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標題: 道教宮觀裏的鐘鼓文化 [列印本頁]

作者: 大頭寶珠    時間: 2018-1-31 01:15:16     標題: 道教宮觀裏的鐘鼓文化

道教宮觀裏的鐘鼓文化

鐘鼓文化在我國的歷史很久遠,是古代的兩種打擊樂器。根據文字記載,黃帝與炎帝交戰時,曾擊鐘鼓以助士氣。但真正用之廣泛,卻在制禮作樂的年代。道教十方叢林裏講究的“鐘板常住”,是講道教叢林以鐘板為號令,召集道眾以及報時、按排日常生活事務。鐘板交接有嚴格的定制,名曰:“過鉗錘”。鉗是互相鉗接,環環緊扣,混元一氣,不紊不亂,雅靜肅穆,為常住之儀範,故當慎行其事。鐘鼓二樓設大殿前左右兩方,古有“左鐘右鼓”之稱。清晨稱“開靜”,即打開一夜之沉靜,晚上稱“止靜”,即停止一天之活動複歸於寧靜。清晨先擊鐘後擊鼓,晚上先擊鼓後擊鐘,故又稱之“晨鐘暮鼓”。

道教宮觀裏的鐘一般分大鐘、報鐘、懺鐘、帝鐘四種。懺鐘、帝鐘用於道場中,而大鐘與報鐘卻用於開靜止靜。《荀子樂論篇》中說:“凡鐘為金樂之首……梵宮仙殿,必用以明攝謁者之誠,幽起鬼神之歌”。《夢溪筆談》中對扁鐘和圓鐘各身的發音特點作了精闢的分析,結論說圓鐘比呈橄欖形口的鐘產生的聲音持續時間長的多。因此道教宮觀多用圓口形大鐘,古時的鐘最初為竹、木陶製成。後來有了石鐘和有固定音高的金屬制鐘。凡鐘上一般多有銘文,以示神聖威嚴。《道藏》中《道書援神契》中將鐘磬合注:“古者祭樂有編鐘編磬。每架十六,以應有十二律及四宮清聲,又有特懸鐘懸磬。特懸者,獨懸也。今洞案金鐘玉磬,又有大鐘等,皆本諸此。其大銅磬,本諸擊缶。

來源:中國道教網





歡迎光臨 SOGO論壇 (https://oursogo.com/) Powered by OURSO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