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善於做事和善於成事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5-10 05:57: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有學員評價說:學習過哈佛MBA課程的人比較精細和理性,善於做事;受過文化診斷學思維訓練的人比較深刻和穩重,善於成事。

  其實,善於“做事”和善於“成事”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善於做事體現的是人的主體性特徵,而善於成事則體現了人與事的主客體統一。善於做事者注重方法和技術的運用,是一種偏向戰術性和細節性的思維方式;善於成事者注重規律與格局的掌控,是一種偏向戰略性和整合型的思維方式。善於做事的人體現的是人的“有為”精神,往往要在逆勢而為的過程中顯得自己很有作為,而善於成事的人更需要順勢而為,在順勢而為的過程中表現出“無為”精神。

  有的人看似很勤奮很忙碌,好像很能幹的樣子,但是不一定能成事,通常把這種人叫做碌碌無為。有人則在別人不知不覺中就把事情辦成了,通常把這種現象叫做無為而成。請問:您如何理解善於做事和善於成事?您是一個善於做事的人,還是一個善於成事的人?

  如果要在方法上把握“善於成事”,需要掌握一種以逸待勞和以靜制動的方法——以靜制動往往能收到無為而成的效果。文化診斷學在談到制衡規律的時候指出:如果站在矛盾運動的兩端(矛盾的對立面),就會被矛盾運動牽著鼻子走,就會在矛盾的週期性波動中出現“按到葫蘆瓢有起”的現象,也就會碌碌無為,疲於奔命。如果站在矛盾兩端的中間點(平衡點)上,就能夠駕馭矛盾,以靜制動,以逸待勞,收到善於成事的效果。這個中間點也叫平衡點或制衡點。
  如果要在思維方式上培養“每臨大事有靜氣”的文化素養,則需要進行定力訓練。對此曹政鈞說,人們所能認識和改造的世界運動變幻、周而復始,如果你的定力修煉到一定程度,那麼客體世界的變化就會以你為中心,問題和困難也常常會為你讓路。如果你缺乏必要的定力,那麼世界的變幻就會把你吸引進去,先是迷亂你的心智,然後你就會逐漸被客體化,迷失以前的目標和方向,進而在不斷的自我否定過程中失去自我。你就會心態浮躁、緊張焦慮、精力耗散,就會感覺自己失去存在的重心和價值。

  就像月亮圍繞地球,地球圍繞太陽一樣,無論事物如何變幻,都是圍繞著“主心骨”和“中心點”運動的。有了定力就能夠駕馭這個中心點,駕馭這個“點”就能夠以逸待勞、以靜制動。這個“中心點”既是價值中心也是自我中心,準確地說,就是對思維方式的一種最根本的把握方法。而要培養這種定力和“靜氣”,需要進行思維體系完整性和思維方式完善性的系統訓練。知識來自閱讀,能力需要鍛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7 06:5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