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0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這裡有治癒「玻璃心」的一整套教程 [複製連結]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10-14 21:32: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ER56 於 2017-10-14 21:42 編輯

這裡有治癒「玻璃心」的一整套教程
      跟有「玻璃心」的人打交道也許很累,因為言談之間,你可能一不小心就讓對方「藍瘦香菇」。   
      而有「玻璃心」的人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中往往更脆弱、更敏感。

「玻璃心」到底是啥病,能治嗎?   
      先來看一個問題:你給喜歡的女生髮簡訊,她沒有回。
      你可能會有以下兩種反應:1)異常難過。胡思亂想,她是不是不喜歡我?2)轉移注意力,回頭再問她吧,她這會兒可能在忙。
      這兩種情緒處理,取決於你對待這件事的看法。確實,人們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千差萬別,有人有安全感,有人就會覺得焦慮;有人覺得可以放一放,有人就容易沉浸在難過的情緒里。而「異常難過」的狀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玻璃心」。

「玻璃心」很生動,人們對玻璃的直觀感覺,至少有兩個關鍵詞——「敏感、脆弱」。
      既然是易碎品,那總得輕拿輕放吧?玻璃要想保持完好,只能指望別人對自己好;但作為「玻璃心」的你,要知道世界上並非所有人保持著善意,包括一些有意無意的傷害。要避免傷害,最好的方式,應該是讓自己不那麼易碎,或者坦然接受「易碎」這件事,讓自己經得起磕磕撞撞,你說對不對?

到底啥是「玻璃心」
      人們很難找到與「玻璃心」直接對上的心理學名詞,這是一種很不特定的指稱,可以在很多情況下觸發。先看幾種情況:「去我家新樓一起玩啊」,有人會特別聽到「新樓」兩個字,然後聯想自己買不起房子——這裡的情緒關鍵詞,是「敏感」;如果被別人問「這個問題你是不是不大會」,一定會有人墜入自責的聯想,覺得整個人生都是失敗的——這裡的情緒關鍵詞,是「脆弱」。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人際關係敏感(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但「玻璃心」並非只體現在人際中。比如,有人看見陽光明媚,就莫名其妙的失落;有人看見情侶並肩走,馬上就會「藍瘦香菇」。因此,人際關係中的敏感性、日常生活中的脆弱性,可能都會觸發「玻璃心」。
      還需要提出一點是,「玻璃心」的人並非全部在難過,還有很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反抗性。別人說出你的問題,有些人根本不想聽(聽不進去);或者馬上憤憤不平,比如A被B說,「你應該更穩重一點」,A就有可能情緒反彈,把話擋回去。在一些情況里,A越是沒錢,越喜歡請吃飯、裝大款。
      在這個層面上,「玻璃心」倒是很貼切的。玻璃當然容易碎,可是一旦碎了就容易扎人。
      精神分析哲學將敏感於冷落、失敗、失望稱之為「自戀型人格障礙」。這往往要從你的童年說起,不過,我們可以用更直白的話語,來得出一個結論:
      不論是經不起別人說,或者容不得別人說,本質上還是要歸咎於那一對情緒詞:「敏感」和「脆弱」。如果追究下去,這兩種情緒其實也有共性,就是太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容易成為一種悲觀主義者或者完美主義者。

自我中心導致「玻璃心」
      敏感很可能和童年有關。比如有些人生下來很窮,這種人長大後會對金錢很敏感;有些人父母關係不大好,長大後可能會對兩性關係很敏感。這種潛意識留下的傾向,很有可能使你成為一個敏感的悲觀主義者。
      而脆弱則可能和成長中的挫折有關。你從沒有經歷過脫髮,別人開玩笑「你要禿頭了」,你很容易難過;你和老闆走得近,有流言說你「靠潛規則上位」,你就很容易沉浸在這種情緒里。對這種情況,我稱之為「脆弱的完美主義者」。

     悲觀主義者都是很敏感的。他們不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情緒的發展階段可以歸為:嬰兒期——少兒期——青春期——成人。其中,嬰兒時期的特點是自己為中心、自戀,少兒時期開始逐漸脫離依賴,青春期發展獨立性,成年期相互依賴。在前面的發展階段,尤其是嬰兒期、少兒期中,如果得不到肯定、滿足、被愛,人們就很容易對這些東西敏感;你雖然長大了,但你的情緒可能沒跟上來。
      這時候的你,很容易因為得不到一些東西而難過。比如安全感、歸屬感。但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里,這種需求反而比較低級,他在《動機與人格》中提到,一個自我如果發展的更高級,就越能容易駕馭低級需求。所以,當我們的自我發育越完全,我們越不會深陷在這種基本需求里。

      而完美主義者都是脆弱的。他們很容易活在別人的評價中。
      這本質上也是太看重自我。有些人不大會拒絕別人,為什麼?因為拒絕就意味著關係的斷裂,別人可能覺得你不好,而這會讓你無法接受;一個被裁員的傢伙,接受不了自己是因為工作能力問題被炒魷魚。《把時間當作朋友》里,就提到完美主義者基本上都是脆弱的,而真相是,這個世界遠遠不完美,你也不可能完美地活著。
      不要高估外界對你的重視程度,說句偏激點的話,不會有多少人在乎你的那點事兒!現在問題來了。要怎麼才能改變自己的 「玻璃心」?有些答案告訴你,你可能生來就這樣,沒有辦法改變。
      真的如此嗎?

要強大,先與自己和解
      別人說你沒文化,你就真要買點書來證明自己;有人說你不好看,你很容易放在心裡;當你感覺到自己很窮,你就真的為此難過;當你覺得自己開始脫髮了,就想用假髮來掩飾自己。
      你有沒有意識到,如果別人說你而你很難過,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別人說到點子上了?一個學富五車的教授,不會掉書袋;一個有錢人,不會要掛條金燦燦的大掛鏈;一個好看的人,也沒有必要費盡心思打扮來證明自己;蔣介石索性就把頭髮剃光了,因為他不在乎、不想掩飾。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內心強大。
      我們一直對自己說,我也要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但做到內心強大,並不容易。經過你百般努力,你或許變得有錢、好看,但你仍然可能無法內心安寧,你可能依然害怕別人說自己不夠有錢、不夠好看。這個時候的你,如果內心還不夠安定,那你需要和自己來一次和解。
     《心靈的七種兵器》講到,「我們的力量不在於我們看上去有多快樂,而在於我們的心離我們的人生真相有多近」。而讓我們強大的真相,就是要充分認識自我。
      心理學家布琳·布朗有一個TED演講,名字叫《脆弱的力量》,講到和自己的和解。總結起來,要認識到三點:
      1)不要麻痹。難過了,不要試圖逃避它,不要覺得喝酒、吃東西能解決問題,要直面脆弱;
      2)不要假裝。事情發生後,不找理由逃避,別假裝不會影響到別人;
      3)別太追求完美,你要敢於直面現實世界,知道自己殘缺不全,別應付著讓人不對你失望。

所以結論是:
      1)去經歷所有的人和事,經歷多了,你就越來越看得開,不為這個所困,就不為那個所動;
      2)認定目標,讓自己變得強大,證明自己。注意,證明你的是低調的行動力、而不是浮誇的表演;
      3)多去梳理自己,和自己和解,充分認識和反思自己。

      對於「玻璃心」,這些道理都是非常合用的。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6 21:5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