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1-9
- 最後登錄
- 2025-5-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60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443
- 相冊
- 6
- 日誌
- 40
   
狀態︰
離線
|
人的一生都會經歷或遭受憂鬱的痛苦,這是很正常的反應,只要自覺並獲得適當的治療,都可以走出憂鬱的森林,重新遇見溫暖的陽光!
人碰到挫折、失落難免會憂鬱,但多半是短暫的、輕微的。憂鬱症則是持續的、嚴重的憂鬱表現,可能與外在的壓力有關,也有可能莫名的就憂鬱、煩悶、快樂不起來。依照現行的診斷標準,超過兩週以上的嚴重憂鬱情緒表現 (九個相關症狀超過四個以上),就必須考慮憂鬱症的診斷。
有過憂鬱或焦慮經驗的人可能都體會過,情緒常常是說來就來,周圍的朋友常勸說:『只要樂觀一點、不要想太多就好了⋯』但是啊,這並不會讓當事人獲得任何舒緩!
如果調整心理狀態暫時還無法達成,建議可以先從生活習慣下手,包括飲食、運動及睡眠,都有助於改善情緒。飲食方面可以多食用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運動則可以先從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並達到每分鐘心跳130下的目標開始;睡眠則建議維持固定作息,從晚上11點入睡至早上6點。
另外,當家人、朋友得了憂鬱症,身為他身邊親近的人,也承擔不少他的痛苦,有時也會向他一樣有許多的挫折與無力感。以下有許多事是您能夠作的:
1.儘可能的學習:了解憂鬱症及抗憂鬱藥物及相關正確知識。
2.合理的期待:不給他過高的要求,給予合理的期待與鼓勵。
3.無條件的支持:無條件的支持,不要立即想到回報。
4.維持日常生活作息:自己的生活也要過下去,照顧他不是生活的全部。
5.分享你的感覺:適當時仍可分享自己的感覺,或找他人宣洩自己的情緒。
6.不要認為事情是針對你個人而來:有些無力與受挫,不要太個人化與自責。
7.尋求協助:鼓勵就醫,找尋適當的專業醫師,給予完整的處理。
8.一起合作:與患者一起合作,共同度過。
(摘錄自「當家人得了憂鬱症」– 張老師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