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5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受不了別人比自己優秀?接受平凡,力所能及的擁有更踏實快樂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昨天 00: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受不了別人比自己優秀?接受平凡,力所能及的擁有更踏實快樂

我們生而平凡,卻都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總認為自己是最特殊的存在,應該得到命運的眷顧,擁有萬眾矚目的人生。然而,唯有接受自身的平凡,才能成熟起來,勇敢地面對這個真實且殘酷的世界。


何必與自己的平凡為敵

網路上流傳著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語:「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我們生而平凡,卻都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總認為自己是最特殊的存在,應該得到命運的眷顧,擁有萬眾矚目的人生。

然而,真實情況卻是,沒那麼多人在乎我們努不努力,沒那麼多人在乎我們成不成功,也沒那麼多人將我們的生活當成電視劇,會每集不漏地看著。我們做不到與眾不同、獨一無二,也成不了焦點,只不過是芸芸眾生中毫不起眼的普通人。

奇怪的是,看不清這點的人不在少數,他們不願意承認現實,一直跟自己較勁,試圖用偏執來得到旁人的認同,但這種把自己神化的手段,往往會讓自己目空一切,看到別人比自己優秀,又會下意識地百般否認,還會忍不住發狂忌妒。

某次聚會,有個朋友跟我討論了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他說,那些將就在一起的夫妻,在結婚初期往往充滿劍拔弩張的氛圍,喜歡互相指責。

而這種負面狀態,並非全都起源於他們遇到的生活困境,也有部分是因為,各自認為原本可以過得更好,但都怪對方拖累了自己。

直到他們接受了彼此都是普通人的現實後,也認同了另一半對感情的付出,方能收兵停戰,攜手共進。

說來可笑,有的人活了大半輩子,才突然認識到人生需要腳踏實地、輕裝上陣,不需要有太多的想法來限制自己,更不需要給自己過度施加壓力。

在二十歲時接受父母的平凡,在三十歲時接受自己的平凡,在四十歲時接受孩子的平凡,把自己當成一個平凡的人,煩惱會大大減少。

這也算是從另一層面與自己達成了和解。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在喜怒哀樂的情緒中沉溺或翻騰。唯有接受自身的平凡,才能成熟起來,勇敢地面對這個真實且殘酷的世界。

一些無法直面問題的人,會選擇埋怨一切,用過度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來營造自己強大的假像。明明只有一千塊錢,偏偏要享受上萬塊錢的生活。

實力趕不上野心,就只能不停地虛張聲勢,在拮据的境地中偷偷痛苦。

然而,有的人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便力所能及的努力,力所能及的擁有,既感到踏實,又覺得快樂。

當然,接受平凡,並不意味著要自甘平凡。接受平凡,是讓你認清自己的生活邊界,因為你大多數的迷茫都與之相關。

如果你的生活邊界不清晰,就不知道自己具體擁有什麼,實際上能做到什麼。

如此,那種自命不凡、孤芳自賞的想法,就會像韭菜一般不斷地冒出來,導致你固執地認為自己能夠擁有一切,能夠做成任何事。

可是,結果呢,你蹉跎一生,最後什麼也沒做成,什麼也沒擁有。那種落差所帶來的打擊,特別令人傷神。

深耕於尼采學說研究的哲學家周國平說:「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我們最大的勇氣,就是接受了自己是個凡人這件事實。但平凡並不意味著平淡,平凡中也有很多有趣的事隨時在發生。

我們可以在平凡中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守著自己的小確幸,陪著自己的小可愛。人生的至高境界,也許就是能在安於平凡時,依然活出熱忱。

人生哪來那麼多的別無選擇

生活中,每當人們陷入兩難困境時,就喜歡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來安慰自己的窘迫。其實,這是一種將複雜事物過於簡化的惰性思維,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心理偏誤中。

雖然我們的人生中有得也有失,但很多時候「失」並不意味著徹底失去。很多人面臨的問題根本不在於取捨,而是在於「兼得」存在一定的困難。

實際上,這份困難並沒有到達無法解決的地步,只要有耐心,多花一點時間,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道理每個人都懂,但為什麼因小失大的例子還是屢見不鮮呢?

