安寧。而是不加任何思索、不加任何考慮地要去救人。這就是仁愛,這就是對於他人的關愛。仁的根本是對於他人的關愛。宋代程顥說:“醫書言手足痿痹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程氏遺書》卷二)仁是要把他者看成一個與己相關的物件,看成一個有生命力的物件,而設身處地愛護他,關愛他。
仁的具體展開表現為忠、恕。孔子弟子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裏仁》)宋代朱熹注曰:“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論語集注》卷二)忠是盡心、盡力,我有多大能力,就使出多大能力,絕不有半點保留,這就是忠。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盡心、盡力,就是忠。一個人只有60斤力氣,就使出60斤力氣,這就是忠;而一個人有100斤力氣,卻只使出80斤力氣,這就是不忠。恕是由己而推及人。“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論語•公冶長》)我不願意別人這樣對待我,我也不這樣對待人,這就是恕。恕就是如心,就是將心比心。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對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即是忠。忠是由人而訴諸己,恕是由己而推及人。忠是積極意義的恕,恕是消極意義的忠。
在儒家看來,推行仁道,首先要從孝入手。《中庸》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孔子弟子有若講:“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儒家之仁道觀念,是建立在人之自然情感的基礎之上的,“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孝的基本含義是贍養父母,但只是一般地贍養,還不是真正的孝。孔子講:“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人可以養父母,也可以養犬馬。如果對父母沒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敬意,那和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孝道最為重要的並不是養,而是內心是否保持一種敬意。
二、義的觀念
義的觀念是關於行為的正當性要求。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行為,應當以行為的正當性為基本的標準。“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論語•裏仁》)何謂義?義即是行為的正當性。《中庸》講:“義者宜也”。唐代韓愈講:“行而宜之之為義”(《原道》)人之為人,人的行為的基本標準不是別的,只是行為本身的正當性。所以孔子又講:“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裏仁》)懂得行為的正當性,並且能夠堅守行為的正當性,在儒家看來,是人與禽獸的基本區別。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舍生而取義,這是人才可能具有的操守。荀子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人之所貴者,在於人有義。人之為人,並不在於人有知覺、有生命,而在於人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該不該做的標準就是所謂的義。
如果說,仁的物件是指向他人,那麼,義的物件則完全指向自身。漢代董仲舒說:“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春秋繁露•仁義法》)仁是對於他人的關愛,而不是愛自己;義是對於自身的要求,而不是對於他人的要求。不管別人如何待我,而我應當一如既往地待人。該怎樣待人就怎樣待人,這就是義。所以,俗語中所講的“你不仁,我不義”,那不是義,那是把自己等同於他人。如果他人是小人,那實際上就把自己降低為小人。
三、禮的觀念
在儒家看來,人作為人,首先是一社會成員。人作為社會成員,就應當遵守、履行人的一系列行為規範。這些行為規範,就是所謂的禮。何謂禮?“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左傳•隱公十一年》)“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記•曲禮上》)禮是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也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可靠保障。作為社會成員,人們應當按照禮的要求、按照禮的規範來做事。人作為人,應當嚴守自己的人倫操守,不僅要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且要為其所當為、行其所當行。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就是說君要像個像君,臣要像個臣,父要像個父,子要像個子。君行君道,臣行臣道,父行父道,子行子道。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那麼社會將會出現混亂。當孔子的學生子路問孔子,如果衛國的國君請你來治理國政,你先要做什麼事呢?孔子回答說:“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亦即首先要恢復衛國的綱常名教。恢復綱常名教是處理其他一切事務的基礎和前提。
在儒家看來,君子之為君子,就要嚴格遵循人的人倫操守,亦即嚴格依禮做事。這就是孔子所講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所以荀子說:“君子者,治禮義者也,非治非禮義者也。”(《荀子•不苟》)《禮記》更為明確地指出:“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孝弟忠順之行立,而後可以為人。”(《禮記•冠義》)人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是一個人,只有當一個人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並且切實做到為其所當為、行其所當行的時候,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儒家把這一過程稱之為成人。
