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見面拱手,是儒教信眾的禮儀
[列印本頁]
作者:
絕對官僚
時間:
2011-1-27 00:32:14
標題:
見面拱手,是儒教信眾的禮儀
拱手禮也叫作揖禮,已經有超過三千年的歷史了,《周禮》、《儀禮》、《禮記》就有了作揖禮儀的記載,古代曾把作揖作為“正朝儀之位、辨貴賤之節”定尊卑、別親疏的一種儀禮。《禮記‧曲禮上》:遭先生于道,趨而進,正立拱手。《論語‧微子》:子路拱而立。西周人見面交往時就採用作揖禮了。
拱手禮有模仿帶手枷奴隸的含義,意為願作對方奴僕,以自謙的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敬意。元代戴侗在《六書故》中解釋“揖”為“拱手上下左右之以相禮也”。由此可見,作揖便是 拱手為基本姿式,輔之以上下左右的具體動作而成的一種禮節。清代著名學者閻若璩說:“古之揖,今之拱手”,拱手成為相見的禮節。
“拱手”:右手微曲指,手掌接近半弧,左手指合攏在外合包右手,兩拇指相觸。印尼孔教徒作很好的解譯:兩拇指代表天地,亦指父母,四指相疊為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行拱手禮作揖,口稱“唯德動天” ;在己是不忘以孝為德之本,以八德修身;在人則恭敬誠懇。
古代行拱手禮,身體和手都不動。現代一般行拱手禮,雙手半曲近身,掌提高到胸前接近下巴,自上而下,或內而外,有節奏的擺動擺動大些,稱為 “長揖” ,若加上屈身、鞠躬,則稱 “打躬”,示以恭敬。若向多人行禮,或有距離,則雙掌離身遠些。一面行禮一面謙詞問候。對長輩應上下儒教除了見面彼此拱手問候,每日禮拜“天地君親師” 或舉行祭祀,也用“拱手禮”,身體立正,兩臂如抱鼓伸出,上身直立或微俯。
在拱手禮上還有一些說法:“中國古代拱手有吉凶之分,吉事為陽,凶喪之事為陰;男為陽,尚左,女為陰,尚右;行吉禮時,男子左手在外,女子右手在外;行兇喪之禮時,男子右手在外,女子則左手在外。” 這些陰陽規定是向禮師的要求,一般人不記得或沒隨從,亦無妨,不必因此在意。知禮是在於恭敬心,敬老護小、長幼有序、進退有度、不卑不亢。
拱手禮,道家人也常用,有人甚至誤會“拱手”是道家人的禮節。有的拱手式是右手拳,左手抱,或張掌,是武人之禮。雙手十指交叉十指合包,則不正確,沒有人用此方式行禮。兩掌合胸前(又稱合十)是印度人常用禮,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如今也成為華人流行的問候禮節,雖非佛教徒,也以合掌為禮。日本人習慣行鞠躬禮。握手為禮,是來自英國。
拱手禮,多好處,可以避免握手接觸的思量(握與不握、伸手先後、用力大小),不受距離限制、很衛生,溫文雅禮。自從文化信心恢復,拱手禮感到自慚形穢的心態漸漸消除,更多華人見面是以“拱手”為禮。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