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1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79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98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聖嚴法師:沒有自我私心的貪
今天我接受新聞的採訪,記者問我:「人的貪心從那裡來?人的貪心對我們的世界、社會有什麼不好?因為貪,所以才會努力,因為貪,所以需要不斷成長,為了貪,所以必須爭取,才能成功,貪為什麼不好?」這個問題問得很有道理。我回答說:「『貪』的意義要看是否有『私我』在其中?若有,便會為自己製造困擾,也為社會大眾帶來麻煩。如果沒有私我的成分,那不但會為自己帶來智慧、福報、功德,同時也會為社會、眾生帶來幸福、光明、祥和,那是非常好的。」因此,有自我中心的貪,叫作「煩惱」;沒有自我中心的求,叫作「悲願」,而不是貪了;願眾生都能離苦,願眾生都能得樂,願眾生都能離煩惱而成佛,已不是貪心而是悲願。更進一步說,為了眾生的「需要」而努力經營製造、取得,那叫作願心;為了個人的「想要」而巧取豪奪,那就叫作貪心。
「想要」的東西是無止盡的,而「需要」的東西是有限的;為了眾生的需要不是貪,為了個人的需要則是帶著貪的成分,因為涉及自我的利益。
因此,貪可分成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有我的,叫作貪心;第二個層次是無我的,叫作悲願。如果是貪心,則不能明心見性;如果是悲願,則與明心見性相應;如果願心中帶有私心,便是不清淨的,還是貪心而不是明心。
想要立刻把貪心去掉,是很困難的;要立刻明心見性也很不容易。但話說回來,明心見性也並不是難事,就看你的心能不能轉貪心為願心。例如,人人都是貪生怕死的,那便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煩惱心;但是,地藏菩薩卻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雖也有個「我」在那裡,但那是悲願心的我,而凡夫貪生怕死的我便不是悲願心了。
如果提得起悲願心,就不會貪生怕死,生死的問題就不存在了。可是要凡夫一下子就不貪生、不怕死,是很不容易的。歷史上記載,文天祥寫《正氣歌》時充滿浩然正氣,隨時都可以為國家、民族而死,但真正上刑場時,也是相當痛苦的。英雄豪傑口中說舍生取義,但真正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時,仍以為是非常悲愴、悽苦的事。
如果是一位菩薩,為了救千萬的眾生而奉獻出自己的生命,是不會有煩惱的。為什麼?因為他很清楚,這件事是非常值得的,而且死了以後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了,那樣的死亡,只是成佛之道的一個過程、一個階段,因此能夠心平氣和,而不會產生對生的貪戀、對死的恐懼。
來源:佛弟子文庫
|
-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