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29|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與討論] 何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3-13 17:27: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暫且不談高蹈的理論,只說「數象」。中國的「字象」與「數象」,甚至「卦象」,都是同一個原理,所以不宜偏離「數象」論「字象」,或偏離「字象」論「數象」。至於「卦象」,那更是後來的理論,因為《易經》不談陰陽、不談五行,只論「六九」。

「一二三」不可分,至「四」則變,故老子曰「三生萬物」,也就是說,「萬物流出說」始自「四」,卻不言「四」,因「四」本為「併而分之」之意,故從八從「一個底下開了口的橢圓形」;「八」者分也,而「一個底下開了口的橢圓形」則非字,以示一個「併而分之」的不穩定狀態,也就是說,「一二三」到「四」的時候,想回去「一二三」的彌綸、卻回不去,又不能久佇於「四」,於是只能順勢往「五」流淌。

「五」即「ㄨ」,皇極也。「四」一動,即入皇極,是中國哲學思想高妙的地方。孔子提綱挈領,在《易傳》以「幾者動之微」論之,當真不愧為聖人也。到了皇極,思想已盡,然後有「六」,入而分之也,故「六」從入從八,然而說「入」,實未「入」,否則不能說「入」,故《易經》以「六」示一個「動而不已」的能量,以「九」示一個「屈曲究盡」的能量。

「八卦」變於「六」、正於「八」的道理即在此。案「九」數以「五」居中,自「五」摺疊觀之,「四、六」相對,故「四、六」形似。「三、七」相對,但「一二三」同體,故「七」從「一」,而讓微陰從中衺出。「二、八」相對,一直豎、一橫置,皆「分」也,但因「一二三」同體,故「二」又有居「一、三」之間「即離」之意。

到了這個時候,中國的「數象」已成,故爾有「十」,數之具也。「十」從「ㄨ」而正之,亦為皇極,「二五」為「十」,是曰「四通八達」,是曰「道」。故不宜偏離「數象」論「道」。

那麼何謂 「生」?以「三」喻「生」,以「五」喻「不生」,至此明矣,直指中國原始儒家哲學在上古時代的兩套學術根據:其一、《尚書‧洪範》中第五疇的「皇極」,屬永恆的哲學,故以「ㄨ」喻之,「不生」也;其二、《易經》所承載的上、下卦「三爻」,屬變易的哲學,故以「三」喻之,「生」也,而「下三爻之生」與「上三爻之生」交綜錯位,則為「生生之謂易」,「生而自生、大生廣生」之謂也。  

「ㄨ」之「皇極」是個符號,更是個圖騰,不能言說,「代表哲學上、價值學上、本體論上的永恆價值」,所以當「ㄨ」落到「三」時,「不生的永恆」只能以「生生之謂易」來陳述,「生滅變化」的語言敘述也就順理成章地承載起「如如不動」的思想境地,是之謂「凶」。  

何以故?「ㄨ」之「皇極」為「彌綸」也,是謂「萬物相渾成而未相離」也,更為《老子》的「有物渾成,先天地生」也,但老子因其「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而勉以稱名之「道」,卻與《尚書》的「皇極」略有不同,只能說是「道」的內質,是曰「道法自然」,「本來如是」之謂也,「不生不滅」是也,不知其名,字之曰「ㄨ」,「五」也,「虛無與全體」含藏如一之謂也,是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有「虛無」則負陰,無「虛無」則抱陽,是謂「全體」也。

談完了「數象」,再談「字象」。「中文象形字」是全世界獨一不二的文字。中國人承老祖宗之廕澤,從牙牙學語就承襲了一種「彌綸」思想,說不清、道不明,卻永遠也不會被一個沒有時態、沒有性別的語言結構所困擾。這對外國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他們弄得最複雜的就是「時態」(tense),卻永遠弄不清線型的「時間」究竟要往前奔向何處,再然後就是「性別」(gender),「he, she, it」一定要弄清楚,否則無法溝通。這些在我們的唐詩宋詞裏,早就在「天人合一」之境裏,給化了去。中國的哲學思想超出全世界任何一種理論甚多,基本來說,是一個不同層次的思想架構。我們生為中國人,不論時代為何,都應該感到驕傲,因為我們所承襲的是一個豐富的「文字、文學、文化」體系,放眼全世界,還真找不到第二個文化體系有中國的深度。