因為太想得到,在與別人競爭時不惜使用骯髒手段;因為太想得到,寧願找個什麼都有唯獨沒有感情的人將就過一生;因為太想得到,二十多歲就想要六十歲時才有的財富和自由。

對這些人來說,人生的進度條實在跑太慢,與其吃苦耐勞,不如鑽研捷徑,用現有的東西去交換,好加速前進。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偷懶節省下來的時間與精力,必然會在其他地方還回去。

可惜,目光短淺的人意識不到。他們只在乎短期利益,不知道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每次遇到稍有難度的抉擇,他們的想法都驚人的一致:「我必須放棄……,才能擁有……」

舉例來說:很多人追求理想與自由的同時,片面地認為家庭是羈絆,害怕被家庭綁手綁腳,拖累自己去更遠的地方。

於是,他們開始冷漠親情,不與家人聯絡。他們覺得只有放棄家庭才能走得更遠,才能擁有更大的世界。

結果,他們出去闖蕩一圈才發現身邊的人才是自己的世界,應該要拿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和呵護身邊的人,但意識到的時候,已經留下遺憾。在諸多類似的放棄裡,所有問題都變成了二選一。

在這種錯誤認知裡,當人們做出了極端選擇後,心中的欠缺感愈來愈嚴重。

「我想要自由,所以必須完全放棄社交,拒絕跟親朋好友來往。」
「我害怕孤獨,所以必須放棄自我,去討好別人。」
「我的戀情遇到一些問題,解決方法唯有放棄對方。」

……

於是,各種光怪陸離的情形出現了,譬如缺愛的人,會把所有靠近的人都當作救命稻草,哪怕對方是個感情騙子,也會說服自己接受對方;譬如缺錢的人,會為了金錢利益蒙蔽雙眼,甚至不惜出賣親朋好友。


因為欠缺感所引發的極端渴求中,有些人逐漸變得盲目、短視、貪婪甚至不可理喻。他們追求事業,就要丟棄理想;他們追求愛情,就要丟棄麵包。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也不該如此。工作和理想並不衝突,麵包與愛情也並不衝突。它們都在生活的一個集合,本就交互,不是非得放棄一方才能擁有另一方,頂多是得到一方的時間比較漫長。

所以,更應該尋找好的方式,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而不是以完全犧牲掉一方來達到目的。

一天二十四小時,工作八小時,如果你真有理想,怎麼樣也能擠出幾個小時做自己喜歡的事吧?一輩子那麼長,哪怕暫時沒有麵包,只要與戀人一起努力,怎樣也能奮鬥出個更好的生活吧?為什麼你做不了喜歡的事,奮鬥不出更好的生活?真的是因為你別無選擇嗎?

說到底,還不是因為嫌麻煩、想偷懶,還不是因為得到的速度太慢,覺得焦慮,就忍不住抄捷徑,想用現有的一切來加速補足自己的欠缺感。

然而,即使你能夠補足這些欠缺的事物,也不會感到痛快。因為在補足欠缺的過程中,你又在重複經歷失去,而這些失去本來不會失去。

為此,你反而被遺憾充滿,無論重新得到了什麼,內心都還會有巨大的欠缺感。

那麼,如何能夠不陷入二選一的矛盾難題中呢?從欠缺感造成的問題來看,健康的生活態度與思考方式尤為重要。以生活方式為例子,簡單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受到的束縛太多,進而瘋狂渴望自由,一生竭力想要擺脫牽絆,最後成為浮萍,無依無靠,無盡空虛。

第二種是過度自由,腳不落地,導致生活猶如空中樓閣,沒有實感,為了填補內心的「黑洞」,開始不斷尋求牽絆,不惜白費力氣。

第三種是找到自由與牽絆之間的平衡點,既守住牽絆,又享受有限的自由,讓魚與熊掌兼得。

可是,多數人的一生都是在前兩種生活方式裡打轉。在不同人事物的欠缺中,他們以為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就能得到自由或填補內心的黑洞,獲得人生圓滿。

然而,事實卻是,無論是誰,都沒無法用新問題來覆蓋舊問題,不斷用放棄甲來換取乙,只會陷入欠缺迴圈的焦慮循環之中。

所以,在面臨兩難困境問題的時候,先別急著放棄。請捫心自問,問題是真的無法解決,還是解決起來有難度,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如果是後者,就請試著拚盡全力去解決。

一步到位的確很誘人,但那往往不是康莊大道,而是通向懸崖的跳板。

如果你畏懼麻煩,吝嗇付出,用二選一來逃避生活,用欠缺迴圈偽裝成你擁有。那你有沒有想過,你只是看上去填補了空洞,而你放棄的擁有又成為了新的欠缺。

當你後悔的時候,你又準備拿什麼把失去的換回來呢?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守住基本盤,再去追求更多的東西,而不是過度犧牲現有的一切,然後去彌補欠缺。

明明魚和熊掌可以兼得,你遇到的困境也不到二選一的程度,為什麼要放棄已擁有的呢?要知道,就算不得不放棄,也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故意造成欠缺。

願你永遠不會有兩難困境的選擇,即使有,也希望你能想方設法做到兩全其美。

《勇敢斷捨離,不再為難自己》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不曬月亮的魚 + 1 + 10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13 04:3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