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miraculous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蒙古軍隊為何如此勇猛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1
發表於 2010-6-12 16:56:12 |顯示全部樓層

蒙古騎兵

組織體制:



  蒙古軍隊取得作戰勝利的基礎不是數量而是質量。蒙古軍隊比它主要敵手的軍隊規模要小。成吉思汗組建的最大一支軍隊是他用來征服波斯的那支部隊,人數也不過24萬。後來他們用來征服俄羅斯和整個東歐及中歐地區的軍隊也從沒超過15萬。簡潔單一的組織體制是蒙古軍隊的顯著特征。標準的蒙古部隊由3個騎兵縱隊組成。每個縱隊有10000騎兵,大體相當於一個現代騎兵師,每個騎兵縱隊包括10個騎兵連,每連100人;每個騎兵連包括10個班,每班10人。所有騎兵一般都是騎馬作戰,一旦馬匹垮掉,一部分士兵就只好在騎兵部隊的掩護下立於馬後射箭。武器使用權 積極創新蒙古人在武器方面沒有什麽重大改革,但對當時武器的使用方法作了一些創新。




  在典型的蒙古軍隊中,從事突擊行動的重騎兵占到了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他們頭戴簡易頭盔,全身披著盔甲,盔甲通常是皮制的,也有的敵人那裏繳獲的鎖子鎧甲。重騎兵的馬匹往往也披有少量皮制護甲。重騎兵的主要兵器是長槍,每個士兵的腰間還帶一柄短彎刀或一根狼牙棒。每個部隊中的另外百分之六十為輕騎兵,他們的任務是偵察掩護,為重騎兵提供火力支援,肅清殘敵以及跟蹤追擊。輕騎兵除了戴一頂頭盔外,身上一般不披盔甲。他們的主要兵器是弓。這種弓相當大,至少需要166磅的拉力,射擊距離為200至300碼。他們身帶兩種箭,一種輕,箭頭小而尖,用於遠射,另一種較重,箭頭大而寬,用於近戰。同重騎兵一樣的是,他們也有一柄很重的短彎刀或狼牙棒,或一根套索,有時也有一支頭上帶鉤的標槍或長槍。每個士兵在戰前都要披一件絲質長袍。這種長袍用生絲制成,編織得相當細密。成吉思汗發現箭很難穿透這種絲衣,只是會連箭帶衣一同插進傷口。因此,醫護人員只須將絲布拉出,便可將箭頭從傷口中拔出。嚴格訓練 機動保障為了確保和駕駛高度的機動性,每個蒙古騎兵都有一匹或多匹備用馬。這些馬緊跟在部隊後面,行軍途中,甚至在戰鬥進行過程中都可以隨時用來更換。換馬是提案 接力的方式進行的,這樣可以保證安全,同時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預定任務的完成。蒙古軍的騎兵和戰馬都有經過嚴格的訓練和精心挑選的。成吉思汗認識到沒有素質過硬的士兵和戰馬,便難以達到良好的機動性。因此,蒙古騎兵都是從當時訓練得最好的士兵中挑選出來的。他們在三四歲的時候就被送入戈壁沙漠中的學校,進行嚴格的騎馬射擊訓練,因而他們個個具有過人的駕馭馬匹和使用武器的本領也就不足為奇了。他們體格強壯,能適應戰鬥的需要;他們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其後的敵人;能夠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肴。不容忽視的是:訓練過程中形成的那種嚴格的紀律制度,使他們個個都服從命令,嚴謹不怠,這種中世紀的其它軍隊中是聞所未聞的。