四、智的觀念
智是關於是非的觀念。孟子講:“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只有人才有是非的觀念,人有是非的觀念,是人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荀子講:“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人之有辨,是指人具有明辨是非然否的能力。在儒家看來,人天生即具有辨別是非然否的能力,這種天生即具有的能力,儒家將其稱作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孟子•盡心上》)良知、良能為人所共有,而非聖賢所獨有。明代王陽明說:“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傳習錄》上)為學的工夫,並不是獲得知識,而是使良知、良能發揚光大的過程。“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聖人同,但惟聖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婦不能致,此聖愚之所由分也。”(《傳習錄》中) 將這種本有的良知、良能發揚於外,用於事父,即是孝;用於事君,即是忠;用於與人交往,即是仁與信。
五、信的觀念
信,是全然、如實地按照自己所言說的去做。信,往往與忠連用。孔子提倡“言忠信,行篤敬”。忠著重於內,信著重於外。忠是盡心、盡力。然一個人是否盡心、盡力,他人並不知曉,只有自己清楚。而信,是如實地按照自己所言說的去做。是否如實地按照自己所言說的去做,他人是很清楚的。子貢問什麼是君子,孔子回答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論語•為政》)嚴格按照自己所說的去做,這就是君子。孔子認為人人都應當講信用,在他看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一個人不講信用,在這個世界上是無法行得通的。孔子自己有一個志向,即是“朋友信之”,即是成為朋友所依賴的人。孔子弟子曾子每日三省其身,第一件事是忠:“為人謀而不忠乎”?第二件事是信:“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一個人常常這樣反省自己,就會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境界。
信是要見之於行的,是要在行為中見出效果的。由於重視信,所以儒家很強調行。“君子欲訥于言,而敏於行。”(《論語•裏仁》)“訥於言”即是重承諾,“敏於行”即是強調行為上要雷厲風行。所以,人所患者,“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在孔子弟子中,子路不僅是一個勇者的形象,也是一個信者的形象。“子路無宿諾”,(《論語•顏淵》)“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論語•公冶長》)子路從不拖延履行諾言,一旦知道了需要做的事,一定會盡力去做,在這件事還沒有做完之前,唯恐又知道有需要做的事。子路給我們樹立了一個信者的榜樣。
仁、義、禮、智四者,被孟子當作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仁、義、禮、智四者的具體顯現,即是人之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及是非之心。“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醜上》)人有四體,是人之為人的外在表徵,人之有四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內在根據。無此四心,不僅不是君子,甚至於簡直就不是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同上)漢之後,仁、義、禮、智之外,又加上信,被人稱作“五常”。常為人性之常,故稱之五常。
現代青年,思想解放,行為上不願意有過多的約束,這本身並沒有錯。但我們一定要有一種責任意識,要有一種正義感,要盡到自己作為一位社會成員的責任。不少人遇事只是想到自己,只是想到自己的實際利益,對他人表現出極度的冷漠,甚至於將他人當成自己的敵人。前一段時間,在中國一些地方出現銷售一種名叫“五毒娃娃”的東西。將自己怨恨的人、或者將自己事業上的對手的名字貼在這個娃娃身上,然後用針去紮他,詛咒他。這種行為表現出一種非常陰暗、非常可怕的心理。我們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有這樣一種陰暗的心理,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把他人當成自己的障礙。這個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不可能為任何人所獨有,都應當是大家所共同享有的東西。通過和他人相處,而獲得快樂;通過和他人相處,而獲得鼓勵;通過和他人相處,而得到幫助;通過幫助他人,而提升自己。這就是人生的樂趣!這就是人世生活!生活本來就應該如此。
一個人,特別是一個青年人,首先要培養和樹立健全的心理。健全的心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孟子所講的“四心”,亦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在孟子看來,無此“四心”,甚至就不是人,至少不是正常的人,不是健全的人。我曾經聽到一首歌,裏面竟然有這樣一句歌詞:“我沒有錢,我不要臉”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宋代歐陽修說:“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新五代史•雜傳第四十二》)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恥是人倫心理的最低尺度。無恥之恥,不以恥為恥,只能是一種病態,只能是一種心理上的缺陷,是一種心理上的不健全。對於心理上的不健全,單靠正確的引導已經不夠,還需要救治。80年前,魯迅在《狂人日記》裏,發出了“救救孩子”的請求,我們現在也應當發出一個請求:“救救孩子!”
一個心靈健全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健康的人,一個真正健康的人才是一個快樂的人。快樂地面對人生,你才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