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47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804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共修
佛教裡的修行,有自修、共修。有人要閉關,有人要住茅棚,有人要到藏經樓閱藏,這些都叫作自修;有的人要去參加禪七,參加蓮社、居士林的念佛、打佛七,這是共修。自修的人認為共修沒有用,共修的人認為個人自修不夠力量;其實不是,自修也可以,共修也可以。
平時我們自修,個人容易有懈怠,如果今天忙碌,就不想修行了;今天疲倦了,休息一下,明天再來吧。如果是共修,像上早殿,人家都這麼早起來,我不能不去;今天念佛會那麼多人去參加,我怎麼可以不隨眾呢?所以有眾,就叫做共修,比較容易精進。
等於燒火,一根木柴火力有限,好多的木柴加在一起,熊熊的火光燃燒,火力就會不一樣,這就是自修、共修的不同。再例如手指頭,一根手指頭能拿多重?拿一雙筷子都拿不起來,不過兩根手指頭,甚至五根手指頭合起來,力量集中在一起,就能拿得起。
所以,不論你是自修、共修,都可以、都很好,但是所得的結果,除了內心的作用以外,外緣也有個人和大眾的不同,或是懈怠、精進的差別程度。因此在佛門裡面,自修的人,要上等的根機,還要有基礎的教育,而且必須對佛法的認識有相當的程度,才能獨自修行。
如果在某一個時候跟別人共修,受到他人的干擾,對自己的修行反而不當,他就會想要一個人去閉關、閱藏、朝山、行腳雲遊、拜佛,作個人的修行。如此一來,個人怎麼安排時間,怎樣勤進修持,都不受別人影響,當然所得的功德就會加倍。但是,個人如果沒有基礎,什麼都不懂,沒有大眾的帶領,盲修瞎鍊,反而減少了自己的成就。所以我們寧可在大眾中隨眾,每天有別人的力量給我們加持,就不容易懈怠。
比方念經、念佛,我總要換口氣吧,在我換氣的時候,我的經聲、佛號就會間斷,假如我誦經、念佛,有好多人在一起,彼此你唱我和,我唱你和,你助我的力,我助你的力,眼看、耳聽、心想,身口意都是集中在修行的時刻,把心念和大眾都融和在一起,功德力就大了。因此,共修或自修,各有結果不同。
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佛門裡的修行,八萬四千法門,你要這樣修、那樣修,可以自由選擇。總之,不管自修或共修,就看怎樣對你有方便、能增上,你就選擇自修,或者共修;或者有時候自修,有時候共修,都不計較。能隨緣隨眾,這樣也是很好的修行。
修行也不一定只是念佛、拜佛、打坐;你吃飯,不貪飯菜好吃,不嫌口味不好,不計較精粗,這就是平等乞食,就是修行。你見到人,不輕慢他,等於《法華經》裡提到的常不輕菩薩,常對人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這個舉心動念,就是修行。
所以行住坐臥、衣食住行,生活中的細節,只要你懂得,這都是修行;你不懂這個道理,就是在禪堂裡參禪,妄想紛飛;在佛堂裡念佛,雜念不斷,那也沒有用。
當你在生活裡,能慈悲、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能對世間心存感恩、報德,凡事朝好處想,就等於黑夜,慢慢的天亮了,這就是修行成功了。
你自修、共修,都能達到目的,但是不必以自己的立場,要求人家,批評人家,這個對不對,那個好不好,反而造口業;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死個人了,各種的人都有其相應的各種環境與修行法門,諒解他人、體貼他人、尊重他人,自修、共修都是一樣。
(星雲大師全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