  對戰馬的訓練也極其嚴格。與歐洲馬匹不同,蒙古馬不論嚴冬酷暑都生活在野外,具有極強的忍耐力,必要時可以連行數日而不進糧草,甚至能在相當短時間在最險惡的地形上越過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距離。由於行軍時不必馬匹帶飼料,士兵又自帶各人的食物和裝備,而且通常只帶最少的用量,因此,蒙古軍隊不需要拖帶龐大的後勤供應輜重車隊,也不必保留一個後方供應基地。由於大部分蒙古戰馬都是母馬,士兵能喝馬奶生活,因此也減輕了軍隊食物供應的負擔。這同時也使蒙古軍隊的機動性大大增強。戰術戰法 靈活巧妙成吉思汗及其剽悍的將領在戰術戰法上從不因循守舊。蒙軍最常使用的作戰方法是在輕騎兵的掩護下,將部隊排成許多大致平行的縱隊,以一條很寬的陣地線向前推進,各主要部隊間由傳達式命令士兵傳送消息。當第一縱隊遇到敵人主力時,該縱隊便根據情況或停止前進或稍向後退,其答卷部隊仍舊繼續前進,占領敵人側面和背後的地區。這樣往往迫使做人後退以保護其交通線,蒙古軍趁機逼近敵人並使之在後退時變得一片混亂,最後將敵人完全包圍關徹底殲滅。當發現非主力敵軍後,附近所有的部隊均以此為目標實施突擊。這時,有關敵人的位置、兵力、運動方向等全部情報都被迅速送往總指揮部,估後再轉給各作戰分隊。如果敵人不多,則由靠得最近的指揮官立即率部迎戰。如果敵軍規模太大,無法馬上吃掉,那麽蒙古軍主力便在騎兵掩護部隊的後面迅速集結,然後高速前進,在敵人還來不及集結兵力的時候就將其分別擊潰。標準的蒙古軍戰鬥隊形是由5個橫隊組成,每個橫隊都是單列的。各橫隊之間相隔很寬的距離。前兩個橫隊都是重騎兵,其余為輕騎兵。在這5個橫隊的前面。另外還有一些輕騎兵負責偵察、掩護。當敵對雙方的部隊越來越靠近時,位於後面的3列輕騎兵便穿過前兩列重騎兵之間的空隙向前推進,經過仔細瞄準後向敵人投射具有毀滅性力量的標槍和互箭。接著,在仍然保持隊形整齊的情況下,前兩列重騎兵先向後撤退,然後輕騎兵依次退後。即使敵人的陣線再穩固,也會在這種預有準備的密集箭的襲擊下發生動搖。有時光靠這種襲擊就能使敵人潰散,不必再進行突擊沖鋒,那樣就下令讓輕騎兵撤退,由重騎兵發起沖鋒。命令的傳送方式是白天采用信號旗和三角旗,夜晚則采用燈光或火光。作戰時,各個騎兵隊靠得很緊。但是如果位於中央的部隊已經跟敵軍交戰,那麽兩翼部隊便向側翼疏開,繞向敵人的兩側和後背。在進行這種包抄運動時,常常借助煙幕、塵土來迷惑敵人,或者利用山坡或谷地的掩護。完成對敵人的包圍後,各部即從四面八方發動攻擊,引起敵陣大亂,最後將敵人擊潰。蒙古軍在作戰中善於運用計謀和策略,這一點使他們在作戰時往往非常占先,減低了自己的損失,增加了敵人的傷亡。比如,作戰中蒙古軍常使用煙幕。他們常常派一支小分隊,在草原上或牧民居住區燒起大火以迷惑敵人,掩蔽自己的作戰意圖或行動。蒙軍首領常常先派一支先遣隊與敵軍進行持久戰,打一會後撤,引誘敵人尾隨。撤退可能會持續幾天,到敵人發覺自己已落入蒙古軍的陷阱時,已無路可逃了。周密廣泛的情報系統對於蒙古軍取勝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蒙古軍每次作戰所采取的戰術都是預先周密細致地計劃好的。情報系統是參與制定作戰方案的一個重要部分。作戰方案的制定首先要對完整而又準確的情報進行仔細研究和分析。蒙古軍情報網遍布歐亞大陸,其機構之龐大,工作之周密超過了中世紀的所有國家。間諜一般都是披著商賈的外衣從事情報活動的。一旦對情報作出了分析估計,整個戰役的進行路線便被確定下來,並指定各騎兵縱隊的路線和作戰目標,下級指揮官在不違背整體作戰方案的前提下有一定的指揮權。命令的傳遞和戰鬥情報的交換通過傳令兵迅速敏捷地往來於作戰總部和下屬部隊之間實現,這就確保了各級指揮機構的直轄式統一,同時使成吉思汗始終能親自指揮最大範圍內的作戰行動,直至戰爭的最後勝利。