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D-Day之大西洋壁壘 [列印本頁]

作者: takasago    時間: 2012-6-6 00:24:35     標題: D-Day之大西洋壁壘


 

此防線的前身自1940年7月開始建造,當時德國並未想過建設規模如此巨大的防禦工事,僅在法國沿海的加萊—濱海布洛涅一帶製造4座重型海軍砲台,該建設工程由托特組織負責。在法國戰役打敗盟軍後,為防止英國突擊隊的騷擾和登陸,逐第建造。巴巴羅薩作戰開始後,為將更多兵力投入蘇德戰爭中,必須降低西線守軍兵力,而有了後來的大西洋壁壘。在1942年3月23日40號元首指令正式要求建立大西洋壁壘,周圍的防禦工事原集中在港口。1943年11月,陸軍元帥隆美爾受命負責監督大西洋壁壘的建造,隆美爾便加緊建造進度和提高防禦工事的靈活性,將其防禦力大幅提昇。
一開始時仍有不錯表現,數次打敗自由法國的轟炸和英軍入侵等小型登陸行動,但後來由美國、英國、自由法國、加拿大和荷蘭流亡政府聯合策劃的大型登陸行動—諾曼地登陸時卻失敗,間接令納粹德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現在各地多處仍保留當年的德軍反登陸障礙物。

德國在大西洋長城中的防禦設施有數種碉堡、火砲陣地(還有許多偽裝成海邊別墅的砲台)、數百萬枚不同種類的地雷交叉分佈配置(如著名的人員殺傷雷S型地雷與反坦克的T型地雷)、延緩登陸速度的障礙物:如鐵絲網、由鋼條焊接而成的捷克刺蝟、空心三角錐的惡魔方塊、以及專對裝甲車輛的反坦克壕、「龍牙」型障礙物,灘上的木樁上有些具備地雷和能劃破登陸艇的刀片,隆美爾認為盟軍在進行登陸作戰時會以大量傘兵空降輔助,因此在海岸灘頭距離稍遠的林地與草地垂直插上木樁與鐵軌,此工事被稱為「隆美爾蘆荀」(Rommelspargel),其他還有將低窪地區引進水以形成人工早㚲,用以溺斃敵軍。除了基本的反登陸外,大西洋壁壘也要為鄧尼茲的潛艇港口提供防禦力量。

德國在此防線上的施工程度不一,兵力也不同。德國在西線共有58個師,總兵力95萬人,大部分素質低下且缺員,重型武器有1500輛坦克和5000多門火砲。德軍將重點防禦地點劃為36份,挪威3個、丹麥4個、德國10個、荷蘭4個、法國12個、海峽群島3個。
德軍分成西線總司令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陸軍麾下有西線裝甲軍團、B集團軍(由埃爾溫·隆美爾指揮)、G集團軍(由約翰內斯·布拉斯科維茨指揮);負責防禦西線海岸線的德軍共有38個師,比利時、荷蘭境內有8個師,法國諾曼底地區僅有6個師。
海軍則是由歐多爾·克朗克(Theodor Krancke)指揮的西線海軍艦隊,能調動資源有100艘各式潛艇、8艘驅逐艦和魚雷艇、34艘S艇和262艘掃雷艇。
空軍則是第3航空艦隊(名義上由胡戈·施佩勒指揮,實際上只有戈林能調動),擁有815架飛機:325架轟炸機、315架戰鬥機和75架攻擊機,其中能正常運作者僅半數。

法國
雖然是德國的重點防禦地段,各地的建造程度卻不一,諾曼底地區在盟軍登陸時僅完成約30%,在盟軍的火力壓制下,被破壞處甚多。截至盟軍登陸,德軍在法國北部沿海約佈下600萬枚地雷。防禦地段有敦克爾克、加來、瑟堡、布洛涅、下諾曼第等地,雷達站和V型飛彈的發射場十分多,20門口徑280mm以上的巨型火砲,光是布雷斯特就駐有35000人。海峽群島則共駐有25000多人,設有28個大型跑台。

荷蘭
駐在荷蘭的部隊約有4個師,另外還建有3個大型防禦工事、60個砲台;而離重要港口安特衛普不遠的瓦爾賀倫島設有18個大型砲台,駐有超過10000人。

比利時
位於比利時的反坦克障礙物
比利時的海岸線附近設有37座砲台和15個要塞區,其中有V型飛彈的發射場。到了1943年12月21日,隆美爾視察工事僅完成50%。

挪威
挪威的Lindemann砲台,這張照片拍下時它還無法使用,僅是為德軍造勢。
在英軍數次派出特種部隊突襲挪威後,希特勒直覺性的認為英軍將會入侵挪威,因此對該區投下大量軍力與資源;截至1944年4月,駐挪威軸心國兵力約有16個師,擁有225個砲兵陣地和中大型火砲1000門,還另有280個加強型大型防禦工事、超過1000處小型加強型工事、15個岸基魚雷發射陣地。挪威沿岸還有11個超過280mm的巨型火砲陣地,有35門巨砲。另外在1943年2月,英軍突擊隊發起岡塞賽德行動(Operation Gunnerside),成功摧毀了位於魏摩克(Vemork)的德國重水工廠

