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9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職場座標已變,你在哪個象限?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1-15 06:15: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以前,職場是一座山,人人的眼光都看著頂端。現在,地殼運動,山平了。”


有人在後臺問了我一個問題:
寫文章能不能來點兒實際的,別談規劃,我就一小編,就和我說說怎麼升職加薪,讓自己更值錢?
其實這個想法,本身就挺傻的。


1
先說一個案例——你前段時間一定聽說過天價學區過道——北京有這麼一個過道,炒到了 150 萬,因為仲介號稱該過道有學區資格。
其實這不是個新現象——以前買房子,別人都告訴你——這是“朝陽區”“三環以裡”“中心城區”的“傳世珍寶”;但今天你看一個樓盤廣告,都是XX商圈,地鐵直達,學區房。
什麼意思?
是房地產價值座標改變了——“商圈”代替人為劃定的“行政區”,靠近三環因為地鐵的出現,時間距離替代了空間距離;而新的價值如“學區”比”社區環境”對某些人更重要——一旦一個系統的價值座標發生變化,整個樓盤定價都會重新發生變化。天價學區過道就是來自於這種變化的極端產物。


每次有價值座標的變化,都有整個行業的巨變。
今天的職場,就在面臨同樣的價值座標變化。
放在五年前,那個時候人們是這樣界定自己的:
行業+企業+職位。
比如說,“我在通信行業華為做經理”;或者 “我在教育行業新東方做老師”,基本你的身價就差不多了。
所以那個時候,職場增值的玩法特別簡單——你先選好一個行業,然後努力進入這個行業最好的企業,然後從低職位開始卯足勁兒往上爬。
做了幾年,你翅膀硬了,如果組織內能升,你就繼續升。如果不讓,你就跳到小平臺提高職位,積累更高能力和視野。
多年以後,你成為某一個行業的資深人士——你也可以僅憑你的資源,和年輕人 PK 。這是傳統套路。


但這個套路在今天失效了——今天行業變化得實在太快了,隨之企業也如雨後春筍——互聯網的概念熱度還未消,VR、人工智慧、物聯網……基本上你每天都能聽到新概念、新行業、新企業以及新職位。
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 2.97 年,中關村企業的平均壽命是 11 個月。你想,你可能花了 10 年爬到一個行業或者公司中高層,結果行業整個沒了。
在這種環境中,用行職企定位也逐漸失效——
1.老行業不吃香,新行業又都處於跑馬期,誰也不知道誰好;除了傳統行業+名企還有一定說服力,新型行業的每個你沒聽過的企業都有一個奇好看、巨國際的公眾號——這些公眾號和 APP 後面,有些蘊藏著估值幾十個億的企業,有些就是一個人閑著沒事自己做的。
2. 以前別人還會追問,公司有多大?多少人?但你會逐漸被只有十多個人估值百億的公司刷了幾次認知以後認識到,規模也和牛逼程度無關。
3.職位更加不可信——所有公司都有一套 CXO 的班子,當我們進入大堂裡的都叫經理、銷售都叫顧問、而廚子都叫營養師的時代……職位系統完全亂了。
為了規避風險,理財規劃會建議大家做投資組合,同樣道理,隨著行職業體系在跨界+互聯網化中慢慢消解,優秀的人才也會開始思考“工作組合”:「多種技能」在「多個平臺」的「多個圈子」


2
在這種新的價值座標中,升職早已不等於升值。
我的一個小朋友在無人機市場做新媒體運營,還在旅遊攝影圈裡組織高手拍攝,發動過社群——現在她準備換工作,她告訴我說:
“我以前負責市場和新媒體,我們公司是XX細分領域內前三。”
以這個角度下去,她的前途無非是要混到第一的公司去,或者幹死自己頭兒。路會越走越窄——其實換個座標,她完全有很多可能——她就可以對別人說我是:
“我在國內頂級的旅遊攝影圈子裡”;
或者“我有搞旅遊社群的經驗”;
或是“我搞無人機推廣”。
這些定位每個擴展開來,都有無限可能。
而今天你們公司的做產品經理的小兄弟,他根本不太介意他是不是有機會成為你們公司的產品總監,他更在意做出一個小圈子內震驚四座的產品,然後機會就來了。
行業+企業+職位的老路,會像海澱區+XX街+XX社區的定價方式一樣消亡。
今天的職場人,他們在用這個公式重新定義自己:
圈子 × 能力 × 特色。


