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68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的齋戒,居士在哪些日子需持齋持戒?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8-24 01:28:3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的齋戒,居士在哪些日子需持齋持戒?

1道教的齋日頗多,《太上洞玄靈寶福日妙經》中,記載有:長齋月(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三會吉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三元齋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五臘齋日(正月一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十月一日,十二月初八)、十直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小月取廿七)、八節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朔望齋日(每月一日、十五日),以及甲子、本命、庚申日。

由是觀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幾乎皆是齋日,如元旦(正月初一)、上元、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寒衣、臘八、下元、除夕等。這些日子,是天尊面對世間百姓說的,普令天下受持。對於玄門弟子而言,更應修持齋戒。


齋戒,是道之根本。

《太上虛皇天尊四十九章經•齋戒章第二》曰:“天尊曰:齋戒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子欲學道,清齋奉戒,念念正真,邪妄自泯。一切眾生,捨清浄域,耽嗜葷羶而以觸法。譬如餓鬼,啖食死屍,火燒饑腸,無有飽滿。又如蠅蟲,爭奪臭腐,妄為羶香而以觸法。三宮溷濁,六腑不淨,屍魄欣昌,樂於死地。子當割嗜欲根,入清靜境,無作諸苦,無造諸惡,無生諸見,無起諸邪。子觀戒文,如世法律,欲有所犯,懼金木刑。子于戒文,精意奉持,凜然在前,如對所畏。秉心正嚴,滅一切想,諦聽不二,可會正真,是吾弟子。”

古人齋戒,有專門的靜室,閉門焚香,絕於雞犬,提前一日,要沐浴,沐浴,是道教重要的修行法門,也是齋戒的基本內容之一。

《雲笈七簽》第四十一卷“七簽雜法”中記載較多,有基本的香方、存思、符和咒語。沐浴,也用於“除三屍”。

沐浴的簡易香方,閔智亭道長著《道教儀範》中也有記載,名為“五香湯”:白芷、桃皮、柏皮、零陵香、青木香。齋法,分三種:心齋、食齋、供齋。心齋,貴在念念無雜、澡雪精神、絕思慮、去嗜欲。食齋,戒葷腥,身體清潔。供齋,以齋供侍奉神明。

齋者,齊也,齊整三業,恭對神明,包括誦經要沐浴、嚼香、叩齒,書符要閉氣等,都是因“神”而定。

道教的許多規矩,都不是因人而定的規矩,而是因神而定的規矩,人遵守、奉行的,是神的規矩,神明最忌穢濁,室內穢濁,易沖犯神明,體內穢濁,則神明不降,欲召感神明、行道修真,首當齋戒。

《老子中經》中記述,道教不食豬肉、馬肉、羊肉、牛肉、兔肉、雞肉等,也與行法有關,恐沖犯值日神,其法不靈。

2按《邱祖垂訓文》,祖師示“三乘法”,句句分明,囑咐大眾量力而行,無論行持哪一種,齋戒都是基礎。

上乘修煉打坐,氣血渾濁,難通清靜,且殺業營纏,豈能名列紫府;中乘誦經禮懺,經典即聖真,穢氣對字,猶如對神不敬;下乘積功累德,萬般修持,莫若愛生護命、慈憫一切,修道人忌葷腥、不殺生,猶避災害。

千修行、萬修行,能管住嘴,是第一步,雖然管住了嘴,尚不是大道,未必修行就粘題了,但管住嘴,起碼是抬腿的功夫,行不行道、信不通道,由此可以窺見一斑。

戒,是祖師的慈悲和方便。戒就是道,道就是戒。戒道無二。合乎于戒,就是合乎於道;合乎於道,必不違諸戒。持一戒,有一戒之果;得一戒,與大道近一步;受一戒,有一層神明護持。這就是方便之路,也是修持至道的捷徑,若說修道有捷徑,持戒便是最暢通、最方便的捷徑。

許多居士和信眾以為持戒難,其實違戒難、持戒易,持戒之人,上得天神護佑,中不犯國法綱紀,下不畏鬼魅群生,坦坦蕩蕩,豈不逍遙?人能睡得安,對天、對地、對人、對鬼神無愧,就是福報。

另外,許多人以為戒律是枷鎖,若是如此,性早已滅,石頭、草木豈不是成道更易?老君爺在《戒經》中說,戒者,防危也。

“戒”字當中三筆,好比籬笆牆,外邊的“戈”,好比利刃,當你逾越正道的時候,戒規可以提醒人回歸正途,不遠大道。戒,又好比是高速路兩旁的護欄、汽車和飛機上的安全帶,正常行駛的時候,是可以忽略其存在的,但當出現危險的時候,它可以減少傷亡。

王常月祖師在《龍門心法》中說過:“持戒在心,如持物在手。手中之物,一放即失;心中之戒,一放即破。”

張天師認為,修道如果不持戒,就猶如一個人在雨夜行路而沒有燈,豈能安然到達?


3持戒,如雞抱卵,不可須臾離,離則孵不出小雞,又不可死守,死守則卵破。萬法不離中道,持戒如做飯,要掌握火候,得其中謂之得矣。

牧馬童子放馬于郊野,馬即代表天性。我們不妨將戒比作拴馬的繩子,如果無戒,馬性馳騁,必然失馬,如果死守,將馬的脖頸強行勒緊于馬樁上,馬性則處於“不自然”狀態,輕則受傷,重則死亡。

所謂戒,正是拴馬的韁繩,馬欲馳騁時,它發揮作用,使馬不遠離於樁;馬性調伏時,則有之若無,並無束縛之感,馬性也處於相對“自然”的狀態中。

所以,諸品仙戒其實是慈悲的呵護和叮嚀,當一個人在修道的路上走偏的時候,戒是黑夜中的一盞盞明燈,幫助你回家。

道教的戒,三洞之中,名目繁多,普通大眾,以老君“積功歸根五戒”為根本戒,即:一切眾生,含氣以上,翾飛蠕動之類,皆不得殺(不殺生);非身病,非法禮,皆不得飲酒(不酒葷);若不聞見,非心所了,不得向人妄說(不妄語);一錢以上,有主無主,非己之物,皆不妄取(不偷盜);非夫婦,若出家人不妻不娶,若男若女,皆不得犯,夫妻雖非犯戒,過亦為淫犯(不邪淫)。

三皈五戒,是修道的慈航。皈者,歸也,如江歸海。海喻道。皈依道、經、師,是諸法的依憑。離開三寶,無由成道。五戒,是天地之根本,人身之根本,老君親授,攝一切惡。有緣者,當速歸身大道、歸神大道、歸命大道。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2-2 03:1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