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功德」,是指功能之德,因此功能善資潤一切有情,造福世間故名功。此功是善家之德,因名功德。
又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施物言功,歸己名德。諸佛如來,無量劫中,廣修六度萬行,積聚功德,歎莫能盡,因名「如來勝功德」。
普賢菩薩於前卷稱歎如來勝功德已,繼續告訴華藏海會中諸菩薩眾,及善財童子。
善財童子是福城東長者子。長者有五百童子,善財,是五百童子之一,由於生時,種種珍寶從地湧出,相師取名善財。
在佛法言:能厭離惡友,親近善知識,隨學菩薩行,善能積聚功德法財,因名善財。
童子,是指個性率直誠懇,天真無邪言,非關年齡。當時,文殊菩薩在福城東(現在印度的孟加拉灣海岸),莊嚴幢娑羅林中說法,
善財聞法即發心,求菩提道。文殊菩薩為堅固他的信心,增長菩提道,教他廣參善知識。善財依教南下,遍訪五十三位善知識,
最後參禮普賢菩薩,加上文殊,共五十五位。但善財依教南下,故除文殊,其中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同一會訪問,故除有德童女,所以史稱之為五十三參。
普賢菩薩因善財子的參訪,即為其廣讚諸佛殊勝功德,顯佛果殊勝。但果必由因,欲證佛殊勝果德,當修普賢殊勝行因,
因此,善財是本經的發起眾,亦是當機眾,故普賢菩薩讚佛功德已,即告善財童子,及在會諸大菩薩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