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的功績在於建立起了一支以弓箭、長槍為主要武器,以騎兵為主體的蒙古軍隊。這是一支經過嚴格軍事訓練,有著良好紀律以及絕世無雙的軍事體制的軍隊。他們懂得並充分運用突然襲擊和靈活機動的作戰原則,同時采取智取計賺的戰術手段。戰爭實踐證明,這的確是一支令人生畏的所向無敵的旋風部隊。 他們當時可以說相當於現代的裝甲部隊,一晝夜可以機動100公裏,集火力機動性與一體,他們在遠距離上用弓箭,等一旦沖進就是輕裝騎兵,這樣的能力不是一般部隊能夠比較的,所以在歷史上他們的戰績最輝煌。蒙古騎兵之所以無敵天下並不是靠刀槍,而是靠弓箭。蒙古人擁有當時射程最遠,殺傷力最大的組合式弓(這種武器通常由後背上的一條動物筋,弓肚上的一層角質物和中間的一個木架組成。這種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間,而很短小便於騎兵運用自如。這種弓射出的箭殺傷範圍可達300米,如果在箭上裝備上鋒利的金屬箭頭,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配合蒙古騎兵的機動力,使得蒙古人得以縱橫歐亞,無人能阻。 蒙古人極其擅長被古羅馬人稱為”安息人射箭法”的戰法,即騎射者一邊逃走,一邊向後方的敵人射箭。(蒙古人稱這種戰法為“曼古歹”)。這種戰術的精髓在於:一 從遠距離攻擊敵人,二 持續不斷的攻擊敵人,三 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在這種攻擊下不論敵人的精神和裝甲多麽堅強,徹底崩潰只是時間的問題。當時歐洲騎士大多配備重盔重甲,雖然近戰時十分強大,機動力卻根本無法和蒙古騎兵相比。如果碰上蒙古騎射手,不僅追不上,連逃都逃不掉,只有作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騎兵不像歐洲騎士那樣完全依賴強攻,他們只有當先用弓箭把敵人殺傷大半時才與敵人短兵相接。1241年4月,蒙古騎兵就靠這種戰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歐洲最精銳的十萬匈牙利大軍(由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率領),殺敵七萬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紅色多瑙河”,幾乎徹底消滅了歐洲的抵抗力量。若非窩闊臺不合時宜的去世,早在800年前黃種人就統一整個歐亞大陸了。



  蒙古的騎射手足以使他們在野戰中戰無不勝,而在面對堅固的城墻時.蒙古人還有一種攻城利器,那就是從西域“進口”的回回巨炮,在這種超大型投石機投出的巨型彈丸面前,再堅固的城墻也和紙糊的沒什麽兩樣。史書記載,這種巨炮“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蒙古人就是靠它,在公元1273年攻下強攻數年而不克的襄陽城,當時蒙古人的投石機只有100米的射程,而襄陽城僅護城河就寬150米,後來蒙古人從波斯請來幾個工匠,對投石機進行改進,改進後的投石機射程在180——200米左右,所以蒙古人也稱此炮為“襄陽炮”和“回回炮”.不過在12世紀,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規模應用在戰場上。蒙古人南征北討,幾乎百戰百勝,除了騎兵之外,擁有巨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6 06:0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