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611|回覆: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與討論] 印順法師的「六識論」思想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1-20 05:01: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印順法師的「六識論」思想

關於佛法是六識、七識或是八識,在佛教界一直是一個討論的議題,我們今天將藉由印順法師所主張的「六識論」,來討論佛法中所講的,有情眾生的心中,到底是有六個識、七個識還是八個識。

印順法師在他的《佛法概論》第八章「佛法的心理觀」中說:「佛教後期,發展為七識說,八識說,九識說。佛的區別識類,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據,唯有眼等六根,那裡會有七識、八識?大乘學者所說的第七識、第八識,都不過是意識的細分。…意識又向內而執取根身。這向內而執取根身的,即等於一般所說的阿陀那識。此意識為本的意識,應為從意而生的意識,不只是六識中的意識。」又說:「從有情為本的立埸說,有情為六處和合的存在,意處為身心交感、認識活動的源泉。意根與身根的交感,即有情身心的統一。佛說『依意生識』,應以與根身相依存的『意』為根源。…意與這身根相應而生起的覺了,或觸對外境,從意起身識;或執取身根,執取身心自體,從意生(細)意識,這二者,無論如何微昧,微昧到不易理會,但是一切有情所必具的。此(細)意識為『名色緣識,識緣名色』的有取識,即與極微細的我見、我愛、我慢相應的染識。像人類,意根與根身相應而生的覺了,外緣即明確的五識。如定中根身所起的內觸識,及內取根身,執取自體的──細意識,也是極微昧的。此外,有高度明確的意識,承受五識外緣的落謝影像,承受(細)意識內取的積集餘勢,承受前念意識的活動形態,發為一般明確的意識。重視佛陀『依意生識』的教義,『六處和合』的立埸,應從根身與意識的交感處,說明一切有情共有的微細身識與意識,到達人類特有的明確意識。」

以上印順法師的說法,我們來看看是否和經典所說的相符。在  佛陀初轉法輪的《雜阿含經》中卷九,  世尊開示如下:「佛告比丘:『眼因緣色,眼識生。所以者何?若眼識生,一切眼色因緣故。耳聲因緣、鼻香因緣、舌味因緣、意法因緣意識生。所以者何?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是名比丘眼識因緣生,乃至意識因緣生。』」 這一段經文,很明確地說明「諸所有意識」,無論是印順所說的「細意識」或是「明確意識」,都是藉意根和法塵的因緣所生的意識,不是印順法師所說的:「應為從意而生的意識,不只是六識中的意識。」誤會說還另外有一個從意根所出生的意識,有別於六識中的意識。另外佛所說的六根中,前五根是眼、耳等身體的器官,但是意根,祂所接觸的是法塵,祂是心法,不是物質的色法。印順法師把這個心法的意根歸類為物質法,才會說:「唯有眼等六根,那裡會有七識、八識?」這個心法的意根,正是印順法師所否認的第七識。

另外有關阿陀那識,  世尊在《解深密經》卷第一中說:「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以上經文的意思,是說阿陀那識又稱為阿賴耶識,又稱為心,而最後又說,這阿陀那識作為依止,作為建立,才有六識身的運轉,也就是眼、耳、鼻、舌、身識和意識的運作現行。而印順法師卻說:「意識又向內而執取根身。這向內而執取根身的,即等於一般所說的阿陀那識。」也就是印順法師認為阿陀那識就是意識,和  世尊所開示的阿陀那識建立了六識身──包含意識──的運轉完全不同。是阿陀那識建立了意識,而不是意識就是阿陀那識。印順法師對於阿陀那識──或稱為阿賴耶識──的認知實在錯得離譜,就好像說母親就等同於兒子一樣。

另外印順法師所說的「意處為身心交感、認識活動的源泉。意根與身根的交感,即有情身心的統一。佛說『依意生識』,應以與根身相依存的『意』為根源。」印順法師這一段話的意思是說因為意根與身根的交感,與身根相依存,才會有意識的出生。這種需要身根才能產生意識的邏輯對於無色界的有情眾生,他們完全沒有身根卻還有意識存在,就完全說不通了。這種「應從根身與意識的交感處,說明一切有情共有的微細身識與意識,到達人類特有的明確意識。」之邏輯,完全和無色界有情眾生的實際現像背離,也因此證明印順法師的說法錯誤,無法禁得起事實的考驗。

關於佛法中,有情眾生的心到底有幾個識,我們依照經文,來算算看。前五識及意識,這在經文中,以及印順法師的書中都有提到,沒有爭議。但是除了這六個識以外,《雜阿含經》中又說:「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也就是意識是由意根和法塵的因緣所生。印順法師也說:「從意而生的意識。」所以意識是由意根藉法塵之緣而出生。這能生意識的意根,祂不是物質的色法,因為色法無法接觸法塵,也無法生出心法,只有心法才能出生心法。也就是說,在初轉法輪的《雜阿含經》中,  世尊已經明確開示:「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也就是說除了包含意識的六個識之外,還有一個意根,也就是第七個識,祂能夠藉由法塵的因緣而出生眼、耳乃至意識的六個識。任何一個會算數的小學生,這樣用手指一算,就知道  世尊在初轉法輪就提到至少七個識,而不是印順法師所說的六個識。

