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3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連江縣 - 大埔石刻 [複製連結]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藝術之星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歌神VIP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5-4 21:34: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大埔石刻位於連江縣莒光鄉的東莒島(原稱「下沙」「東沙」)的南邊崖壁上,刻於明朝萬曆四十五年(西元1617年),
曾被風沙掩埋,為人們所遺忘,直到1953年,島上國軍構築工事才意外地發現這一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
使得明代沈有容抗倭的史實得到進一步的見證。



大埔石刻面積約2.78平方公尺,上鑴刻41字,分七行,每字約為22公分,筆勁有力。
碑文全文如下︰「萬曆彊梧,大荒落,地臘後挾日,宣州沈君有容,獲生倭六十九名於東沙之山,不傷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此。」
彊梧又作強圄,為丁;大荒落為臘,地臘為五月五日(天臘正月一日、道德臘七月七日、十一月一日為民歲臘、十二月八日為侯王臘);
挾日是指十日,這些都是古代歲星曆法紀年月日的用法,石刻上指明的時間是「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五月十五日」。
由福建連江人的董應舉提字勒石,紀念的是明朝抗倭名將安徽宣城人沈有容在東沙島上生擒倭寇69人,
而明軍不傷一卒的英勇事蹟,整起俘倭事件在史冊中熠熠生輝。

此一石刻是明代遺留下來的重要文物,其意義在於︰
一、它是明末中國東南抗擊倭寇俘敵較多的戰役,具有抗倭史的研究價值。
二、它是明代抗倭名將沈有容的事蹟之一,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
三、明末名臣文人政治家董應舉的遺筆能留在東莒島上,是歷史的偶然也是必然,顯示馬祖列島在歷史上一直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石刻上的兩位歷史人物更是對明代國家、社稷安危的貢獻載諸史書也長留在邊陲小島上。
四、萬曆年間的倭寇雖不像嘉靖、隆慶年間猖獗,但仍是國家的外患和沿海人民生活的困擾。勝利的戰役確實值得勒石為記,以為士氣的鼓舞。

國軍於發現刻有文字的岩盤,研判可能為重要古蹟,清除覆蓋在岩盤上的泥土,並用鐵絲網圍住予以保護。
民國五十五年,馬防部司令官雷開瑄為防止古蹟遭到雨淋日曬,在石刻上方興建一座仿古涼亭,
命名為「懷古亭」,並在旁邊立碑,記載石刻的發現經過與石刻。

由於石刻所具的文化資產價值,內政部於民國77年(1988)11月11日指定為三級古蹟,又於民國97年12月11日指定為縣定古蹟。
如今,大埔石刻已然成為知名名勝,遊人登亭攬勝,遙想當年活捉倭賊之情景,以及國共失和轉進馬祖後的島嶼經營,
在戰地政務防衛之餘,仍重視古蹟的維護,為後人留住重要的文化資產。







(文化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4 12: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