那麼何謂「文字」呢?「文字」之為「物」者,因「易化事件」而存在,閱之有「象」,思之有「大象」,而後逆反其「易化」,以所解析之「大象」直截印證一個不受解析影響的「事」之直面存在,是謂「事、易、物、象、大象」的一體呈現;「事」難知,能知者實為一個經由文字之「物」所解析出來的「事」,或遙遠或不能批判,但其「事」一經文字之「物」的渲染,「事」乃在「史事」裏訛奪成「歷史」,唯「入文字」方可化其所知之「事」為真實體現之「事」,是曰「非事」。

「非事」者,「事」出之前的彌綸狀態也,沒有變易,不能易化,故為「非易」;「非易」即「不易」,文字之「物」只能鏡照,謂之「非物」;「非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非象」;「非象」難知,「大象」更加不能揣測,是為「無思」,沒有「善惡」,不知「禍福」,「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是即「無為之事」,謂「非大象」,恍兮惚兮,其中「非物」,是爾「無思」。

以「無思」的「非物」造作文字,必生幻境,彌綸幻生,「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為「非事、非易、非物、非象、非大象」的一體呈現,與「事、易、物、象、大象」逕自形成另一層級的爻變,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因「入文字流」故,因「亡其所入」故。

「字象」與「數象」悉盡,不能不談「卦象」,否則難逃避重就輕之譏,只不過「卦象」直截牽涉到中國哲學思想的發端,而老子的「道生一」語焉不詳,為孔子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所破,但我不是才說《易經》不談陰陽、不談五行,只論「六九」嗎?那麼孔子承襲《易經》思想,為何談論「陰陽」?而且還是「一陰一陽」呢?這就只能從頭檢視中國的哲學思想,為胡適之之流的學者所不能管見者。

中國哲學思想相當不簡單,因為在很早的時候,中國人即將宇宙萬物歸納為兩個簡單的基模,亦即「陰陽」,讓後人在辨認宇宙時,能更有系統地將事物分類,而奠定了國人的思維方式,但卻在「陰陽」基模確立的同時,隨即以「一陰一陽之謂道」將其所建構的「陰陽」基模予以打破,述說著人類將「陰、陽」分類的同時,必須同時將「陰、陽」入而併之,而就在「陰陽」再度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集體動能(congregational mode)時,「彌綸思想」以及為了解釋「彌綸思想」而衍生的「陰、陽」思想(segregation),將再度形成一個更高層級的「陰陽」基模思想,而有了一個向上迴旋的思想力道(gradient search),令「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思想逐次攀升,互立互破,產生臻其思想的頂點(Omega)的動能,是為孔子的《易傳》所闡述的「一陰一陽之謂道」的中心旨趣。

這裏的「道」與《老子》的「反者道之動」或「道生一」、「道之為物」的「道」沒有不同,只不過孔子的「一陰一陽」將「道之動」蘊育為一個「幾者動之微」的思想,亦即不論是「反者道之動」或「弱者道之用」,都因其「一陰一陽」的幾動微動而生,所以從「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角度來看,「反者道之動」或「弱者道之用」都只能說是「萬物流出說」,唯其還原於「一陰一陽」的幾動微動,才可論「道德」。

以是之故,知「一陰一陽之謂道」為「名實論」之論說,不止與老子與孔子所承襲的《易經》思想絲絲入扣,而且更以《易傳》所詮釋的「述而不作」直截還原《易經》的思想,以駁斥老子承襲《易經》思想,卻為辯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狀態,而進行「萬物流出」的論說;庶幾乎可謂,孔子的《易傳》一出,「儒家玄學」即遏阻了「道家玄學」一路奔流的論述,而有了一個回歸「道德目的論」的力度。中國歷史尊稱孔子為「聖人」,實是當之無愧的。

「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論說如此了得,又是何意呢?「道」之一字,在兩千多年的歷史演練裏已是陳腔濫調,而且在「道術」污衊「道學」的論說裏,早已與「太和、太虛、神、靈、氣」等義,而《易傳》卻先將之總結為「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而後說「知幾,其神乎」,將「道」的論說歸納為「一陰一陽」的「名實論」,卻又不以「名實」來論「道」,堪可稱為孔子以老子的「反者道之動」來逆轉「道可道,非常道」的巧妙論說,卻又不涉入「名可名,非常名」的詭辯裏。