另外,在初轉法輪的《雜阿含經》卷第三中,  世尊開示:「我說識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除欲見法,涅槃、滅盡、寂靜、清涼。」這段經文的意思是  佛開示說,有一個識祂不住在東、西、南、北方及四維上下,除去了所有的五欲就會看到祂,在阿羅漢捨壽後滅盡五陰十八界,進入了無餘涅槃,祂在這無餘涅槃的境界中,一直保持著寂靜和清涼的狀態。  世尊在這裡所開示的,一個不住在任何地方的識,和前面所提的「意法因緣生」的意根又完全不同,在人間,意根必需要住在勝意根所在的大腦才能夠領納法塵,出生意識。這一個不住在任何地方的識就是《解深密經》所說的「阿陀那識」,又稱為「阿賴耶識」,或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那個不住在色聲香味觸法塵中的心。在其他的經典中又稱為「如來藏」。

從以上簡單的算術,眼、耳等乃至意識總共有六個識,加上意根第七個識,以及《解深密經》所說的「阿陀那識」或稱「阿賴耶識」或稱「如來藏」,總共就有八個識。這是  世尊在初轉法輪的阿含經中就已經提到的,絕對不是印順法師所說的:在「佛教後期,發展為七識說,八識說,九識說。」初轉法輪經典所說總共就只有八個識,不多也不少,沒有印順法師所說的九個識、六個識或七個識。除了初轉法輪以外,第二及第三轉法輪經典中所說的,也都是八個識,可以說佛法中就是「八識論」,不多也不少。因此印順法師所宣稱的「六識論」,完全是他忽略了經典中的說明,硬把「意法因緣生」的第七識意根,以及「於身隨逐執持」的第八識阿陀那識(或稱阿賴耶識或如來藏),全部歸類為意識中的細意識,昧於經典開示而說只有六個識。印順法師這樣的「六識論」立論,是不符合佛法的。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6-1-20 09:26:4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Rank: 2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6-1-21 09:11:13 |只看該作者
老奸巨猾 發表於 2016-1-20 09:26  
又來毀謗三寶啦!!郭居士!!

和毀謗一點無關啦 !
這是佛法及法界上的根本立論,
那麼, 您來說說,

一般人間有情到底有幾個識 ?
六個或八個 ?

點評

老奸巨猾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呵呵!!好好持戒修行吧,不要整天搞這些理論,對你一點幫助也沒有,你沒走到那邊,你根本搞不清楚。  發表於 2016-1-21 11:23:34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8-8-1 23:26:2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8-8-2 08:34:04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Rank: 2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8-8-18 01:31:15 |只看該作者
南無 阿彌陀佛
南無 阿彌陀佛
南無 阿彌陀佛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20-4-9 19:33:35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4-9 20:03 編輯
印順法師在他的《佛法概論》第八章「佛法的心理觀」中說:「佛教後期,發展為七識說,八識說,九識說。佛的區別識類,本以六根為主要根據,唯有眼等六根,那裡會有七識、八識?大乘學者所說的第七識、第八識,都不過是意識的細分。

印順只是依老賣老,其實他對阿含的解讀 都是錯的
阿含並非只講六種識,阿含也講八種識
有佛經佐證:

《增一阿笈摩》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

《中阿含經 卷第七(30)》
內眼處不壞者。外色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識得生。
內意處不壞者。外法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意識得生。


請注意看「有念」二字
意識出生之前,先已有念

有念,然後生意識
此「有念」很明確就是第七識

所以, 【六識論】 可以說是外道邪說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20-4-9 20:18:32 |只看該作者
《中阿含經 卷第七(30)》
內眼處不壞者。外色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識得生。
內意處不壞者。外法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意識得生。

《大乘入楞伽經》意從賴耶生。 末那

佛經說末那起」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都是依【有念】而起
可見,「有念」即是「末那意」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20-4-10 10:17:09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4-10 10:21 編輯
《增一阿笈摩》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

《增一阿笈摩》清楚提到「阿賴耶」,
所以阿含很明確 也有講 第八識

很多人之所以不明白 阿含也講八種識,主要是因為阿含不常使用第七識 第八識 末那 阿賴耶 這類名稱

但事實上,不是只有「第八識」可以用來代表「阿賴耶識」。
其實「」這個字 也是指「阿賴耶識」。
有佛經佐證:

《大乘密嚴經》阿賴耶識亦復如是。體性非色 而似色現。分別之人妄生取著。

《大乘密嚴經》
世間所有色  諸天宮殿等
皆是阿賴耶  變異而可見
眾生身所有  從頭至手足
頓生或漸次  無非阿賴耶

《成唯識論》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及有根身。外變為器


阿賴耶識是「識」, 不是「色」。但祂卻以色相顯現自己
舉凡你所看見的世間森羅萬像 ,全都是阿賴耶識的顯現

因此,雖然阿含不使用「阿賴耶識」或「第八識」這種名稱,
但「」這個字,也一樣可以用來指「阿賴耶識」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20-4-10 10:47:29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4-10 11:00 編輯
《增一阿笈摩》世間眾生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

為何《增一阿笈摩》會說,世間眾生皆愛阿賴耶

經文意思就是指,眾生貪愛世間一切
色聲香味觸法 統稱為
譬如:
貪愛美麗的外表,優美的歌聲,香噴噴的氣味,甜美的口味,柔軟的身體觸感,執著於腦袋內的法塵影像
這就是《增一阿笈摩》所講的意思


《大乘入楞伽經》識本性如是故。樂見種種諸色相
「樂見種種諸色相」=「欣喜樂愛 阿賴耶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6 21:1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