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廟宇4大奇匾完整傳奇 「二天」匾揭貴人寓意
台南市北區興濟宮暨大觀音亭17日公布廟內典藏「二天」匾,認可補足府城奇匾中不足的2字匾。
台灣首廟天壇的「一」字匾、祀典武廟的「爾來了」、祀典大天后宮的「大丈夫」與竹溪寺的「了然世界」被稱為府城宮廟4大奇匾,台南市北區興濟宮暨大觀音亭17日在匾額文物展開幕時公布1917年獲贈的「二天」匾,考究具有「貴人」含意,補足府城「1、2、3、4」字匾額傳奇。
天壇的「一」字匾有「人算不如天一筆」之意。祀典武廟的「爾來了」匾為陳永華所題,象徵「一切自來自去」極富禪味。祀典大天后宮的「大丈夫」匾為清朝巡撫沈葆楨以此句話形容媽祖,稱讚守護蒼生的精神,有「巾幗不讓鬚眉」之意。佛教的竹溪寺的「了然世界」有佛家「通識達禮,洞悉人生」的寓意。
府城廟宇4面匾額兼具文學意境、宗教哲理,後代善男信女各自解讀傳頌,被稱府城4大奇匾。惟從1字、3字到4字,獨缺2字匾,興濟宮暨大觀音亭今年為舉辦秋祭匾額文物展,整理庫房中發現1917年由辛西淮贈送的「二天」匾,認為足可補上缺漏的府城2字奇匾。成為這次匾額文物展的主軸。
廟方表示,「二天」兩字典故出自後漢書卷31蘇章傳提到「人皆有1天,我獨有2天」為每人皆有天為貴人,但自己除了天之外,還有另1個貴人。解讀「二天」有每人生命中第2個貴人之意。
興濟宮暨大觀音亭17日公布廟內保存的32面匾額,廟內公開懸掛的除歷屆總統贈匾外,多數為清朝匾,「二天」匾為日據時期獲贈,年份反較淺,卻最具深意。廟方17日贈送「互為二天」獎牌給辛西淮孫子辛忠勳,有「互為貴人」之意。
台南市民政局長姜淋煌表示,台南市能升格直轄市,宗教文化具有重要推升因素,台南市多數廟宇對文物保存都很慎重,各面匾額解讀雖各有不同,都可供後代信徒啟發。
台南市問資處長陳思瑀表示,興濟宮長年投入廟宇的研究、典藏、教育與推廣,足當古蹟歷史建築的典範。
(中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