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2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 吃素不能吃中藥進補?這樣聰明替換不踩雷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12-5 00:18: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吃素不能吃中藥進補?這樣聰明替換不踩雷

「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只要能放進嘴巴的,通通有辦法吞下肚。」可謂人類飲食的最佳形容!尤其是,對於漢方中醫來說,更是什麼生物都能入藥使用。不過,這樣的飲食、用藥習慣,對於素食者來說,難免會擔憂自己會不會在無意間破戒;或是,不吃葷就無法發揮預期療效?


普遍來說中醫所使用的中藥,主要是來自於大自然的植物、動物及礦物,相對於西藥,中藥具有藥性溫和、副作用較輕微的優點。

台灣近300萬素食人口,吃中藥有禁忌嗎?

近年來,國人越來越重視健康的生活、健康的飲食,所以素食族群人口逐年增加。根據亞太素食聯盟的估計,台灣目前素食人口高達12%達到280萬人。而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中藥局組長黃宗賢就指出,自己在臨床發藥給病人時,就常碰到不少茹素民眾詢問:「處方中藥裡面有沒有含動物性藥材,或是有無素食者不能吃的東西?」。

對此,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鄒曉玲表示,普遍來說,中醫所使用的中藥,主要是來自於大自然的植物、動物及礦物,相對於西藥,中藥具有藥性溫和、副作用較輕微的優點。但由於有些中藥的來源是動物,所以對於素食的民眾而言,確實可能是一種禁忌。

動物性、還植物性中藥藥材怎區分?藥品名稱看出端倪

不過,鄒曉玲中醫師解釋,雖然如此,但臨床上常見的動物性中藥藥材,除了常見的五辛素中藥藥材包括:蔥、韮菜、韮白、蒜、薑等以外,一般來說,民眾通常只要通過名稱就能簡易區分是否為葷食。譬如,龍骨、牡蠣、蟬蛻、地鱉蟲、龜板、鱉甲、阿膠、鹿茸、冬蟲夏草、海螵蛸、桑螵蛸、地龍、膽南星等。

而常見的動物性中藥方劑則包括:安中散、溫經湯、少腹逐瘀湯、補陽還五湯、柴胡龍牡湯、桑螵蛸散、金鎖固精丸、炙甘草湯、龜鹿二仙膠、清燥救肺散、身痛逐瘀湯等。此外,容易被誤認為動物性產品的植物性中藥,則包括:桑寄生、貝母、狗脊、白頭翁、雞血藤、肉蓯蓉、豬苓、淫羊藿、肉桂、蛇床子、牛膝等。


臨床上仍有不少動物性藥材,是可以被植物性藥材加以替換的。

中藥不加葷,功效大打折扣?中醫師:這樣替換一樣好

至於,民眾擔憂的吃素不吃葷,是否就無法發揮中藥配輔預期的療效?鄒曉玲中醫師表示,雖然以中醫角度來說,每味藥材仍然有其個別的特殊性,替代的植物藥材有時無法完全發揮動物藥材的療效。因此,醫師和病人之間必須建立良好的溝通與共識。

不過,臨床上仍有不少動物性藥材,是可以被植物性藥材加以替換的。例如:阿膠用於補血、止血時,可以當歸、茜草或仙鶴草來代替;龍骨與牡蠣用於治療高血壓時,可以天麻、鉤藤來取代;龜鹿二仙膠用於改善更年期婦女症狀時,可以八味地黃丸或杞菊地黃丸代替;素食者的過敏性鼻炎病人,殭蠶、蟬蛻等祛風、辛散的動物藥材,也可以改用桑葉、薄荷等植物類藥材取代部分功效。

至於,冬令進補常見的食補如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四物湯、四神湯等,鄒曉玲中醫師強調,這類藥膳湯品都是以植物性中藥材調配。茹素者只要於燉煮時,以菇類和豆乾類代替肉類食材,一樣可以達到冬令進補的效用,民眾無需過度擔憂。

【專家小叮嚀】:

最後,心藥劑部中藥局黃宗賢組長也提醒,由於國人的茹素飲食習慣根據宗教、風俗的不同,也會有許多差異,像是早餐、農曆初一、十五茹素等;或是全素、半素、蛋素、奶素、植物五辛素等,種類眾多。因此,建議日常有茹素習慣者在就醫時,不妨可多與醫師、藥師說明自身的飲食方式及習慣,讓醫師能夠於病歷上加以註記,更能幫助醫事人員協助避開動物性藥材,獲得適當且適合自己的中醫藥物治療方式。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2/56087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4 10:0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