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黑 頭 文 鳥 [列印本頁]

作者: 草薰風    時間: 2011-1-24 16:05:14     標題: 黑 頭 文 鳥

黑 頭 文 鳥

(台灣特有亞種)
【物種基本資料】   (三種烏嘴蓽仔的比較)
物種學名:Lonchura malacca formosana           
類別:鳥類    Bird
門名:脊椎動物門
綱名:鳥綱
目名: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名:梅花雀科 Estrildidae        
屬名:Lonchura
特有性:台灣特有亞種(稀有種留鳥)
保育等級:無
英文名:Chestnut Munia,Black-headed Munia
俗  名:紅蓽、紅蓽仔、栗腹文鳥、台灣金腹、烏喙嗶仔、

【外型描述】
黑頭文鳥全長10.5公分,嘴粗厚,鉛灰色。全身大致為暗栗褐色而有光澤,頭部和上胸為黑色,腹中央至尾下覆羽也為黑色。
【生態習性】
常成小群出現於平地到低海拔山丘的草原地帶、草生地和農田。習性活潑好動,不太懼怕人,常混於斑文鳥群中。
喜歡攀附在短草莖上啄食草的種籽,平時大多以穀類植物與禾本科植物的種籽為主食,繁殖期則以昆蟲為主食,屬於雜食性。
【棲地分布】
常棲息於平地到低海拔山丘的草原地帶、草生地和農田。
文鳥之名,來自瑞紅之日名(現稱,爪哇雀Java Sparrow)。
而烏喙嗶仔,在臺灣為白腰文鳥、斑文鳥、黑頭文鳥等總稱,又稱蓽雀。
【台灣鄉土鳥誌敘述】周鎮 著。
文鳥         (英系外來名;臺灣鳥類名錄,1969;1995)
梅花雀科(梅花雀;中國科學院中國鳥類分布名錄,1976; 台灣鳥類名錄,1995)
烏喙嗶仔,其嘴呈鉛黑色,鳴唱聲「嗶、嗶……」因而得名。
相關史料,作蓽雀。清朝道光間,噶瑪蘭廳志(陳淑均,1840)番俗篇,曰:「蘭地未入版圖以前,諸番惟以射鹿鏢魚為主,名曰出草。……將捕鹿,先聽鳥音占吉凶。鳥色白,尾長,即蓽雀也(番曰蠻在)。音宏亮,吉;微細,凶。」
同治間東瀛識略(丁照儀,1873)亦云:
「蓽雀,似雀而小,背淡黑色,唧唧善鳴。」
臺灣通史(連雅堂,1918)亦云:「蓽雀,似雀而小,鳴聲唧唧,飼之甚馴,能自來去。」
烏喙嗶仔,客家語稱之為“禾嗶兒”,以禾草種籽為主食,因而得名。
“臺灣童謠”(陳金田,1982),有一首可愛的禾嗶兒兒歌,云:
「禾嗶兒,叫哇哇,上桃樹啄桃花。
桃花李花任你啄,莫啄龍眼、荔枝花。
龍眼留來生貴子,荔枝留來轉外家。
禾嗶兒,髻東東,井頭飲水望舅公。」

 

 

 

.

作者: ㊣小小㊣    時間: 2011-1-24 23:15:11

只看過白文鳥.灰文鳥.
倒是還沒看過黑頭的~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