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7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六佾舞(2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2-22 03:57: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六佾舞

 

 

佾又依地位身份的不同,所排成隊伍有人數上不同,如天子地位為八佾,故樂舞時,一佾是八人,八佾則是六十四人,成方陣形。至於次地位為諸侯,用六佾,一佾是六人,六佾則是三十六人。為什麼我們常會聽到祭孔大典上跳的是”八佾舞”呢?那是因為,有人認為孔子的德性操守,遠遠超過天子,故後世也有人稱之。

 一般佾舞生左手執籥,右手秉翟(左手就是有長毛之物,右手則是似紅管之物),在跳六佾舞的過程中,這二個所比的任何動作,均是代表對孔子的讚頌之意,在舞佾的過程中,籥與翟動作上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籥,永遠都是直放動作,而翟則是橫放動作,往後若各位您看到跳六(八)佾舞時,可以注意一下,雖看不懂舞的意思,但對基本行頭應有基本的了解囉~


在祭孔典禮中,共有六段禮讚,分別是,迎神禮、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徹饌禮及送神禮,每段均有樂章與歌詩,唯有在三獻禮中才加入六佾舞,當東節唱舞某某舞時,佾舞生就會在佾生長的示演及導引下,配合著詩樂的節奏,而起舞。

每一個獻禮有三十二個舞姿,三十二個舞姿,構成一章節,舞姿跟舞姿間沒有連貫動作,每一個動作完都要回復姿勢,以等待下一個動作。三章節共九十六個舞姿,以達對孔子的尊崇與讚頌之意。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4 09:0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