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60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咖啡常識] 進口豆一定最好?台灣咖啡豆新鮮的味道才是無可取代!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9-27 09:08: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進口豆一定最好?台灣咖啡豆新鮮的味道才是無可取代!

17年前進入產業,廠商給你什麼咖啡豆,就是什麼咖啡豆。沒有當季豆的概念,沒有新鮮的想法,甚至於也會有一個說法是,你生豆放個一年再炒,風味會比較好。就在那個時代,新鮮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但如今,台灣本地咖啡豆新鮮的味道,反而才是優勢。


曾經有一個農友,憂心忡忡地問我,你覺得台灣豆的市場,到底在哪兒?

坦白說,這個答案,在我各個階段,都會說出不同的答案。在過去一年跟阿里山產區深度交流之後,我今年,會跟您分享的答案是,「新鮮的味道」。

在過去一年作者跟阿里山產區深度交流之後,認為台灣豆講求的是新鮮的味道。(圖片來源:Scott提供)



台灣豆在台灣的優勢:新鮮的味道

在講新鮮的味道之前,你要有一個概念,就跟呼吸一樣,每天呼吸,你不會知道什麼叫做氧氣,只有在缺乏氧氣的時候,呼吸不順的時候,才會知道:喔,這空氣裡頭氧氣不足。新鮮的味道,大概就是這種感覺。你無法知道什麼叫做不新鮮,直到你喝到了什麼叫做更新鮮。

也因為這樣,新鮮的味道,在我事業的發展軸上面的每個時間點,也都有不同的感受。17年前進入產業,廠商給你什麼咖啡豆,就是什麼咖啡豆。沒有當季豆的概念,沒有新鮮的想法,甚至於,也會有一個說法是,你生豆放個一年再炒,風味會比較好。就在那個時代,新鮮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大家可能也不太喝酸,不太喝淺,所以咖啡豆新鮮度低一點,似乎也還好。

包材精進 也改變了對於咖啡風味的認知

我很清楚,一個讓我改變對新鮮的時間節點:Grain Pro的導入。Grain Pro是一家美國的包材公司,他們生產了一種我們叫做Super Bag的一種穀物專用密封塑膠袋。這個商品可以有效避免咖啡豆老化。塑膠袋隔絕了航運與儲藏的的環境氣味以及濕氣等雜亂因素,讓咖啡人開始體驗到「更新鮮的風味」,包括了果菜汁、新鮮蔬菜、更活潑的水果感等等。當然這個轉變之初,也會讓大家覺得咖啡豆太新鮮,會太尖銳、刺激等,或者剛收到的豆子,可以在放個半年炒,比較好喝之類的想法;然而,也讓大家開始辨別了原來之前的布袋味、木質味,是儲存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產區風味」。

包材改變了,也改變了大家對咖啡風味的重新認識。當季豆的概念,假如沒有這樣的保鮮包材,也會變得比較難以實現它的概念。還有鋁箔袋、還有真空包等,都是慢慢地讓咖啡風味有更好的保護。當然,這樣的改變,可能對自烘店業主會很敏感,消費者端,通常會需要更長的一點時間察覺。

國外進口咖啡豆到店的時間,距離採收中期已經6~8個月

產區的工作排程,以我熟悉的哥斯達黎加為例子。採收(以採收中期為基準點的話)、後置、樣本提供、採購確認、乾處理廠準備、裝櫃出貨,大概也得走個4~5個月。這半年的後期一個月,咖啡豆大概也是在悶熱的貨櫃裡度過。接著,到了台灣端的貿易商手中,進倉、準備供貨給消費者,很可能也是6~8個月之後。這是我概念當季豆可以供應到台灣市場的最快時間。儘管已經跑了產區好幾年,在產區也是有常常杯測到新鮮採收的咖啡豆,但是店裡頭用到最新鮮的咖啡豆,大概也是離採收中期大概6個月吧。有辦法更壓縮嗎?這也是我們一直跟廠商溝通的事情。但是國外商品,總是比較難掌控。

去年12月,得知特富野三少之一浦瀚文那邊已經有新產季樣本可以品嚐,我就請他幫所送一輪樣本來給我杯測。只是一批11月採收,11月底後製完成、下棚、脫殼、打樣的咖啡豆,也給我前所未見的「新鮮感」。當然他的日曬豆一直都很有水準,只是這樣的咖啡豆品質,加上超級壓縮的供應鏈流程,讓我有機會跟消費者引進最新鮮的風味。這款咖啡,12月就上我們的熟豆架,開始販售。(生豆)新鮮的好咖啡,本身豐富度、跳動感、果汁感,都相當立體,也讓我深深著迷,也讓我對這樣的超壓縮供應鏈的咖啡豆感到興趣。我也常跟同事開玩笑:「2019年12月就已經喝到2020 crop的咖啡,很有未來感!」

台灣新鮮的咖啡豆,是進口豆難以實現的

隨著我積極地討樣,農友開始讓我有機會測到一些剛下棚架沒多久的作品,也因為這樣,我對新鮮度開有有不同的體驗。在這中間,我大概有些心得,我知道可能會引戰,但是這不是我的目的就次了。首先,新鮮的咖啡,不是想像中這麼難炒。其次,新鮮的咖啡,豐富度極高,烘焙得宜,也可以讓消費者體驗到一種前所未見的複雜度。

這些都是在進口豆難以實現的風味與香氣。今年正好新冠肺炎,所以貿易商的進貨也被搞得超亂。與往年不同的上架步調下,我也趁這樣的市場環境,在店內大力推廣一些我認同的台灣豆。我自己,在熟悉了「更新鮮」的味道之時,開始對國外的當季豆的新鮮度,開始挑惕了,我很容易品嚐出老化的味道,儘管這些老化的水準相當輕微。這是我在去年沒有的經驗,因為去年我並沒有太多「更新鮮的味道」的概念;但是,今年與這些超新鮮阿里山豆的大量交手下,對「新鮮的味道」也有了更敏銳的品嘗經驗。超新鮮,是我們跟消費者所分享的重要差異度之一。

壓縮的供應流程,對農友的財務週轉也會有相當舒緩的效果。以往都是採收與後製的農忙直後,才開始找買家。但是假如在採收期,生豆就開始販售,資金運用就可以變得更活絡、也讓咖啡農更安心。所以怎麼利用這個「新鮮點」,舉辦杯測會、媒合會,如何打破我把最好的都送評鑑比賽,而不是快速周轉,趁新鮮賣的農務習慣?這部分在之後跟大家聊。

【mojocoffee】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4 06:0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