那麼「一陰一陽」為何意呢?先說「陰陽」。《易經》所闡述的「陰陽」不以「陰陽」立名,卻曰「六九」,取「六」之「從入從八」定「六爻」、立「八卦」,故曰「易之陰數,變於六,正於八」,變者分也,分者八也,但因「九」之「陽之變」,令其「屈曲究盡之形」有回歸於「洪範五」之「皇極」的力度,也正因為「陰之變」或「陽之變」深含「易」之本義,所以戰國末期的「陰陽家」改以「陰陽」論「六九」,以示「變於六,正於八」之「陰」因同時具有「陽之變」之效能,故能回歸「皇極」。

「陽之變」為「陰」,「陰之變」為「陽」,不難了解,所以「陰與『陽之變』」二而不二,「陽與『陰之變』」亦二而不二,但「變」即「分」,「分」即「八」,所以「八與『二之變』」或「二與『八之變』」亦二而不二;奧妙的是「一二三」同體,不可分,於是「陽之變」與「陰之變」兩個「陰陽」之變,乃「即離」起來,以「二」原本即有「即離」之意,夾「五」與「八」對峙,乃形成「二、五、八」之勢,「二」為橫置之「八」,「八」為直豎之「二」,而「五」本作「ㄨ」,其字象「交午」狀,四通八達之意也,只不過,這裏的「陰陽」雖有「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意義,但只是對峙,並沒有造作的動力,是之謂「陰陽」之「質料因」。

「陰陽」不是「道」,「一陰一陽」才是「道」,換句話說,只說「陰陽」,是「形而下」,只有「一陰一陽」才是「形而上」。那麼「一陰一陽」的「一」究竟是何意呢?以李商隱的〈錦瑟〉來做個詮釋,「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說的就是「錦瑟」有「五十弦」,但不需無端造作,而一旦彈奏起來,「弦柱」之間就令人想起繁華之往年,故仿之曰:

「陰陽無端盡照映,一陰一陽入偽情。

  李聃悟道不說易,孔丘破易出悟境。」

何以故?「陰陽」只是兩個互相照映的圖符,動靜相待,原本無須造作,但是一旦有了卜卦的動力,則「一陰一陽」就將「陰陽」之間微動不動的「幾」給動了起來,進而大動,而有了《易經》所闡述的「六十四種」變化,故「知易者不卜」,以其「知幾」也,也是為何《易傳》說「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卻因「知幾,其神乎」,而說「知易者不卜」,但是《老子》就不同了,說「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將「道」的充盈天地之間解釋為「虛而不屈」,而孔子則在與老子會面以後,稱之「其猶龍邪」,而後「五十以學易」,造《易傳》,以「一陰一陽」詮釋「道」,進而發展了「幾者動之微」的理論,一舉轉《易經》之「卜筮」之學為「形而上」思想,真可謂高妙神思也。「儒家玄學」與「道家玄學」之別,盡此「一陰一陽」而已矣。

何以故?「陰陽」對峙,動靜相待,無須造作,原本為一對「質料因」,但一旦「陰陽」有了一個卜卦的緣由(「動力因」),即落到「陰位陽位」的「形式因」裏,於是「陰陽」就不再只是存在著,而自行造作了起來,是謂「一陰一陽」,有一個「陰陽」落到「陰位陽位」的動作,所以「一陰一陽」隱含一個動能,混淆了「陰陽」當初造作的「動力因」,而使得其「目的因」在使命感的驅動力下,與「動力因」交相互動,動而愈出,而逐步達成了卜卦之目的,進而實踐其「目的因」。

這裏的「動力」就是亞里斯多德為了描繪一個事件的發生過程(the process of becoming)所說的「動力因」(the efficient cause),連同其它三個「質料因(the material cause)、形式因(the formal cause)、目的因(the final cause)」,合稱「四因」,以解釋事物完成其終始過程的原則、或事物存在所必須具備的四大要素、乃至任何自然物或人造物的感性實體所可以變化的四個原則,堪稱精湛,但其「動力因」或因語言的關係,而不能說清楚,蓋因「動力因」絕非「事物的構成動力」那麼簡單,而是其「動力因」有一個「靜態因子」潛伏其中,令其「動靜」相待於其「不動」之狀,亦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互生」、「動靜相待」,是謂「動力因」。

這個解說大柢說明了「陰爻陽爻」與「陰位陽位」的內在性結合,而其結合有一個「動向」,「陰爻陰位、陰爻陽位、陽爻陰位、陽爻陽位」地連續生成變化下去,「道」就在這個「生成變化」裏呈現,是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只不過,這個「陰爻陰位、陰爻陽位、陽爻陰位、陽爻陽位」的「生成變化」,非常難以臆測,故謂「陰陽不測之謂神」。

