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27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659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果鏡法師:《無量壽經》引我入佛門
大學時期參加佛學夏令營,果鏡法師第一次接觸《無量壽經》,也學到發願的重要,還有那令人嚮往的極樂世界,相信生時好好建設人間淨土,往生時,無量壽佛來迎,在極樂世界繼續學佛。
回想第一次接觸《無量壽經》,應該是在尚未出家之前,當時我還是大學學生,在參加學校社團暑假夏令營的課程之中。因為是第一次參加佛學營隊,也是第一次聽佛學課程,因此每一門課程內容,對我來說都相當深奧難懂,弄得我每天一頭霧水,上課時雖然很想專注精神,但都是昏昏欲睡度日如年。
即便如此,在眾多艱澀不懂的佛學課程之中,仍有一門《無量壽經》的課程內容,稍稍能聽懂,聊可慰及不安的心,又加上每天安排的念佛共修,只要放鬆地開口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安頓身心,甚至有了一些感應經驗。此種易懂易行的法門,就是引領我入佛門的開端,也是促成日後我與恩師聖嚴師父結緣的因子。
信、願、行缺一不可
《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答應阿難的啟請,而為阿難宣說的經文。經中敘述世自在王如來出世時,有一位國王出家名號法藏比丘,在他修行菩薩道時,發了四十八願且具足修行圓滿,並在距今十劫以前修成阿彌陀佛,成就莊嚴西方極樂世界的因緣。
當我們聽完釋迦牟尼佛講述《無量壽經》中的法藏比丘,由於在因地中所發的誓願,因此圓滿成就了莊嚴國土、成熟眾生的佛果,是否有生起效仿法藏比丘的發願精神?自己也發願未來可以成就自己的佛國淨土。恩師聖嚴師父生前經常鼓勵我們弟子要常常發願,例如:無法安心禪坐時要發願、無法解決困擾時要發願、無法調伏煩惱時要發願、無法降伏貪心時要發願、無法……都可以用發願來完成目標。
一般認為往生極樂世界必須具備信、願、行三資糧,首先信三寶,堅信不疑;其次要發願作佛,堅定不移;接著依願修行,普度眾生。
《無量壽經》中清楚地說道往生上輩蓮花,必須有五個條件:1. 捨家棄欲而作沙門;2. 發菩提心;3. 一向專念無量壽佛的名號;4. 修諸功德;5. 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而往生中輩有幾個條件:1. 以至誠懇切心,雖身不出家,但要發無上菩提心;2. 大修五戒、十善、八戒、六波羅蜜等種種功德;3. 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名號:4. 隨緣盡力修行善法,如建佛塔、塑佛像、供養僧眾衣食、佛前點燈掛綵、散花燒香等;5. 以之迴向願生極樂國土。
又無量壽佛為無緣作諸功德的人,開往生下輩的緣:1. 發無上菩提心;2. 一向專念乃至十念無量壽佛;3. 以至誠心求願往生極樂國土;他們在臨命終時,夢見無量壽佛,由於信願真切而得往生下輩。往生上、中、下輩的條件也就是往生資糧,其中就包含了信、願、行,三者缺一不可。三輩所具備的資糧,雖然有些差異,但其中共通的都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願生極樂國土。
累積極樂世界的功德財
我經常對淨土課程的學生,用譬喻來說明,例如有一人想去高雄,他首先要選擇去的方法:走路、搭汽車、搭高鐵、搭飛機、搭輪船等等,接下來就是買票了。票錢的多寡也會影響選擇,錢多選擇高檔一些的,錢少只能選擇走路或搭汽車,錢是平日儲存下來的資糧(功德財),一切皆具足就可以上路了,缺一不可。例如沒有錢無法買票去不成、機緣不巧沒有班車去不成、突然不想去也去不成,種種因緣不具足皆無法圓滿。
修持《無量壽經》就如同上面的比喻一般,你想去極樂世界嗎?當然你一定要相信極樂世界的存在,才會考慮要不要去。經常被學生問道:「你沒有去過極樂世界,為甚麼相信有極樂世界?」我回答:「你沒去過美國,為甚麼相信有美國?」學生回答:「因為有人從美國回來,帶了美國的土產。」我回答:「極樂世界是佛陀親自告訴我們的,也有很多感應事蹟的歷史文獻為證。」
當然你不相信就不會想去,即使極樂世界是存在的,也與你無緣。已經相信也想去,那就要儲備功德財買票,儲備得愈多就可以坐舒適快捷的交通工具;到了極樂世界,因你的福德資糧,你可至上輩、中輩、下輩蓮花處,繼續修持到不退轉。
有人問:「你去極樂世界嗎?」我說:「為甚麼不去?」又有人問:「法鼓山不是在推人間淨土嗎?」我說:「這不衝突啊!在人間好好建設淨土,臨命終時,無量壽佛一定親自來迎,到了極樂世界修成不退轉後,回入娑婆度眾生。」
來源:佛門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