丹麥
丹麥設有78個砲兵陣地、約300門中大型火砲、2000多個要塞型工事,駐有3個師和9個海岸砲兵營、4個海軍高射砲營和2個後備砲兵營。


 
 
 
 
 
 
 
 
 
 
 
 
 
 
 
 
 
 
 
 
 
 
 
 
 
 
 
 
 
 
 
 
 
 
 
 
 
 
 
 
 
 
 
 
 
 
 
 
 
 
 
 
 
 
 
 
 
 
 
 
 
 
 
 
 
 
 
 
 
 
 
 
 
 
 
 
 
 
 
 
 
 
 
 
 
 
 
 
 
 
 
 
 
 
  
 
 
 
 
 
 
 
 
 
 
 
 
 
 
 
 
 




作者: abababc902    時間: 2012-6-6 00:33:07

第八章 那是幹嘛用的啊?
作者: Gamblers10    時間: 2012-6-6 01:41:30

再怎麼樣堅固的防禦,還是難以抵擋

再怎麼樣的防守,還是難以殲敵於瞬間

可見"攻擊是最好的防禦"...........自古不變的定理!!

值得國軍的借鏡!!
作者: willy0312    時間: 2012-6-6 01:56:46

其實當時
隆梅爾對於大西洋壁壘感到憂心
因為之前都是聽到下級幹部說防線已經建成之類...
後來親自上前視察的時候
發現一堆缺陷
所以後來D-DAY被打下來的時候
隆梅爾並沒有很意外的樣子
因為之前的下屬都超敷衍的...

作者: Gamblers10    時間: 2012-6-6 02:03:58

willy0312 發表於 2012-6-6 01:56  
其實當時
隆梅爾對於大西洋壁壘感到憂心
因為之前都是聽到下級幹部說防線已經建成之類...

不過這原因也是很多種

心態,工程浩大,用非所長(派隆梅爾去管海= =!),密碼被破解等等

不過演魔界的亞拉剛超像隆梅爾的...........@@!

還蠻帥氣的,可惜最後自殺了.............................
作者: 老大溫    時間: 2012-6-6 03:38:10

本帖最後由 老大溫 於 2012-6-6 03:55 編輯

大西洋堡壘失敗,主要在于其面對盟軍的絕對優勢。另外也沒有建造完成,比如地雷根本就沒有埋幾顆,奧德角上號稱280mm炮居然用電線桿偽裝。駐守的部隊素質層次不齊,大部分都是二三線的後背部隊,況且缺乏重武器。盟軍在1942年就獲得了大西洋壁壘的設計藍圖。德軍在即沒制空權也沒有足夠數量的裝甲部隊安排在縱深試圖硬碰硬集中消滅美軍。而放棄依託堅固的堡壘力求消滅盟軍在灘頭的戰術。此外在戰略判斷上也有很重大的失誤
作者: willy0312    時間: 2012-6-6 03:38:40

Gamblers10 發表於 2012-6-6 02:03  
不過這原因也是很多種

心態,工程浩大,用非所長(派隆梅爾去管海= =!),密碼被破解等等

其實多半跟個人利益有不小的關係
畢竟隆梅爾不算是納粹出生的將領
會受重用,也是因為真的是軍事天才

而這一點在一堆靠著因為納粹黨關係的政客和將領而言
他是個礙眼的存在
因此,也常會出現一些軍團應該要相互支援時
卻蹲在那蹲大便一樣...完全當作沒聽到

狀況其實就跟東線很像
陸軍努力往前推進
空軍可以出動
卻因為怕陸軍將領出鋒頭,拿功績
戈林這渾蛋,就完全當作沒聽到
所以有個笑話
德軍往前線推進,卻被蘇軍空軍壓制
德軍裝甲師只能對天大喊"該死的蘇軍!!我們那"偉大"的空軍呢!!該死的戈林"


作者: 紳士之道    時間: 2012-6-6 21:36:58

  在諾曼地登陸作戰的策劃中,盟軍對於保密與欺敵的策略可說是穫得完全成功;
  登陸作戰的時間與地點都出乎德軍意料之外,
  結果盟軍登陸當天,隆美爾元帥正在休假,來不及趕回.
  而消息傳到德軍總部時,希特勒則正在睡大頭覺,左右下屬都沒敢叫醒他;
  以至於無法出動只有元首許可才能調動的預備部隊即時反擊;
  失去了趁盟軍尚未在灘頭尚未站穩腳步時,立即把盟軍趕下海的機會.
 

  
作者: nonono    時間: 2012-6-19 20:08:24

在強大的防線 只要有一個點破了 還是破了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