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7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台灣民俗的陣頭 [文陣與武陣]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1-20 16:44: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本帖最後由 ntyang1961 於 2011-11-20 16:45 編輯

台灣民俗的陣頭:

每年三月大甲媽祖出巡,已經成為台灣民間宗教信仰上的一大要事了,它可說是台灣宗教上最盛大的祭典活動。

而在媽祖出巡隊伍最前面,可以看到一隊隊穿著金光閃閃的戲服的人們,或扮成神將、或扮神明、或組成各種藝陣,做著精采的表演。

這些表演讓媽祖出巡繞境活動變得更為熱鬧,吸引了無數中外人士的眼光,這些在廟會時出來表演的隊伍就是「陣頭」。

「陣頭」在台灣民間信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早期農業社會裡,它是迎神賽會酬謝神明恩典的儀禮。

而陣頭中多采多姿的表演,更成為當時淳樸的農業社會人們生活中的主要娛樂。

傳統藝陣源自「百戲」,明清之際,先民渡海來臺,也將民間藝陣同時傳遞來臺,歷經四百年的衍演發展,各種藝陣不祇保存傳統民族文化的精神,也呈現本土的風貌。

「台灣陣頭」一般所指為「福佬陣頭」,但有時也會出現原住民或客家陣頭。

種類豐富,演藝範圍很廣泛,深入民間各角落,都以「落地掃」形式表演,也就是不用舞臺,就地演出,觀眾與演者距離接近,所唱所演出俱為大眾心聲,充滿了鄉土的親和,隨著時代的變遷,更成為一種紮根於民間的傳統藝術。

臺灣民間陣頭以演出性質分類,可分成文陣與武陣兩種:

一、陣頭-歌舞性質濃厚,娛樂性強,有故事情節,有對白,有完整的後場伴奏,表演形式大多為載歌載舞,旋律性強,又可分為音樂類的北管、南管、八音、歌仔戲、大鼓陣等,歌舞類的如車鼓陣、牛犁陣、桃花過渡、七響陣、番婆弄、才子弄等載歌載舞的小陣,以及遊藝類的藝閣、花車、布馬陣、公背婆等。

二、武陣-宗教性質強烈,多帶有武術、特技之表演。
形式大多為只舞不歌,如宗教類的家將團蜈蚣陣、十二婆姐陣、大仙尪仔陣,武術類的龍陣、獅陣、宋江陣、跳鼓陣、高蹺陣、鬥牛陣、公婆陣、跑旱船、水族陣、五營陣等以及體育類的醒獅、舞龍。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5 08:1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