3 圈 子
為什麼圈子放在第一個?因為他對於你的估值其實影響最大。
回想一下,你有多久沒有因為廣告而買一個東西了?我大部分的購物都是源于朋友的推薦。因為產品過剩,資訊爆炸,我信任我信任的人就好。消費有各種圈子,旅遊玩家的圈子,高爾夫球的圈子,身心靈的圈子,潛水的圈子……消費正在圈子化。
職場也是一樣的啊。
在中高端招聘市場,近 40% 的職場人的招聘都是通過熟人轉介而成,這個數字還在增加。今天的職場,越往上越是個江湖。


朋友公司要招產品經理,通過獵頭找到一位元騰訊的產品經理,但老闆不夠滿意——騰訊的產品很厲害,但是騰訊產品也太多了,具體是什麼產品,做過些什麼?做得怎麼樣?他不是互聯網人士,短期聊也聊不出來。
最後他的招聘過程是這樣的——發朋友圈求助,被朋友拉進一個產品經理的群,認識了群主,通過群主推薦找到了合適的人。朋友-圈子意見領袖-朋友 ,這就是圈子的連結方式。
一位姐們 R 是澳洲華人圈裡很成功的理財規劃師,操盤過10億,她有一個本來讀會計專業 → 通過教孩子鋼琴 → 打入了澳洲的富人圈的故事。她的理財水準不算一流,但是見過就知道,她是個張羅圈子的高手,大家都信任她。


其實越是新出現、快速變化、缺乏明確標準的職業,圈子越重要,因為難以評估,所以主要靠人品——藝術、投資、金融、諮詢,電影、同傳、創業……你走近看,都是一個個的圈子。
你以前總以為,年薪 100 萬的圈子的最 LOW 的人都比年薪 10 萬圈子裡的人能力高,但是當你真正進入,你才會發現其實每個圈子裡牛人的水準相若,爛人也是。真正區分他們的,不是能力,而是圈子的不同。
這叫不叫公平競爭?其實也挺公平的,因為混圈子也是一種能力。
圈子不僅僅是同行同業,我很多 HR 朋友常常會想從新精英學員裡招人,就是因為他們信任這個圈子。同行、同業、同事、同學、同居……這都是圈子。


4 能 力
當同一個圈子有很多人,靠什麼?靠能力。
這個不用多說了,你需要在圈子裡面持續的展現能力,輸出內容。逐漸大家會理解你。圈子是能力的放大器——如果強,你會比以前更強,如果弱——你也會迅速被不看好。
所以請注意,你不需要是行業內能力最好的,你只需要在圈子裡是能力最好的就行。
所以如果能力不是業內第一,你可以不斷縮小或者換圈子並成為其中某個細分第一,比如說“教育圈裡最懂線上教學運營的人”,就比“運營高手”更是個有說服力的定位。


5 特 色
當圈子和能力一定,你需要找到和放大自己“讓人討喜的特色”——嘴貧的再賤點兒,輕鬆的逗比點兒,嚴肅的極客點兒,屌絲的再雞血點兒;在這個情感消費升級的年代,最大的風險,是大家把你當個毫無特色的好工具。
當面目模糊的專業人士太多——人們就只記得住有特色的人,並與其中認同的人互動。
所以。
醒!醒!吧!
別再整天想搞死你的老闆,關注圈子、能力和特色讓你更值錢。


6
回到後臺那個問題——
假如我就是一個微信小編,你有什麼招數提高自己身價?
第一是進入優質圈子。建議你從網路和線下靠近那些業內身價比你高,比你優秀的人。而不是你公司接觸最多的人。
從身價來說,同事圈並不是最好的圈子。比如說應該參加業內的課程、參加各種牛人發起的聯盟,沒事和高手混個活動,用同學圈進入同行圈;進入自己產品的領域的圈子,進入同業圈;再大點兒,做好自己的號,形成粉絲圈。
第二是基於優勢提高能力。在圈子裡你很快會對比周圍,發現自己的優劣勢——比如說標題起得好,有人對外合作做的好,有人則特別會搞定作者……抓住一點,做到極致。
第三是持續輸出自己的討喜的一面,以文字、行為、作品和任何方式。
以前,職場是一座山,人人的眼光都看著頂端,想著怎麼上去分一杯羹。
現在,地殼運動——
山平了。


本文由作者古典授權羅輯思維發佈,作者微信公眾號“古典古少俠”。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6 20:1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