有了這個了解,即知這個「動力因」充斥險阻的原因,以其促生動作之前,「能所」各自處於「動靜相待」的狀態;既是如此,「目的因」必有蒙蔽,以其初發時,多以為其「目的」必循正道,說正法,故爾理直氣壯,再發則稍有節制,而於節制之下用強,其行多不願,順乎節制,又受困扼,唯當「目的因」不再堅持其「目的」,則可直截掀其蒙蔽之因,上下順也。

闡述這麼一個「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思想就是《易經》以「六十四卦」來闡述「一陰一陽」所糾葛出來的「六十四種」變化。堪稱不幸的是,「儒家玄學」與「道家玄學」各有所擅,本可整合為一個「可上可下」的縝密理論,但這兩種思想由「先秦」傳入「秦朝」時,於「戰國」末年卻出來了一位河上公,以「易緯」思想整個堵住了「易經」往後代流通的出口,然後以「轉經為緯」之勢將還不及整合的《易傳》與《老子》捆縛綁架,繼而丟進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熊熊大火,於是「道學」轉為「道術」,「儒家玄學」轉為「經世之學」,「彌綸思想」乃一去不復返了。

探究其因,乃「經緯」之「別」在作怪,蓋因「轉經為緯」有一個勢動,象分別相背之狀,是「八」之形也,但「八卦」已出,而「六爻」之「六」卻為「入」,又因「出入之意」不可象,故借「八」象之,是以「六」從入從八,但其出不能「八其八」,故借「九」之「屈曲究盡」以見意,故「八、六、九」與「門、戼、丣」有異曲同工之妙,為闡述「易、入其易、於入其易中化其易」也,是為《易緯‧乾鑿度》所說的「變易、不易、簡易」,只不過,這裏的「不易」逆反了一個原本可以迴上的「入其易」思想,而「簡易」則更將「於入其易中化其易」簡化為一個「形而下」思想。

這個「易、入其易、於入其易中化其易」的思想就是在孔子之前的「桑間濮上」的思想,一片混沌,連文字也未統一,人類的行為止於其所當止,沒有規範、也沒有詮釋,而自有其禮,但非後來的禮教,而是其止有禮;此時的男女影像很單純,男女交媾亦止乎禮,沒有「交媾」了以後所引發的缺失與混亂,也不以社會面去處理「交媾」的愛欲問題,而是直截以《易‧繫辭下》的「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來說明「天地絪縕」的自然現象與「男女冓精」的人倫締結;「構、媾」均緣自 「冓」,但只是對交,其對交,甚至這些「天地」、「男女」的概念一起皆起,原本不可分,是之謂「入合二」,直涉「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等「陰陽」概念,藉以闡述伏羲造「八卦」的原始意涵。

這個就是老子所不能說清楚的「道生一」,因老子出世,故以「道」之一字,將《易經》歸納之;孔子入世,深入卦爻,演繹《易經》,卻「述而不作」,故以「一陰一陽之謂道」還原「道」的概念還未衍生之前的「彌綸」思想。中國歷史出了孔子與老子等聖者,其思想歷兩千年而不衰,中國人承其蔭庇,怎能不感激呢?這是我所能說的肺腑之言。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8-6-8 01:59:4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indchiu 於 2018-7-6 23:22 編輯

不需要搞學術這一套,簡單解釋如下:
所謂【道】,統稱為【一切事物的規律】,在虛空之中是甚麼都沒有的,道家稱之為【無極】,在無極之中,甚麼都沒有,自然是空,自然也談不上任何的變化,而一旦出現了【道】,那就是【一】,道的規律出現後,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了【陰陽】,即為二,而陰陽出現夠自然會吸引【三】來結合。
以科學上來說,就像是以最小單位【原子】來說,【道】就像中子,中子出現後自然會出現與之相結合的【質子】而構成了原子核(即【陰陽】),陰陽既濟之後自然出現了【電子】環繞(也就是【三】),中子、電子、質子三者所組成的【原子】則是萬物的組成基本構造。
故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修羅手段菩薩心、斬魔斬業非斬人。
發帖者請本著良心說話,若意圖製造對立者,請不要怪老怪我嘴賤~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7 03:2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